分享

他是王羲之的“头号弟子”,写出书坛的“惊世之作”,被后世奉为“神仙之笔”

 墨品书法网 2023-05-02 发布于北京

要说书法界哪位书法家最受喜爱,那一定就是王羲之,“书圣”王羲之可以说是所有学书者的“最佳偶像”,他一生受尽溢美之词,但是万事总有那么一个例外。

这个“例外”就是宋代书法家米芾,米芾是书法史上最狂傲的天才,评判过诸多书法名家,他曾说颜真卿书法是“丑书”。

也曾评价王羲之曰:“一洗二王恶札,照耀皇宋万古”,他称王羲之书法为恶札”,这应该是王羲之受到的“最毒”的一句评论了。

但实际上米芾这句话并非是一味的抨击王羲之,而是警告世人要理性学习“二王”书作,并且米芾本身也是一个“二王粉丝

耗费30年的时间学习“二王”书法,并特称自己书法为“集古字”,最终笔法大成,将王羲之细致精微的点画夸张化,独创“刷字”之风。

笔势超迈,充满魏晋书法气韵,书写速度迅捷,字体姿态万千,腕力灵活,行笔变化莫测,以“风樯阵马”“八面出锋”之势而出名。

苏轼也曾称赞其字:“超逸入神,当与钟、王并”,因此米芾亦被后世誉为王羲之“最牛”的学生堪为他的“头号大弟子”

在米芾传世的众多书中,尤数行书《蜀素帖》最为精妙,此作被誉为“中华第一美帖”,位列中华十大传世名帖,号称“天下第八行书”堪为“惊世之作”。

由米芾38岁时书写,文章内容是米芾从好友林希处,得到一卷四川的蜀素后,在蜀素上书写的八首诗歌。

行笔稳健遒俊,笔锋变化速度极快,但又丝毫不显漂浮,笔力凝重沉着,起笔时笔力稍重,中间则变为轻笔。

在行笔过程中笔锋转换丰富,转折处多侧锋直转下笔,犹如悬崖勒马,在平稳中追求险峻之感。

整幅作品险峻率真、灵动自如,将动态之美与静态之韵相结合,于沉稳势态中展现潇洒风姿,犹如一首动人的自然之,让人不沉浸其中。

清代书法家王澍曾在《竹云题跋》评价此作曰:“风神秀拔,仙姿绝世,去戏鸿堂本万倍,为米老行书第一” 称此作具有神仙之姿,足以见它有多么神妙。

《蜀素帖》在明代时曾被项元汴、董其昌、吴廷等人收藏,清代也曾藏于清内府,因此本卷前面有乾隆题的“米芾书蜀素帖 神品”几个大字,卷末还有董其昌、祝允明等诸多名家题跋。

蜀素帖》堪为“宋书第一”,用笔颇得晋人之法,现代人学习晋唐书法,很难直接窥探到其中章法若强加以学习,会导致自我书法产生俗气,或变得死板。

本作是学习晋唐与“二王”书法的敲门砖,哪怕将此作的笔法、结体学到三成,都能使自我书法晋升一大层,足以应对其他晋唐书作。

此作现存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经多方努力我们对米芾的《蜀素帖》进行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超高清微喷复刻工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