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猫奴老舍的新年愿望

 正经婶儿 2023-05-02 发布于河南

1924 年,一位举止儒雅的中国年轻人来到英国伦敦大学应聘汉语教师。

他得到了一个职位,给在校的学生教授汉语。

这个年轻人就是老舍。

老舍在英国的时候写过一篇文章,叫作《英国人与猫狗》。

彼时的老舍并不是猫奴,他甚至认为,英国人对猫爱得太过火了:

“猫在动物里算是最富独立性的了,它高兴呢就来趴在你怀中,啰里啰唆地不知道念着什么。它要是不高兴,任凭你说什么,它也不搭理。

可是,英国人家里的猫并不因此而少受一些优待。

早晚他们还是给它鱼吃,牛奶喝,到家主旅行去的时候,还要把它寄放到'托猫所’去,花不少的钱去喂养着;赶到旅行回来,便急忙把猫接回来,乖乖宝贝地叫着。

及至老猫不吃饭,或把小猫摔了腿,便找医生去拔牙、接腿,一家子都忙乱着,仿佛有了什么了不得的事。

此时猫在英国已经成为平常人家的宠物,老舍看到英国人养猫像养孩子一样,觉得不能理解。

老舍还提到,英国人欢迎中国学生去家里做客,但是却不喜欢他们对家里的猫咪那么冷淡。

英国人把猫当家人,不过对于当时很多的中国留学生来说,猫只是猫而已。

他并不觉得中国人这样看待猫有什么问题,反而觉得英国人有些过了。

猫是什么呢?

作为一个贫苦出身的北京孩子,猫在老舍的印象里不过就是众多“牲口”中的一种。

如果主家今天心情好,可以多丢块剩肉给猫吃,如果只是平平无奇的一天,并不需要给猫一个好脸色看 。

老舍不仅对猫无感,甚至还在文章中坦言,自己年少无知的时候,在一艘法国轮船上曾不小心吃过猫:

“也记得三十年前,在一艘法国轮船上,我吃过一次猫肉。

事前,我并不知道那是什么肉,因为不识法文,看不懂菜单。

猫肉并不难吃,虽不甚香美,可也没有什么怪味道。

是不是该把猫都送到法国轮船上去呢?我很难做决定。”

千万别被老舍一本正经的口气给骗了。

这个人表面上说着猫没什么了不起,私底下就开始养猫。

老舍从英国回国之后,住在济南。

那时候他风华正茂,担任山东大学中国文学系的副教授。

养的这只猫名叫“球”,一定是像球一样毛茸茸、圆滚滚的小猫。

虽然起了个名字,但实际上,老舍经常唤它为:“小球”“小宝贝”“小心肝”……

球那时候只有四个月大,是只十足的小奶猫,但是却在老舍面前制造了一起“血案”。

老舍救了一只受伤的麻雀,本来是打算让它养好伤之后就将其放归自然,没想到就被球给扑住,旧伤加上新伤,基本上就跟死了差不多 。

不过老舍并没有责怪球,反而买了它爱吃的肝来感化它:

“我的好话说多了,语气还是学着妇女的:来,啊,小球,快来,好宝贝,快吃肝来……”

老舍在济南创作了著名的小说《猫城记》,这本 11 万字的科幻著作,直到今天仍旧是日本学术界最喜欢研究的中国著作之一,大概和它有个可爱的名字有很大关系 。

1933 年,老舍得了自己的第一个女儿——舒济,在给长女照的一张照片背后,老舍还高兴地题诗一首,把爱女和爱猫都写了进去:

爸笑妈随女扯书,

一家三口乐安居。

济南山水充名士,

篮里猫球盆里鱼。

得女儿是很开心的,有猫更快乐。

抗战爆发之后,老舍离开居住了四年的济南,又辗转去了重庆。

出来混,总是要养猫的。老舍用实力证明了这一点。

他在重庆居住时,又养了一只猫,叫咪咪。

住的地方老鼠肆虐,他索性就给自己的住所起了一个名字叫“多鼠斋”。

老鼠多到什么地步?

老舍一方面去买了一只小猫,一方面还要担心它活不下去,被老鼠吃掉。

毕竟当时的重庆据形容是“鼠大如象”,连猫都要被关在笼子里,不然一不小心就要被硕大的老鼠给吃了去。

这只小猫咪花了他两百多块,价值不菲。

买的时候他心里就犯嘀咕,花大价钱买到的只是一只丑丑的小猫,而且身体孱弱得很,仿佛活不了很久的样子。

更重要的是,买猫已经花了很多钱,所以他买不起肉或者小鱼干给猫吃了。

老舍自责得很:“猫是食肉的不应当吃素!”

没想到过了几天,小丑猫就会自己捉老鼠了,这让老舍高兴不已。

抗战胜利之后,赴美讲学的老舍受到周总理的邀请,回到了北京,担任作家协会副主席,同时搬进了在北京的丹柿小院。

这是老舍人生中最惬意的一段时光。

儿子舒乙也说,养猫之后,老舍变得非常恋家。恋家到什么程度呢?

“他恋家到开政协会都要回家吃午饭,他自己觉得这个家特好。”

老舍出生在北京一个底层的家庭。

他的母亲 41 岁的时候才生下他,他一落地母亲就昏迷了过去,旁边无人照顾。

还是老舍的大姐恰好回家,才救了他一命。

出生后的第二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城,在皇城当兵的父亲在交战中牺牲。

父亲的去世让这个本来就很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老舍从小就没有很好的营养,所以身子很弱,三岁还不会走路,也不会说话。

儿子舒乙说父亲“一天到晚偎在炕上,给他一个小棉花球,他能玩半天”。

童年和母亲相依为命,老舍对母亲非常感激和尊重,从来没有对母亲说过狠话,除了婚事,老舍基本没有违抗过母亲的意愿。

另一方面,受到母亲性格的影响,老舍也是个内心非常柔软的人,温柔,宽厚,从来不发火,而且非常恋家。

家意味着温暖、舒适和安全。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老北京人,老舍向往闲适的生活,就像他笔下的猫,“乖乖的,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一个不爱猫的人,恐怕也很难爱其他人。我们都知道老舍是人民艺术家,他的作品有内涵,接地气,深受大众的喜爱。

但是很多人不太知道的是,老舍还是一个宝藏作家,他兴趣爱好非常广泛,能文能武。

在济南生活的时候,他拜过著名的武术师父,少林、太极……十八般武艺都有涉猎。

他出版的第一本书不是散文,也不是小说,而是一本叫《舞剑图》的武术专著,老舍负责文字,颜伯龙负责插图。

有次台静农来拜访老舍,被他家里各种各样的兵器震惊了,他看了半天,只能勉强认出其中一把是红缨标枪。

老舍在日本有不少读者。他会武术、有功夫的事情也传到了日本文坛。

1965 年,66 岁的老舍到日本访问,日本学者城山三郎趁老舍不注意给他一拳,没想到被老舍轻巧避过,他对老舍更是佩服有加。

老舍脾气温和,在他的众多兴趣爱好中,他尤其爱养花,但是偏偏自家的小猫喜欢到花盆里玩耍,经常把稚嫩的花苗、枝藤弄得乱七八糟。

老舍怎么办呢?

自己的小猫咪,只能宠着。

丰子恺说,猫的可爱,可以说是群众意见。

这话说给老舍听,恐怕他也会一百个同意。

我们不妨再来重温一下小学语文课本,看看老舍是怎么把猫咪夸上天的。

老舍说,这些猫的性格确实有点让人捉摸不透,又懒散,又任性,要么是卧着一动不动,要么就是跑出家门一天都见不着,猫咪心情好的时候就使劲儿蹭你,懒得搭理你的时候怎么叫都叫不过来。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

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连半朵小梅花也不肯印在稿纸上!

但是很有反差的是,猫又非常有勇气,不仅是捉老鼠的好手,就连遇上蛇也敢上前去比试比试,不愧是和狮子、老虎同属一科的猫科动物。

猫是可爱的,在老舍眼中,最可爱的是小猫,尤其是睁开了眼睛会淘气的小猫。

“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

它们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和彼此的头上,撞疼了也不哭。

它们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

它们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

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

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它们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老舍曾在《新年的梦想》中写到,其实他对生活的期盼很简单,就是希望家中的小白女猫,再生两三个小小白猫而已。

老舍生前很喜欢一枚印章,上面刻着 :“数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

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缅怀这位温良、有趣作家最好的方式,就是多读读他写的书,再找找书中的小可爱啊。

-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