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个性化信息服务

 求是1025 2023-05-03 发布于山东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信息资源呈几何级数迅猛增长,海量的无序信息与用户的有限获取能力之间形成强烈反差,“信息过载”和“资源迷航”问题严重。网络信息的供求矛盾使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更加强烈。网络环境下,众多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互联网内容提供商以及网上各种“虚拟图书馆”的问世,使传统图书情报机构的中间代理功能逐步减弱。

个性化信息服务有利于通过一对一的关系建立用户忠诚。早期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主要由新闻剪裁、股票报价和目录推荐等内容组成,随后出现了由用户创建和管理自己的信息和兴趣群组的个性化页面和服务,如“My Yahoo(我的雅虎)”等。1995 年,出现智能化的个性化导航系统 Web Watcher,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个性化信息服务已经在数字图书馆、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等诸多领域出现并投入实际运用。

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发展,体现了“用户本位”的思想,信息服务组织的原则是“用户需要什么服务就提供什么服务”。完整的个性化服务主要由 3 个方面构成:①服务内容个性化。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内容独具特色,有别于大众化服务内容。通过基于灵活分析的、可方便定制的个性化资源组织机制,形成针对个人或课题特殊需要和特殊应用要求的虚拟信息资源集合。②服务形式个性化。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兴趣、爱好和信息利用的任务,定制个性化界面,并通过实时互动,动态更新信息服务方式。③服务时空个性化。按照信息需求的时空变化,组织面向用户的服务。个性化服务内容价值高,用户满意度高,是个性化信息服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个性化信息服务就是将用户感兴趣的信息主动提交给用户,实现这项服务的服务系统必须具备两方面的能力:①构建个性化信息模型,即将个性化信息从全局信息空间中分离出来;②构建用户模型,即跟踪用户行为,学习、记忆用户兴趣,通过描述用户的兴趣特征来建立个性化用户模型。此外,还需要有功能强大的网络信息搜索能力和友好的用户界面,它们既是构建信息模型和用户模型的基础,也是实现个性化信息服务的保障。用户模型的建立是其中的关键步骤,获取用户信息,确切地掌握用户需求,才能使服务具有针对性,突出个性。一般通过用户主动提供个人信息、用户点击流分析、网络使用挖掘分析或协作过滤等手段来收集用户信息。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要注意避免侵犯用户隐私,要在遵从法规和用户意愿前提下获取用户信息,不能引起用户的抵触情绪而使结果适得其反。

发展比较成熟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形式包括:信息分类定制服务、信息推送服务、垂直门户信息服务、呼叫中心服务等。从早期的 My Library(我的图书馆)定制服务实现,到RSS(简易信息聚合)、web2.0(互联网2.0)、本体、云计算、区块链、5G网络等技术应用,个性化信息服务不断丰富服务方式,更加重视服务的精准性、语义性、智能性和交互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