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52年,毛主席视察河南时遇到失联20年的爱将,激动问:你去哪了

 猫条山 2023-05-03 发布于北京

1952年,随着国内外的形势逐步稳定,毛主席决定休息一周去黄河看一看。他一路南下,先后来到天津、开封、徐州等地,于10月下旬到达河南开封,顺路视察河南水利工作。

当天晚上,毛主席接见了河南省的主要领导,当他看见河南省军区副司令员毕占云时,激动的走上前,握住毕占云的手说:“井冈山一别,这二十多年你去哪了?”

毕占云也难掩激动和喜悦,双手紧紧的回握毛主席的手,半天说不上来话。毛主席顾不得向其他人介绍,拉着毕占云的手走到一边,两个久别重逢的老朋友需要好好叙叙旧。

文章图片1

井冈山一别,为什么毕占云就与毛主席失联了?毕占云究竟是怎样的人物,让毛主席如此挂念?

蜀中出战神

1925年秋天,毕占云辗转投身到川军范绍增的骑兵团当兵,因为表现优异,不久就被提升为排长。1927年4月,蒋介石公然屠杀共产党员,宣布与共产党“不共戴天”。

川军全体投靠了蒋介石集团,毕占云被任命为国民党军第四集团军第八军第三师第八团第二营营长,奉命“剿共”。

当时的第三师第八团潜伏着很多共产党员,他们潜移默化,有意无意的讨论新兴的革命道理,毕占云不仅跟着他们学会了识字写字,还打开了革命思想的大门。随着他对革命思想的深入了解,他对南方的革命政府越是向往。

文章图片2

后来,第三师奉命在湖南茶陵、安仁一带“剿共”。毕占云却并不愿意真正与红军作战,甚至暗地里违背上司的命令。他一边想方设法与红军取得联系,一边拖延上司的“攻击命令”,实在无法拖延,就象征性的和红军碰个面。

到了1928年10月中旬,毕占云通过多方打听成功与朱德所率领的红军接上了头。当月26日傍晚,毕占云集合全营官兵,宣布全营起义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

毕占云的加入,不仅大大增强了工农红军的实力,削弱了反动营垒的力量,更重要的是他开创了国民党整连、整营成建制加入红军的先例,并且为后来的大批国民党军队投诚做出了榜样。

长征险阻,革命伴侣刘彩香

1932年10月,建黎泰战役中,毕占云率领第一九0团奋力冲杀,最先攻入城内,给了国民党军的第九十师团一个重重的打击,要知道,第九十师团是被国民党军称为“基干军”的。

文章图片3

次年2月,参加了第四次“反围剿”,毕占云奉命率领第六十六师与兄弟部队一起向国民党军第五十九师发起全线攻击,取得了举世闻名的黄陂、登仙桥大捷,为打破国民党第四次“围剿”创造了条件。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也就是后来的长征两万里。毕占云奉命率领两个团的新兵西进。到达湘南后,将两个新兵团交给了中央革命军委。

随后,毕占云被任命为中央军委部队设备营司令员。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毕占云组织庞大的设备营队,冒着风雪、昼夜不分的工作,竭尽全力保证部队的需要。

11月23日,毕占云被任命为红八军团参谋长;12月,部队进入黔东,此时红军已经牺牲了很多人,为了让红军部队充实起来,领导层决定合并军队,红八军团并入红五军团,而毕占云也成为了中央纵队后梯队的参谋主任。

文章图片4

1935年10月,毕占云担任工农红军总参谋部第二科科长。

长征以来,红军已经突破了四道封锁线,一路奔波,马不停蹄的到达遵义后,毕占云负责遵义城的防务,在遵义老城外河边,他遇到了他的革命伴侣——刘彩香。

久别重逢的二人却没有时间互诉衷肠,在这特殊战争环境里,即使是近在咫尺也只能匆匆又别离。共同的理想信念使他们相识相知相恋,而战争的残酷却只能让他们将对彼此的思念深深的掩埋在心底。

红军部队到了毛儿盖,休整了很长一段时间。刘彩香同毕占云被批准结婚,但当时正是革命最艰苦的时期,只匆匆在一间临时安置的空房间里举办了婚礼,连喜糖都没有。

所以当几个平时与刘彩香玩的好的女红军冲到“洞房”讨要喜糖时,只讨到了毕占云送给她们的一把手枪和些许子弹。

文章图片5

虽然日子很苦,可是有着共同的革命理想并且为之奋斗,毕占云夫妇再苦也觉得甜。

血战河西地,乞讨回延安

1936年10月25日至30日,毕占云所在的军队(西路军)西渡黄河成功。西路军到达河西地区后,面对的是军阀马步芳的“马家军”。

马家军由3万多的正规军和10万多的民团武装组成,而西路军连他们的十分之一都没有。双方力量悬殊,而且红军一路西征,粮食短缺,武器短缺,导致了这场战争史无前例的惨状。

激战一个多月,西路军一共击毙打伤“马家军”6000多人,等到12月中旬的时候,西路军已经由过河时的两万一千多人减少到了一万五千多人,战斗力大大减弱了。

1937年1月,军长董振堂等3000多将士们在高台战役中壮烈牺牲了。通过激烈冲杀,红五军3个团只有六百多人冲出了这场“重围”,与西路军总部会合。

文章图片6

毕占云率领干部团奋力冲杀,一次又一次的打退了“马家军”的攻击,始终未让“马家军”踏进西路军总部一步。

3月5日,血战7天的西路军们再次突围,九天以后,西路军抵达了石窝附近,被“马家军”的骑兵发现了踪迹,顺着踪迹一路寻来。西路军总部都认为“已战到最后”,于是兵分三路,在祁连山里打起了游击战。

毕占云率领的部队仅有1000人,持有枪支也仅仅100余支,几百发子弹和部分大刀。已经浴血奋战半个多月的红军战士都已疲惫不堪了,长时间的缺水少粮,以及部分的伤病号,让这场战争的敌我力量悬殊的更大了。

一部分红军战士在奋战中英勇牺牲,大部分被冲散。战斗到最后,毕占云身边只剩下4名红军战士,他们互相搀扶一步步的往前艰难行走,在祁连山里过上了“饿嚼草根,渴饮冰雪”的生活。

文章图片7

山里冬天黑的早,海拔高,温度低,寒风飕飕的刮的人生疼,他们甚至不敢大声呼气,呼出的热气立刻结成小冰霜,附在鼻尖上,很快就感受不到鼻子的存在了。

等到天完全黑透,他们才发现“马家军”已经抱成环形,一圈圈的将山围了起来。五个人只好顺着陡峭的悬崖,一路滚下山,偷偷溜出包围圈。

一天夜里,毕占云一行突然偶遇“马家军”的骑兵,四名战友也被冲散了,他只能孤军奋战了。好在“马家军”并未发现他的踪迹,他才活了下来。

此时的毕占云已经几天都没有吃饭了,身体又累又饿,极度虚弱,他只好向附近的一家藏民寻求帮助,这家藏民了解情况后十分同情他,不仅给了他一些吃的,还给了他一个地方睡觉。

文章图片8

为了躲避马家军的搜查,且不给好心的藏民家带来麻烦,他白天就顶着羊皮在雪山树林里面藏身,晚上才进屋吃饭睡觉,等到身体稍微恢复一些之后,他便找他们借了衣服,乔装打扮成为了藏民,带上干粮继续赶路。

毕战云在茫茫的戈壁滩上一路向东行走,在途中遇到了国民党军的封锁线,就假装是哑巴,才得以侥幸逃过。随身带的干粮很快就吃完了,他只好沿路乞讨,最终走到了永昌县北泉村。

在这里,他找到了一个共产党的秘密党员,了解到了一些红军活动的情况,随后他拒绝了这位党员的挽留,决心要去寻找红军大部队。

临行时,这位秘密党员给了他3块5毛钱以作急用。就这样毕占云靠着伪装成驴夫,一路乞讨经过兰州、西安,朝着陕北方向,一步一步的前进,饿的时候就向路边的人家讨口吃的,渴的时候便就近喝口凉水,实在困的受不了了,就在路边的草窝里躺一会。

文章图片9

这一路上他自己也数不清到底应付了多少个国民党军警特务的关卡盘查,也不知道走过了多少个日夜才到达洛川,在这里,他得到了一位罗姓人士的帮助,修整几天后继续北上寻找红军部队。1937年的冬天,在毕占云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后,他终于抵达了延安,回到了党的怀抱。

黄河边上立大功

1938年1月,毕占云被任命成为绥德警备司令部的参谋长。该部隶属于八路军后方留守的兵团,主要担负的就是守卫黄河,阻击日军并且保卫后方基地安全的任务。

他负责的河防段,全长200多公里,大约占了整个河防的一半,是中共中央军委所在地陕甘宁边区的重要屏障,并且联系了华北各抗日根据地的通道,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2月中旬的时候,驻扎在山西的日军,开始大肆攻击根据地南边和西边。于27日占领了黄河东岸的重要渡口,之后更是猛烈的攻击毕占云所在的河防阵地,大有攻破陕甘宁的势头。

文章图片10

接下来的一年里,毕占云率领着红军团和各县保安大队配合着八路军,与日军僵持,几次将原本逼近黄河的日军打退。

1941年8月,为了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毕占云带领着大批的军民与日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粉碎了日军多次的扫荡、封锁、蚕食和清剿。

9月初毕占云主持制定了《关于游击集团训令》,由中共太岳军区委员会颁布执行,该训令在全区开展了广泛的群众性游击战争。

10月6日,日伪军再次纠集了3万多人,向太岳北部进行大扫荡。 毕占云奉命对同浦路进行破击,毁灭了日军的三台机甲车。到了18日,迫使日军彻底退出了根据地,这一次的反扫荡作战,一共进行了大大小小的47次战斗,击毙与重伤了日伪军916人,俘获了伪军13人。

文章图片11

1942年3月4日,日军袭击了和顺、辽县、武乡、沁源等地区,所到之处都实行了“三光政策”,即烧光、杀光、抢光。

他们不仅掠夺了大量的粮食和牲畜,还使用了糜烂性的毒剂等化学武器,深深的迫害了根据地的群众,为了严惩日军,毕占云率领部队,配合八路军,狠狠的打击了日军,他指挥其中一个部队在武乡县光用手榴弹炸死了日军40多人,又命令剩下的部队在白晋一带连续袭击,歼灭日军30多人。

之后,他指挥各分区基干武装,破坏日军在白晋、平汉一带的铁路交通线,并且率领第38团和第57团两次攻占了沁县车站,破路架桥,使日军在白晋的运输补给交通要道5天未能通车。

文章图片12

很快,不甘心失败的日军开始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大肆的捕杀迫害抗日方面的革命群众。

为了不让日军的阴谋得逞,毕占云多次带领武装工作队,深入日军占领区,宣传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联合着各方的抗日力量,运用各种斗争方式打击和瓦解日伪军,一步步摧毁伪政权组织,恢复和发展中共各级组织。

下半年,毕占云协助了陈赓等军区领导,结合了政治和军事的各项变革,大力的整顿地方武装部队,充实了地方人民武装,还动员了400多名优秀的青壮年补充到了正规的部队,增强了军区部队的实力。

文章图片13

1945年8月,太岳军区响应毛泽东《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号召,向当地日伪军发起了全面的反攻,迎来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建国战争再立功

1946年,国民党主动向共产党发起了进攻,挑起内战。毕占云被调到了冀东军区担任主管后勤的副司令员。在这个职位上,他的表现更让人出乎意料。

在国民党的飞机大炮轮番进攻之下,他却找到了一条能够向前线快速运输物资的路线,不仅顺利的躲过了轰炸,保全了大部分的物资,还更快的将这些物资送到了共产党战士的手上。

1948年10月, 毕占云被调任到中原野战军担任司令部的司令员。次年4月,他和同志们一起等待着战斗的开始,他觉得自己作为一名作战经验十分丰富的共产党员,不管面临着多么艰难的战争,也能够有信心完成它,但他还是低估了这场战争。

文章图片14

两天以后,战斗正式打响了,但是最大的问题却来了。在战争开始之前,战区负责支援前线的老百姓会赶着家里的牛羊车来帮助解放军们拉物资运粮食,可是由于天气变化,很多牛羊都被冻死在了路上,这不仅让老百姓们蒙受了很多意外的损失,也让我军面临着断粮断物资的危险。

权衡之下,毕占云只能组织一批战士去往后方帮助老百姓们运送物资,在解放军战士们与当地老百姓的密切配合之下,这些物资被抬上一辆辆小推车,冲过重重的封锁线,终于抵达了前沿的阵地。

而直至战后统计,这些由群众与战士们共同运送的物资竟多达1.5亿斤粮食,3.25亿斤柴草和30多万副担架。

后来这件事传到了淮海战役总指挥部的办公室里,陈毅还点名表扬了他:

“我们淮海战役的胜利就是由无数革命老区的群众用自家小推车给推出来的,我们永远不能忘了他们。”

文章图片15

二十年后的重逢

淮海战役结束后,毕占云再次被调到了河南的地方上处理工作。像之前无数次岗位调动一样,在新的岗位上,他从来没有夸耀过自己之前的军功,依旧一步一个脚印的做好自己的工作。人们也就不知道,他就是之前在我党抗战历史上立下汗马功劳的大英雄。

1952年10月,毛主席来到河南视察水利工程。在下榻宾馆接见河南省级干部时,毛主席看着毕占云时,先是有些犹疑,直至确定是本人后,不由得激动走上前,他紧紧的握住毕占云的手,说道:

“井冈山一别二十多年,你跑哪去了?我还以为你...”

未尽的话语没有说完,主席看着昔日的红军战将,眼中抑制不住的骄傲,毕占云不论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还是后来的解放战争,都为新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文章图片16

在谈及这些年的去向,毕占云说到此前一直是在陈赓大将的旗下做支前工作,并且在淮海、渡江两大战役中都有他的身影,一直到1949年,河南开始组建军区,他便被调任河南军区副司令员。

在一旁听他诉说的同事很是吃惊不已,原来他竟是一位为新中国做出诸多贡献的英雄,当然这也与他平日里只知做实事且低调的性格有关。

几天之后,毛主席与视察团完成了对河南的黄河沿线的水利工程的视察工作,即将返回北京,在送行的队伍中,毕占云的身影也再次出现了。

文章图片17

毕占云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传奇,这与他的勤奋努力离不开关系。他的一生虽然被调任过很多地方,但是他在每一个岗位上都做好了自己的事,真正做到了一步一个脚印,这种精神值得后世的我们去学习。

作为第一个投奔红军的国军营长,他坚定的相信了共产党的革命思想,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立下那么多汗马功劳,却又低调沉稳不张扬,总之,像他这样的人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