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应该一直开心,如果有不愉快的情绪,那我就是不幸福的”,是人生最大的陷阱。

 郁金香抗抑郁 2023-05-03 发布于浙江

陪伴郁友康复,一直是郁金香的心愿。郁金香陪伴者自2020年七夕节上线以来,备受郁友好评。百余名郁金香陪伴者,用他们满满的爱意和专业知识,陪伴数千名郁友走过了春夏秋冬。

现开设郁金香陪伴者专栏,郁金香的陪伴者们,将用文字书写他们的陪伴故事,有温情、有感动、有哲思,让我们在这里,和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相遇....

在最近的学习中,我读了【幸福的陷阱】这本书,发现不同流派其实底层逻辑都是相通的,只是表达方式不太一样,因此,我有一些心得体会,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大家评论留言,和我有一些交流。

人类已经跌入了幸福的陷阱


书的第一部分主要是列举了很多的数据和事实,来说明当今世界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比以前有了几十上百倍的提升——“今天普通中产阶级的生活水平,甚至比过去皇室的生活水平还要高”。

然而,我们的幸福水平却并没有提升,反而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即使书店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心理学、成长类书籍,大家都各种学习,但是人类的痛苦却并没有丝毫减损,反而愈演愈烈。

因此,作者得出了一个结论:幸福并不是人类生活的常态,而我们的痛苦则来自于一种误解,即认为:

1、人生的常态就应该是幸福

2、如果感受到了痛苦,就是人生的缺陷,就陷入自我批判和自我贬低,觉得自己有问题

3、总想消除令人不愉快的消极情绪

4、我们应该也能够控制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且经常对自己的感觉进行评判,认为有消极情绪是不对的,是自己太无能太无力,从而陷入更深的消极情绪中。

通过对这些误区的说明,作者提出,人们其实已经跌入了幸福的陷阱之中,这个陷阱指的就是:“我应该一直开心,如果有不愉快的情绪,那么我就是不幸福的”。

那么,为什么现代人生活条件这么好了,我们感受到快乐幸福却这么难呢?

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习得了更关注消极和负面信息的能力,这样大脑可以保证人类更好地避开危险,从而生存下来。

即使现在生存条件不那么恶劣了,但是我们大脑的机制还是和以前一样,所以我们总是先去看到生活中那些不如意的事情,为未来感到担忧,从而感到焦虑、无助。

到底什么是幸福呢?作者认为,幸福不是单纯的快乐和感觉良好,因为生活中的痛苦是无法回避和消除的,人类生存的目的,应当是去创造一种更有意义的生活,和痛苦相处,学习去转化各种消极情绪。

学会和痛苦相处,第一步是开启觉察


在应对痛苦这件事情上,我们其实都尝试过很多方法。

其中最常使用的,应当是控制策略,因为从小,我们每个人就被要求坚强、不能软弱、不能哭、不应该生气,似乎我们真的能控制自己的感受一样。

有时候,我们好像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逃避压力、刻意忽略、假装开心、用药物或酒精麻痹自己等方法,暂时压制自己的感受,但是情绪感受是不会消失的,它会在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以更恶劣的方式爆发,最后演变成你的肠胃炎或心脏病。

当然,生活中小小的情绪问题用控制策略是可以的,重点是适度,如果过度使用,则会适得其反。

比如,你对明天的会议没准备好感到焦虑,怕自己会搞砸,因此你用刷手机的方法来逃避这项工作,结果到了很晚的时候,你发现自己更加焦虑了,因为没有准备好应该准备的资料,明天变得更加可怕了,为了逃避这种感觉,你又开始刷手机到深夜,第二天早上连床都起不来了会议就果然如你预期的那样搞砸了。

所以,当这种控制策略无效时,我们就要寻找和学习更有效和情绪共处的方法了。

那么如何做呢?

我认为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学会自我觉察,也就是去看到自己以前的应对模式是怎么样的。

因为无论是管理情绪也好,改变认知也罢,前提都是我们首先要知道自己当时的情绪状态是什么,当时头脑里的想法是什么,如果没有这个知道,我们就无从改变。

就好像我们要修补一件衣服,那我们首先要看到原来的这件衣服有什么问题,哪里有个洞,哪里有污渍,这样我们才能在相应的地方去修补、去清洗,如果连问题都看不到,那当然也无从修补了。

而可惜,大多数人是没有这个觉知的,大多数人不知道自己需要改变的地方,总觉得一切都是别人的问题。

就比如,以前我一担心就开始吃东西,我一看到孩子看手机就生气,老公一指责我就愤怒,这就是我长久以来的应对模式,而在我没有开启自我觉察之前,这些行为模式都是无意识地在运作,因此,我不知道自己哪里需要改变,我一直企图去改变别人。

学会自我觉察,走出幸福陷阱


是的,我曾经是一个非常焦虑、控制欲很强的人,我希望我的老公和孩子都按我认为正确的方式生活,所谓正确的方式,就是要严格按照我认为的健康作息时间起居,并把时间都用来学习,不要做那些我认为没有用的事情,比如玩乐和游戏。

那时候,我自己工作压力也大,经常晚上睡不着,所以我觉得生活就是这么困难,孩子从小就应该受到严格的训练,以便长大后能够更从容地面对生活的压力,否则以后在社会上没办法好好生存。

孩子小时候也都是基本由我的父母带,我平时都忙于工作,且对孩子十分严厉,而且那时候我和老公经常吵架生气,然后我会习惯性地把气撒到孩子身上,孩子因而变得非常害怕我,怕到外婆不在家时,孩子只要看到我都会哭的那种。

然而,我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心态和情绪已经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一直按照自己的固有模式生活着

只有孩子和老公按我的心愿和要求来行动,我才会觉得生活是可控的,才会开心,否则就会生气、给脸色,还觉得他们觉悟不高,不求上进。

直到后来,孩子出现情绪问题不上学了,我才开始学习、反省,但一开始,我并没有意识到是自己的认知出现了偏差,而只是单纯觉得自己给孩子的压力太大了,自己对孩子不好,内心觉得内疚,所以,我开始对孩子和颜悦色了很多,也宽容了很多。

后来,我妈妈安慰我说,孩子不上学就不上学吧,能把孩子好好带大就好,我也放下了这件事,就希望孩子能开开心心就行,大不了我自己在家里教她。

在我放松下来之后,孩子慢慢就放松下来了。

我记得有一次,忘记是因为什么原因,孩子突然情绪崩溃,躺在地上一边大哭一边大喊大叫,我当时居然一点都不生气,只是静静地陪在孩子身边,抚摸着她,等着她情绪过去,从这次以后,孩子虽然还会经常有情绪,但是没有再有那么大的情绪爆发了。

以前,我总是在孩子有情绪的时候接受不了,总想着把孩子的情绪摁住,因为她的情绪会带动我的消极感受,所以我不让孩子表达情绪。

经过这次陪伴的经历,我深刻地感受到身为家长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做好一个情绪的容器,在孩子情绪出来的时候能够不抗拒、去接纳,并且帮助孩子去释放。

当我们的孩子拥有了可以独自面对自身情绪的能力,ta也就学会了如何去应对自己往后人生中可能会遇到的种种痛苦。


后来,随着学习的深入,我开始意识到我的心态是有问题的,我的控制欲太强了,我的幸福快乐是建立在别人来满足我的基础上的,所以我总想控制别人、控制生活,如果我不能控制,我就会焦虑和愤怒,从而让我的亲子关系、夫妻关系都很紧张。

一个人的部世界,其实是由他的认知创造的。

可是,虽然我懂得了这个道理,我还是经常无法控制地爆发脾气,过后,我也会意识到自己做得不对,进行复盘,但却没有大的改善。

后来,老师说观呼吸能帮助我管理情绪,我就坚持做呼吸冥想,每天都坚持练习,再加上持续的学习,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练习,我终于有了进步。

是的,正是练习观呼吸和冥想,帮助我提升了自己的觉察力,帮助我看到了自身的思维模式,进而促成了我后面一系列的蜕变。

学会自我觉察,真的是我们成长的第一步。

我开始发现我经常能在自己情绪爆发之前,就意识到我的情绪要上来了,我的胸口会发闷,胃里也不舒服,于是,我就会离开现场去平静一下,不要让伤人的话冲口而出。

我们平时形容一个人“说话不经大脑”,其实就是指他没有觉察,在说话之前没意识到自己到底会说什么。

现在,我常常可以在说话之前就知道自己要说什么,然后我会马上判断这句话该不该说,说出来对双方有好处还是有坏处,如果判断有好处,我就表达,没有好处,我就闭嘴。

如果当时没感觉出来自己的不对,我会在说出来之后,看对方的反应进行及时调整和弥补,我不再会觉得对方不顺应我的想法就是不对的,经由自我觉察,我的内在模式更新了,现在的我,能更友好地与情绪相处,感受痛苦、应对痛苦。

回到前面的话题,我认为只要一个人能够游刃有余地应对和处理自己的各种情绪,那么,ta也就拥有了应对各种痛苦或者意外、灾难的能力。

情绪在ta的眼里不再有好坏之分,都是需要被用心照顾的一种感觉,ta不再去企图追寻“好”的、令人愉悦的感觉,也不会再去抗拒那些生活中无可避免的所谓的糟糕的消极的感受。

那么,所谓幸福的陷阱也不复存在,ta便成为一个完整的、自在的生命。

所以,我们该如果去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呢?第一步,就从学会自我觉察开始吧!

每天花15到20分钟静下心来,做观呼吸冥想,看看自己头脑中的想法和情绪是什么,在自己情绪又来了之后,再复盘一下自己刚才在想什么,一段时间以后,你就会发现能觉察到自己的情绪何时来、何时走,写情绪日记也同效。

最后,愿你我都能活出完整的生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