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涌动,八桂飞歌,又是一年“三月三”。“三月三”是我国壮族、侗族、黎族、畲族、苗族等各民族欢聚的盛大节日,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壮乡广西,“三月三”已成为法定假期。每逢“三月三”,壮族民众齐聚一堂,载歌载舞,唱响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祝福。 “三月三”,除了祭祖扫墓、沐浴踏青等遗俗之外,壮族人民也有诸多极富民族特色的传统活动。 祭祖 祭祖是壮族“三月三”最为重要的习俗之一。每到“三月三”,身处远方的游子都会赶回家乡祭扫祖先坟茔。“三月三”的扫墓活动,在壮乡又被称为“拜山”。节日来临之际,人们会事先准备好祭祀物品,主要有鸡、鸭、鱼等肉制品以及糯米饭、酒和纸钱等。到了上山扫墓的日子,人们便带上这些祭品上山祭拜。祭拜结束后,亲人们共同分享祭品。 除了祭祀自己的宗亲之外,还要祭祀真武、花婆、神农、土地公等神灵。花婆是壮族民间信仰中掌管生育的神灵,在广西柳州一带,人们将“三月三”称为“花婆节”。在较大的自然村和圩镇,大多建有花婆庙。“三月三”当天,家家户户蒸五色糯米饭、包三角粽、染红蛋、杀鸡献祭花婆。尤其是已婚未孕的女子,要虔诚祭拜花婆,祈求花婆赐“花”诞子。 游花炮 祭祖之时,往往要燃放鞭炮,一来告祭祖先享用祭品,二来驱除邪魔恶灵。壮乡人不仅延续了这一传统,而且衍生出游花炮这一习俗。每逢“三月三”,壮乡的青年男女会将花炮抬上三轮车,在空地集合后祭拜祖先,然后开始舞龙、舞狮表演。随后,三轮车组成的花炮队开始巡街游走,街边每家每户均点纸焚香、燃放鞭炮,营造出热烈的节日氛围。 歌圩对唱 刘三姐对歌时嘹亮的歌声是人们对壮族女子最为深刻的印象。对歌这一习俗源自“三月三”壮乡的歌圩对唱。壮语中的“歌圩”,原本指的是野外水边和坡地上的集会,后指在特定时间、地点举行的节日性聚会歌唱活动。壮乡之民自古就能歌善舞,早在先秦时期,百越之民就有“尚越声”的传统。无论是外出劳作,还是田野休憩,抑或赶圩路上,人们都能通过唱山歌的方式表达内心的真挚情感。 山歌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涵盖历史、爱情、劳作、仪式等。壮族每年都会定期举办歌圩,尤以“三月三”的歌圩最为盛大,一般持续两天,对唱者大多是未婚的青年男女。每逢对唱时,无论男女老少,都会在一旁欢呼助兴。小的歌圩,参与者约有一两千人;大的歌圩,参与者有万余人。 歌圩的形式主要有倚歌、赛歌、赏歌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歌圩渐以对唱形式为主,旨在表达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通常情况下,小伙子会主动唱游览歌,以此观察异性歌手;遇到合适的对象,便会唱起见面歌和邀请歌;姑娘若有意就答应,小伙子再唱询问歌;彼此有了情愫,便唱爱慕歌和交情歌。歌圩所吟唱的歌词大多为即兴发挥,脱口而出。若姑娘中意眼前的小伙子,便会趁旁人不注意,将怀中的绣球悄悄赠与意中人,被相中的小伙子则报以手帕或毛巾之类的物品,然后两人的歌声愈加亲切甜蜜。 抛绣球 由于姑娘们在歌圩对唱时会抛掷绣球给自己心爱之人,因此衍生出抛绣球这一习俗。据说,绣球源自于青铜兵器飞砣,后演变成绣花布囊,被青年男女用来玩相互抛接的游戏。迨至宋代,抛绣球成为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重要方式。这时的绣球外形别致精巧,由12片“花瓣”组成,每一片花瓣代表着一年中特定的月份,上面绣有当月的花卉。绣球内往往还装有豆粟或棉籽之类的物品,上连绸带,下坠丝穗,四周装饰晶莹剔透的珍珠,以此象征纯洁的爱情。壮族青年男女“三月三”对唱情歌时,姑娘会将绣球抛给自己的意中人。 碰彩蛋 碰彩蛋是歌圩对唱时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所谓“彩蛋”,就是将熟鸡蛋染成彩色用作传情之物。在歌圩对唱时,小伙子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果有意就让小伙子碰。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寓意播下爱情的种子。如今,碰彩蛋有了“碰碰碰,碰出好运气”的彩头。 打扁担 打扁担是最具壮族特色的原生态舞蹈,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望丰收的心愿。打扁担的舞蹈形式有双人舞、四人穿花、多人穿花等套式。舞者多为双数,妇女的动作轻巧优美,男子的动作刚劲有力。表演者手拿扁担,围在长凳或舂米槽旁,有节奏地时而敲打板凳,时而互相撞击扁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