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话红楼梦之水下冰山(二十八)——茂兰对贾兰的隐射

 微观大千世界 2023-05-05 发布于江苏

咱今天开说红楼梦之水下冰山二十——茂兰对贾兰的隐射兰花以其“不求闻达”的个性,被当作是隐士的象征,又以其“千古幽贞”的特性,被用来指代德高之人。可贾兰既无隐逸之心,又无高尚之德,压根和兰花的品性不搭边。于他而言,一盆茂兰究竟意味着什么?

首先,他名中带兰,以兰代他,合情。其次,茂兰花盛香浓,明喻他官高位显,威赫赫爵禄高登”的前程,合理。最后,盆兰花茂根浅,难逃被移栽或拔除的厄运,暗喻他盛极而衰,“昏惨惨黄泉路近”的结局,合数。盆如官爵,泥为俸禄,兰是野心。野心极度膨胀,终害死自己。

不过,光从茂兰这一谶画形象来看,说他英年早逝似有牵强附会之嫌,因为兰花毫无衰败的迹象。可“荣辱自古周而复始”正是作者想表达的重要思想,他又岂会只荣不辱?和作者同时代的郑板桥曾写过一首名为《盆兰》的七绝诗,此诗颇能说明为何作者画的是一盆兰,而非一株兰。

全诗如下:春兰未了夏兰开,万事催人莫要呆。阅尽荣枯是盆盎,几回拔去几回栽。“盆盎”指较大的盛器。意思是:春去夏来,兰花总开,万事教人不要发痴。看尽荣枯,唯有盆盎,几回被拔几回被栽。听上去是不是云山雾罩的?其实用一句话就能解释,那便是好恶无常催人犯傻。

春兰与夏兰相继开放,花期重叠。世人一会要赏春兰,便拔掉夏兰,换栽春兰,一会又想赏夏兰,于是又拔掉春兰,换栽夏兰。这些傻帽行为全被花盆看在眼里,也只有它见证了兰花的荣枯。万事都有其自然规律,盆兰的命虽被握在养花人手中,但二兰不可皆得,养花人只能选其一。

推及到官僚系统中也一样。臣子的仕途虽由皇帝掌控,但才能相当,政见相左的重臣无法共存,皇帝必须做出选择。然而,皇帝阴晴不定,政局波谲云诡,身居高位还能全身而退的人屈指可数,处在新旧党争中的苏轼算一个。可他自请外放,还差点被政敌捏造的“乌台诗案”害死呢。

要不想“登高必跌重”,就必须“退步抽身早”。可贾兰却“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只知进,不愿退,即便“升黜无时”,“喜惧不了”,也“强夺苦争”,永不满足。位极人臣,再往前进,必遭大祸,轻则丢官,重则丧命。这种过分争强好胜的个性,早在他年幼时就已显露。

举两个例子来说明吧。中秋夜宴,大家击鼓传花说笑话,鼓止时花正好传到宝玉手中。宝玉因贾政在席,怕说的不好被他骂蠢,说的好笑又被他骂滑,便干脆自请写诗,结果反得到两把扇子的奖励。贾兰见状,忙出席也做一首递与贾政看”。因诗文有缺,具体写了啥,咱也不知道。

从贾政喜不自胜”的反应来看,这诗应该很合他口味。贾兰也因此得了奖赏。扇子虽是贾政从海南带回来的,但算不上有多贵重,贾兰已等不及接到花后再写了。相较之下,贾环就收敛多了,尽管也想写诗,但“当着贾政不敢造次”,等花传到他那儿,他才赶紧写一首递给贾政瞧。

贾政瞧完后觉得他和宝玉都“不乐念书”,骂他们“发言吐气总属邪派,将来都是不由规矩准绳,一起下流货”。唯独贾兰没被批评,可见他与这哥俩不是一路货。人家好学上进着呢!这不,展才的机会又来了。贾政让他和他这两个不长进的叔叔一道写诗称赞姽婳将军林四娘的忠义。

贾政规定谁先成者赏,佳者额外加赏”。贾兰最先上交一首七绝。为啥写七绝?因为它只有28个字,论字数,仅次于只有20个字的五绝。可字数太少写不全,太多又写不快。贾兰虽“作过几首了,胆量逾壮”,但深知自己不擅长写诗,想得奖,只能拼速度,而七绝便是最佳选择。

诗文如下:姽婳将军林四娘,玉为肌骨铁为肠捐躯自报恒王后,此日青州土亦香。整首诗立意平平,乏善可陈,可这有啥要紧?名利双收便好。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贾兰文武皆修,已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在学堂上,醉心于读书,坐视宝玉被欺负,不念书时,演习骑射射鹿为戏。

先说学堂的事。金荣要抓打宝玉秦钟”,还没行动呢就差点被飞来的砚瓦砸中后脑勺。原来是他朋友想偷偷帮他砸宝玉他们,结果反险些砸了他。这方砚瓦落到贾菌和贾兰桌上,将一个磁砚水壶打了个粉碎,溅了一书黑水”。贾菌早已瞧清来龙去脉,也“抓起砚砖来要打回去”。

贾兰忙按住砚,极口劝贾菌好兄弟,不与咱们相干好一句不相干。叔叔险被砸中,将被抓打,自己的书又被弄脏,而他竟还坐得住。如此冷言冷行,究竟是性格使然,还是权衡利弊得失后做出的抉择?一时难以下定论。毕竟宝玉有茗烟等小厮帮忙,他不愿多事也勉强说得过去。

但是,他射鹿为戏,则足以说明他性格冷漠。宝玉“见那边山坡上两只小鹿箭也似的跑来”,正纳闷呢,又“见贾兰在后面拿着一张小弓追了下来”。见叔叔在,贾兰只得站住,宝玉便说他“又淘气了“又”字用得好,可见他常干这事。而彼时他才七八岁,正是天真烂漫的年纪。

这个年龄的孩子,大多都很喜欢小动物。他不拿食物去喂鹿,反倒拿弓箭去射鹿。试想下这样的场景,两只鹿都被他射中了,血不拉几地倒在那儿,他一脸兴奋,欢呼雀跃,是否瞬间就感到后背一股凉意袭来?演习骑射大可立个箭靶,朝靶射箭,可他偏不。靶是死的,哪有活物刺激?

宝玉笑他把牙栽了,那时才不演呢”。这句话暗示他终栽大跟头的人生结局。“到头谁似一盆兰”又如何?还不是“反算了卿卿性命”。“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腰悬金印”又如何?还不是“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上进固然没错,可上进到贪婪的程度却实不可取。

当一个人经过千辛万苦的努力才得到梦寐以求的东西时,他会更加认定拼命往上爬是正确的。所以,贾兰只以官爵高低来评判自己的人生价值,以致于枉送性命,也就在情理之中了。电影《无问西东》中沈母曾对沈光耀说功名“不过是人生的幻光”,而李纨一定不会对贾兰讲这种话。

咱下次开说红楼梦之水下冰山(二十——谁冷了贾兰的热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