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鸿章在天津为英国军官建纪念堂,唐山大地震后拆除

 积沙成塔0u3svg 2023-05-05 发布于天津

戈登

查理·乔治·戈登出生在英国伦敦一个军人家庭,考入皇家军校,受到当时来说最先进的军事训练,毕业后加入皇家工兵部队,被派到威尔士修建海港,参加英国远征军到克里米亚作战。清咸丰十年(1860),戈登跟随英法联军到达天津。大清朝被迫签订《北京条约》,允许天津开埠通商。

英国驻华公使卜鲁斯向直隶总督恒福提出,永久租用紫竹林至下园约四顷土地,建造领事官署、英商住宅、仓库栈房。戈登是工兵出身,精通建造,协助卜鲁斯丈量土地,划定从紫竹林向南,海河以西沿岸的一片土地,为英国、法国和美国的租界竖起界碑,又画出了英租界内道路、街区、河坝的图纸。

戈登

英法联军在北京驻扎了一年多,然后移驻上海,戈登也去了上海。那时清军正在与太平军作战,上海道台吴煦从上海租界的酒吧、舞场以及街头招募了几百名无所事事的洋人,不过是一些赌徒、酒鬼、二流子,组建了一支洋枪队,号称常胜军,主要是为了虚张声势,冒充外国军队,震慑太平军。

李鸿章出任江苏巡抚,率淮军抵上海,与常胜军并肩作战,接连攻下南翔、嘉定、青浦、奉贤等地。常胜军这些洋人毕竟是散兵游勇,一个个傲慢自大,毫无军纪可言,打完仗就祸害老百姓,李鸿章管不了他们,恳请英军司令斯塔夫利派一位统领,斯塔夫利挑中了戈登。

戈登堂

戈登以英国皇家军校的方式,把这支雇佣兵训练得有模有样,带队进攻太仓,先以榴弹炮狂轰滥炸,摧毁太平军的防御工事,随即发起总攻展开肉搏,攻下太仓。太平军阵亡两千人,戈登部下死伤两百人。李鸿章对戈登赞不绝口,认为他的言谈举止、军事素养比其他洋人强过百倍,甚至足以与大清名帅曾国藩匹敌。

打到苏州时,太平军主帅谭绍光誓与苏州共存亡,但部下郜永宽等人觉得大势已去,不想再守了。李鸿章得到线报,派人劝降,许诺给郜永宽二品顶戴,郜永宽认为洋人比李鸿章更讲信用,提出让戈登做担保人。

双方谈妥,郜永宽履约刺杀谭绍光,开城门迎接清军。李鸿章还真是出尔反尔,找借口支开戈登,将降将全部斩首。戈登得到消息后怒不可遏,犯了轴脾气,给朝廷上书,要把苏州城还给太平军,重新再打一遍。

朝廷当然不会同意,也不能得罪洋人,只好命李鸿章厚葬降将,并公开声明杀降将是朝廷的决定,与戈登无关,重赏常胜军白银六万两,另拨一万两安抚戈登,加封他提督之职,赐黄马褂,戴孔雀花翎,戈登与李鸿章握手言和。

戈登堂

后来苏丹爆发战乱,戈登奉命抵达喀土穆出任总督,平息事态,在混战中身亡。维多利亚女王痛心疾首地写信安抚戈登家属,伦敦公园竖起一座戈登爵士纪念碑。此时李鸿章已升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得知老战友的死讯后放声大哭,立即召见天津海关税务司、英租界董事长德璀琳,授意他在天津英租界为戈登建一座纪念堂。

清光绪十六年(1890),纪念堂竣工,那是一幢青灰色两层高的砖楼,几乎是天津租界内最宏大的建筑,正中间高耸碑式入口,两端是三层塔楼,格局严谨,肃穆庄严。竣工仪式上,戈登的巨幅照片悬挂在纪念堂前,李鸿章泪流满面遥望天空,愿戈登的灵魂安息。后来他出访英国,还专程前往戈登陵墓前献花篮。戈登纪念堂成为英租界工部局的办公楼,1976年唐山大地震波及天津,戈登堂被拆除,原址建成天津市政府大楼。

戈登堂

戈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