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普通人如何拥有千万资产”这个话题是火的不行,随便点开个平台,都是一帮人在那里火急火燎的讨论着。
为了追潮儿,我昨晚还把这个话题的几个头部观点,都看了个遍儿,可越看越眉头紧锁。
原因很简单,几乎所有那些看上去讲得头头是道的文章,都是出自一些自己既没有千万资产,也没有正儿八经在资本圈子里混过的人写出来的。
所有的逻辑、思路、想法,统统要么自相矛盾,要么就是道听途说。
总之,一眼假。
原因何在?因为那些文字探讨的,统统都是“术”层面的智慧,都是“我看某个富人干啥,那我们也干啥”的粗浅货色。
不好意思,逐富这件事,每个人的道路都不相同。 没有一个人,能通过完全模仿另一个人的逐富路径,让自己也富有起来。
所以,真正能让你把思路理清,把眼睛擦亮的,一定是“法”层面的智慧,是人生的宏观战略级建议。 (至于“道”?这玩意就连普通亿万身家的人都够不上,那是百亿级的人聊的事儿)
也不想琐碎多言。
正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下面这些内容,统统都是我自己个人这么多年来,自身实践的血泪总结,和亲眼旁观的精心复盘。
这些智慧结合起来,绝对是足够点拨一个悟性不差的普通人,完成从零到大千万级别的财富积累的。
因为此时书写本文的我,就是这些智慧的实践者。
正因为我自己在年轻时就成功逾越了这个阶段,所以才有今天的胸有成竹。
也希望你能有所收获。
1 - 大多数急富群体最容易犯错的一点,就是从来只谈个人努力,而不关注时代的大势。 然后徒有一腔“我要拼搏!我啥都愿意付出!”的热血,却没有谨慎运作珍贵本金的脑子。
结果,就是在一阵花拳绣腿的折腾后,喜提“亏钱、失败、负债、自信心毁灭”的四重套餐。 这说穿了就是没有大局观,没有大局观,那就别说风口了,甚至就连风向在往哪里吹都不清楚。
那请问,你见过几个人,是在这片土地上逆风而行,还能获得成功的?
2 - 话接上段,我反正总自诩见多识广,但真没见过哪怕一个逆风而行飞出来的。
无论你是榜上有名的大佬,还是深藏榜单外的隐形巨贾,有一个算一个,但凡能出头,都脱离不开时代浪潮的推背力,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你我这类普通人。
而现阶段来说,我个人认为“创富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因为曾经遍地可见的各种增量领域,如今基本都已经人满为患。
所以,思路一定要调整,绝对不要在冬季的时节,做初春的活儿。
现在这时代,讲究的是:谨小慎微,稳定积累,有小机会就以精力入局创业,但绝对不能动用大财力去折腾。
3 - 这几年以来,我所见过的绝大多数人生惨剧,统统都是那些明明对一个领域一知半解,但感觉好像场面很热闹,就上头入局的人。
他们其实意志力极端不坚定,稍微看几个故事就心生幻觉,觉得自己能一夜暴富,并把自己那些本来积累多年的宝贵资产,置换成那些看上去被人热捧,但压根没有经过现实和时间考验,且根基摇摇欲坠的玩意儿。
最滑稽的是,中途有身边的善心人提醒两句,还不听。
好吧,最终现实的巴掌会很自然的把他们打的鼻青脸肿。
4 - 因此我直观的认为,未来五年内: 积累为上、创富为中、投机为下
千万不要因为身边某人的怂恿,或者看了什么让你心潮澎湃的画饼故事,你就一下子觉得某个新领域大有可为,然后头也不回的往里面去投入了。
上头越快,悲剧结尾也来的越快。
你如果真的想出头,可以,但是一定要谨遵“自有十分力,只做八分事”这句话,尽量不要超出自己的能力半径做事儿。
假若有朋友或者是事业场上的人脉向你伸出橄榄枝,在确保没有法律风险的前提下,可以先用业余时间接触着玩玩。
要知道很多人生的机会,都是这样半忙半玩,最终无心插柳的催生出好结果的。
5 - 大概是从两年前开始吧,有条观念是我一直在重复的,那就是: 接下去的几年里,会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境况。
就像为啥现在有的人说形势特别不好,可有的人却收入节节高?
就是因为好的产业,依然热的不要不要的,各种优厚的待遇 升迁的机会都会高度集中在这里,比如新能源、高精制造、半导体、芯片、储能等等。
基本只要专业对口的应届毕业生,或者有相关从业背景的人才,压根不缺入职的机会,而且进去就是人生快车道。
但相反,被这轮产业升级淘汰的产业,则就注定会在数年的时间里宣告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了,就像内燃机发明后,马车车夫们再也找不到任何的谋生机会一样。
6 - 上面这几条其实都是宏观角度的建议,现在开始聊聊个人修炼的话题。
首先,光是这修炼二字,就已经和绝大多数普罗大众绝缘了。
因为绝大多数普通人在面对工作时,就算再累再辛苦,核心思想也依然是“凑合能做好,能混口饭吃交交差”就完事儿了。
也不愿意去吃静下心来,沉稳学习的苦,好让自己真正全面,且系统性的对自身的位置和所处的产业有真正深刻的理解。
结果,就是一辈子混到头,也就是个“比较有经验的工”,而工字,从来是不出头的。
这种疏远财富的陋习,你一定要摈弃。
至于解题思路,我稍微点你一下你就懂了:
人生这辈子,总是有那么一段时间,是需要吃苦的。
你要么是在年富力强的青壮年时期,全力以赴的把自己的事业内功修练出来,去吃这修炼的苦。
要么,就是一辈子浑浑噩噩,同样一事无成一辈子,然后去吃买不起好房子,被人看不起,然后连家人进医院都住不进好病房的苦。
两种苦,我个人还是建议你吃第一种。
7 - 生态位这东西,直接决定了,下面的资源枯竭,上面的资源过剩。
为啥我无比鼓励你吃“修炼内功”的苦?就是因为这种苦你真的去吃,实际上也就是煎熬个三四年的功夫。
一旦您对自身业务掌握精熟了,并且通透整个产业的运营逻辑,同时能升任到一个不大不小的管理层,你就会第一次发现人生原来有那么多资源和机会可以去接触。
而接下去随着你段位越来越高,你就会发现越往上面走,你的资源和机会更是会多到数不过来,让你应接不暇。
就像这两年大环境再怎么不好,遭受人生不幸的,也普遍都是那些随时可以被裁的小员工和小中层。
反而是那些上头的,不论是企业界还是资本界,亦或者说是自己做生意的,反而能接收到更多的邀约和合作。
8 - 那么修炼内功,到底修炼的是哪方面?
我个人总结了一下,基本分为下面几块核心,但是你不要感觉这些东西好像看上去琳琅满目的,学不过来。
其实你只要自身承压能力够强,每到一个环节,修炼这些内功的事儿都会自己找上门来,让后你只要不停的去钻研和适应,这内功自然就会修练出来了,并不难。
它们分别是:
狼性佛心的底色, 也就是一方面要逼迫自己,始终有着向上攀登的进攻性, 同时也要让自己不丢失做人的基本原则。 让别人感觉到,你是一个大原则上讲道义,小细节上不修边幅的凌厉狠人,而且做事出招 亦正亦邪。
能工巧匠的投入, 用以前的话来说就是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不论是细节还是宏观,你都愿意把这手头的事儿琢磨透彻。 偏偏能做到这点的人,基本不太会在一个位置上扎根太久,只要不是太迂腐,很快就会被上面点卯步步高升了。
江湖豪气的豁达, 有些人会以为一味的大方,是打开圈子的捷径,这其实也没错,毕竟没有人会讨厌一个只出不进的傻子。 所谓江湖,就是恩怨分明 奖罚清晰,大家和你做事儿,成了就要分蛋糕,不要唧唧歪歪斤斤计较,如果是因为别人搞砸,也要让他明明白白的出局,不能姑息养奸。
不惧天崩的承压, 没有赚过大钱的人,眼力往往只有能力,其实能力要想正常发挥,还需要非常强大的承压能力。 这就像一个士兵,在训练场慢悠悠的开枪,和在枪林弹雨下依然保持灵活走位,然后迎着敌人的火力进行精准射击是完全两回事儿。
基本上,上面这四项内功,你能各个修炼到个六七分。
你就不太需要担心人生前途了,因为只要稍稍一个小的机会给到你,你就能很自然的从零开始,然后集结老天给你的资源,然后运营到大几百万打底,随后直奔数千万。
9 - 结合个人修炼与时代大势,再来说一段总结性的:
我这辈子没有见过一个人,是直接一步登天,完成从零到千万的。
真实的财富攀登路径,永远是你突然某一天意识到,自己做着一份工字不出头的卑微工作。
然后开始想着从个人能力提高,并对身边的外部资源进行勾兑。
这期间,你会慢慢开始赚一些小外快,几千几万的,然后也不知道怎么积累,更不知道怎么把这事儿给规模化 扩大化。
突然有一天,命运会让你接触到一个所谓的前辈。
没人知道这个人到底是你的贵人,还是一个纯粹的骗子,他会出于种种原因,把你往更高的方向带一段时间。
结果,有可能他真是你的贵人,不求回报,也有可能是一个骗子,让你一贫如洗。
但,过了这个坎,你会一下子看懂很多人情世故,读懂无数人心险恶。
这时候,新一阶段的财富积累开始了,你也能渐渐的冲击大数百万的财富当量。
当你手头真的有了大数百万,你就会发现,人的单纯努力意义变得越来越小,人的理性抉择变得越来越重要。
有了前车之鉴,你就再也不敢随意轻信他人了。
做任何事,你更愿意先浅尝则止,循序渐进,用小成本去试水,出了成果也不冲动,慢慢学会借力打力 统筹身边人一起做这件事。
成了,你会当仁不让的把蛋糕的大头吃下,并给别人合理的利益分配; 不成,你会耸耸肩,表示胜败乃商场常事,而且你也明确说过风险。
一来二去,你变得越来越成熟、稳重、专业,而你的财富量级,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博弈中,慢慢的增添起来。
你有一点能肯定的是,这条路,远远比墨守成规的上班一辈子,要来的充实、富足、美好的多。
虽然多了更多的压力和风险,但你承受的住也控制的了。
随后,当你某一天回头看,你却发现自己已经数不清楚自己有多少的财富,三千?三千七?还是去年行情好的时候的四千二?
你不记得了,你也没法计算明确。
但这都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再也不用为了那区区几万,受尽他人冷眼和鄙夷,更不用为了生活而感到焦虑与不安。
因为,真正能让你感到心神安定的,不是你已有的财富。 而是这一路以来,你追逐财富的过程中,自身积累下的深厚内功。
这,才是你人生这辈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永恒金矿。
至于这命运巨大转折的开始,则是在那个2023年5月份的夜晚,你翻阅到了一位名叫灏泽的前辈,所写下的文章。
你依稀记得,那篇文章的题目,叫做《千万身价真的离你不远,前提是你的思路够通透》
嗯,虽然不近,但的确不远。 你胸有成竹的开着自嘲的玩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