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烈丰碑——邓伦楷

 鄂中京山 2023-05-08 发布于湖北
邓伦楷,名福宗,1922年3月20日出生于京山县杨集乡三台巴家冲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兄妹三人,排行老大。七岁入当地私塾学习,由于他聪颖好学,发奋努力,成绩优异,1936年考入官办学堂——孙桥小学。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8月29日日寇飞机轰炸京山县城,不久武汉沦陷,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沿京钟公路一线兵慌马乱。在时局动荡的形势下,学校被迫解散,这不能不激起学生们的强烈愤慨。十六岁的邓伦楷对同学们说:“国民党这样腐败,日寇这样凶残野蛮,家都保不住,还读什么书,回家参加打日本鬼子去!”他和同学们纷纷离开校门,踏入了多灾多难的社会。
1939年春,京应县委派共产党员陈玉虹、张书绅以抗日宣传队的名义进入巴家冲秘密串连,发展地下党组织,开展革命活动。邓伦楷决心抗日,参加了“忠勇救国团”,随之带动一大批爱国青年积极参加抗日活动。在陈玉虹、张书绅的培养教育下,邓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走上了革命道路。5月,西北区建立了第一个地下党支部——巴家冲党支部,邓伦楷任组织委员。6月,陈玉虹、张书绅组建巴家冲联络站,邓伦揩任指导员。
同年秋天,巴家冲总支成立,邓伦楷任组织委员。总支分配他到田西乡、康龙乡发展党组织,他愉快地接受了这一任务。田西乡、康龙乡尽管山高路远,敌人控制较严,他不畏艰难险阻,深入到敌人的心脏,走乡串户,密切联系群众,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由七十一保到七十九保,秘密建立了九个地下党支部,发展地下党员一百七十余人,使党组织迅速建立起来。
他深受革命斗争的洗礼,革命立场坚定,原则性强,能秉公办事,深受群众的拥护。
1941年8月15日,邓伦楷带领六个游击队员到刘家河一带张贴标语,散发传单时,当地群众纷纷反映他的姑爷陈启瑞与日伪军勾勾搭搭,行为不正,还密报我方情报。经查属实,他立即率领游击队员到陈启瑞家,要他去见周主任(周凯若)。当时陈坐在床上故意大喊他老婆拿鞋来,上厕所时又拖很长时间还大喊大叫拿纸来,以此故意暴露我游击队的目标。当时日寇就驻守在山上,而他姑爷家就住在山下。为防万一,邓伦楷当机立断处决了他姑爷。当日军发现情况开枪射击时,我游击队员在邓伦楷的指挥下,已巧妙地离开了险境。
1942年夏天,在武汉国民党别动队受训的张立成(周冲朱湾人)回家探亲,走到菖蒲港古王岭,在杨协礼家碰到邓伦楷及部分游击队员。他当时察觉张神色不对,引起了邓的怀疑和警愒,他当机立断,搜査了张的行李,发现内有炸弹、毒药,并立即对张进行审问,张在物证面前承认自己是国民党派往西北区的特务,准备伺机进行破坏,暗害我党政干部,发展特务组织。审问清楚后,他当机作出决定处死了这一特务。由于邓伦楷警惕性高,洞察力强,破获了这一特务案,使我西北区的干部和群众避免了一场大灾难。
第二年舂天,西北区委派巴家冲总支宣传委员邓南轩和联络站主任韩月贵到六房咀摸敌情,筹资金。这两个人到六房咀后,思想发生动摇,杀害了支持我军饷的开明绅士邓信廷,企图把筹集的一笔钱独吞,然后开小差,过腐化生活。这一事件被邓伦楷知道后,非常气愤,急忙将二人调回,在双墩叶家窝子召开党员和军政领导人大会。会上他对其族祖父邓南轩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宣布开除了他的党籍。韩月贵性质更为严重(经调查邓信廷为韩月贵杀),经上级批准,为严肃党纪军纪处死了韩月贵。这一事件的正确处理在当时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1945年,邓伦楷的族祖父邓仲权(党员干部,田东乡股长),吸食鸦片,作风败坏,长期霸占新四军干部杨道美的妻子,影响极坏,邓伦楷知道此事后,亲自带领游击队打死了邓仲权。
在残酷的斗争环境中,他有胆有识,智勇双全,机智灵活地处理了一些意外事件,避免了可能发生的损失。
1940年清明节,邓伦楷带领巴家冲联络站青年尹光良、邓伦春、邓仲银、廖培之等五个青年到杨集卢棚找地下联络员杨世玉了解情况,当他们走到秦记洼时,迎面来了几个身穿便衣、头裹毛巾的人,邓一看就认出不是好人(事后知道这几个人是国民党29集团军的谍报),他机警地和几个青年假装到山上踏青祭祖,而且还在坟间大声喊叫,这座坟是你爹爹的坟,那座坟是你婆婆的坟。国民党间谍信以为真,被支吾过去了,避免了事端的发生。
后来,他同京北独立九团连长刘占敖到东桥执行任务,回到陈家冲过夜。次日凌晨起床,发现刘占敖带领一部分人逃跑了,他急忙派周中耀假意去投靠刘占敖,以掌握其动向。周中耀了解到刘的老婆生小孩请客喝酒时,国民党的一个乡长劝他投靠国民党,引起了他思想上的动摇。得知这些情况后他迅速报告邓伦楷,说刘占敖准备投乘敌,且住在平阳关马陈河情妇家里。邓伦楷急忙率领游击队赶到马陈河处死了刘占敖。
在国民党统治下,东桥一带土匪猖狂危害老百姓,群众纷纷要求剿匪。1944年腊月三十,邓伦楷得到密报,说土匪头子潘××在那里活动。他立即率领周德普等三个排的游击队员前去剿匪。当天黑找到土匪窝时,发现土匪们正在打麻将,邓立即进行了战斗部署,他一个人单枪匹马冲进土匪家高喊:“不许动!”土匪们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惊呆了,纷纷逃跑。当一个土匪反抗逃出大门时,他赶出来打死了那个土匪,其他土匪全部吓跑了。这次剿匪虽然没有全部消灭,但赶跑了那里的土匪,减轻了那里的匪患,使那一带土匪危害百姓的行为收敛,老百姓放心过春节。
1945年10月,邓伦楷到卢棚他岳父家,经杨集街到刘家巷子时,发现此湾住着国民党军队一个连,他当即和其岳母陈洪全商量决定晚上去摸敌人的枪。当天晚上,在岳母陈洪全和警卫员廖得胜的掩护下,避开了刘家巷两头的岗哨,一人从唯一去路门前塘里泅水过去,爬上禾场,发现敌人的枪支架在禾场中间,他轻手轻脚把枪支五支一捆,连捆五捆抱入塘里,并将枪栓下掉带走了。当敌人撤走后,他同彭友德带部队将枪支取走武装了游击队。

在革命斗争中,邓伦楷认真执行党的统战政策,只身深入一些地方绅士和友军中开展统一战线工作,扩大了抗日阵线,团结了各种抗日力量。
1941年,他了解到他的岳母陈洪全与杨集乡联保主任郑心岚的妹妹关系密切,于是他就通过这一关系跟郑心岚(国民党员)做工作,规劝他弃暗投明,放弃反共,支持抗日。后又几次亲自找郑心岚做思想工作,并向郑陈述其厉害,还严正指出:“只有改邪归正,倒戈抗日,才是唯一的出路。”之后又通过我党一系列的努力,迫使他答应抗日,并卖给了我方枪支五十支,子弹一箱,武装了我巴家冲联络站。同年,国民党29集团军幸春廷带领一个营驻扎在李家冲,伦揩利用我党和幸的关系,几次冒着生命危险到该部作统战宣传,使幸部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我党的抗日主张,并且支援了我京北游击队许多枪支弹药。
当国民党暂一师和国民党县党部住在大洪山六房咀时,我巴家冲联络站为了获取敌人的情报,几次派邓伦楷和警卫员一道,深入六房咀虎穴,找当地绅士邓信廷做工作,从而使他支持了我党的工作,并多次向我方提供情报和物资。

邓伦楷在工作中,时刻牢记党和人民的利益,以大局为重,服从革命需要,不顾家庭安危,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1942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时,其反动军队血洗巴家冲,烧毁了他的全部家产并把他的祖父烧死在家里。国民党反动派的残暴没有磨灭他的革命意志,反而使他认清了国民党的反动本质,更加坚强地战斗在革命的第一线。
1945年10月,他担任京钟随县委宣传部长兼杨集区委书记。次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挑起内战,以三十万大军进犯我中原地区,妄图消灭我中原部队。我中原部队一、二梯队突围以后,经中原军区决定,由京、安、应、天、潜、沔的地方干部和县大队组成的黄(民伟)、杨(洪先)支队立即向鄂西北突围。县委知道他的爱人快要临产了,想留下他就地坚持斗争,他说:“个人利益是小事,革命利益是大事,在关键时候,我不能留下,我要随部队突围。”他终于被批准突围。临走时,对爱人陈品珍安慰道:“我要服从大局突围出去,不能在你身边照料,我们是会打回来的,孩子出生后,就取名治安。”次日随部队从平阳的三支角出发突围到荆(门)当(阳)远(安)一带开展游击战争。到荆远后任南远工委委员兼白马区委书记。一次,邓伦楷同我仙居乡乡长魏保祥带领一个排在仙居活动时,突然被国民党正规军从栗溪方向包围而来,郑率领部队跑了四、五里路,眼看追赶之敌已经逼近,加上他有病,奔跑困难,到一个小山岗后,他当机立断,急忙从一个战士手中夺过一挺机枪,命令部队迅速撤离,他留下掩护。同志们执意不肯让他留下,他坚定而又深清地说:“你们要执行命令,快撤!”他只身一人用一挺机枪阻击敌人,掩护了干部、战士四十余人安全脱险,而他却壮烈牲牺了,死时年仅二十四岁。
邓伦楷德才兼备,党性观念强,革命意志坚定。他智勇双全,处事果断,服从革命需要,是京北地区优秀的青年干部和模范政治工作者,是党和人民的忠诚战士,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他虽死犹生,浩气长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