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花舍 - 许多人的人生,被困在了人性里。 出于情义借给朋友钱,最后发现朋友翻脸不认人; 开餐馆请亲戚免费品尝,一次又一次自己濒临破产; 和朋友合伙做生意,自己越努力对方越无所谓。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强调与人来往,要学会将心比心,但我们都忽略了影响在人际交往中的人性。 人类社会是基于人性所展开的,人和人之间除了感情,还有利益。 一旦利益被牵扯,人性主导事情的走向,所以看不透看清的本质,才容易掉入别人构建的陷阱,容易因为人性吃亏。 这个世界,不是靠自己想象就能平稳运动的;每个人身边的人,不是靠真心就能打动的。 真正厉害的人,都不会逃避“人性”,他们通过失败取得经验,通过背叛摸清人性规律,通过表象看透人性真相。 可以说,人一旦开悟,就能看清这三大人性真相,从而换得清醒和通透。 01 谁“自私”,谁就会生活得好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自私”是贬义词。 但其实,自私分为两种: 一种是能为自己而活,懂得把自己放在生活的中心;另一种是只为自己打算,希望所有人都服务于自己。 后者自然是我们需要排斥的,可适度的“自私”,其实是保全自己的一种合理方式,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这样的人生活得更好。 举一个生活中的常见例子。 有些女人结婚之后,不愿意为了孩子舍弃工作,不愿意为了家庭放弃朋友,不愿意为了省钱委屈自己。 看起来她们太过自私,根本不懂如何经营家庭。 但到了最后,往往也是这样的女人生活更加滋润,因为她们懂得保养自己,能够不断提高自己,还有一众好友维护自己。 信男人,命运只能交给男人,这是一场豪赌;信自己,命运由自己掌握,未来有所依仗。 其中的关键是什么? 其实只有一点——人都是自私的。 一个人无论是为了家庭付出,还是为了伴侣改变,亦或者是为了朋友迎合、为了上司委屈,本质都是在满足自己的需求。 自己付出的越多,想要得到的也会越多,但是很显然,付出从来不等于得到。 试想,一个人为了公司拒绝其他公司的邀请,他的目的是什么?真的是为了给当下的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吗? 一定不是。 他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自己的拒绝,能够得到上司的重用,可他这样想,不代表上司的举措就能合他心意。 《月亮与六便士》中写道: “都说悲剧和痛苦可以让人越来越崇高,然而并不是。有的情况下,倒是幸福可以让人做到这一点,痛苦、悲剧往往让人越来越心胸狭窄,有着报复心理。” 付出越多的人,渴望得到的越多;承受委屈越多的人,需要得到的安慰越多。 而当你付出了所有价值,为别人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后你就会发现,自己的价值越来越低,越来越不被身边人重视。 所以,聪明人的做法是不断提升自己,活成一个“自私”的人。 人只有先保全自己,才有成就别人的能力,一个无法让自己开心和富足的人,对谁来说都是负担。 反而是那个“自私”的人,在自我成就的路上,一旦能和他人需求对等,等到的就是无尽享受,事业是如此,友情是如此,爱情亦是如此。 02 够“自我”,才能摆脱生活困境 看过一个话题:什么样的人最自由? 当时的高赞回答只有三个字:“有自我”。 最初看到这三个字的时候,难以理解,不理解“自我”的含义,更不理解“自我”与“自由”的关系。 但了解了木心的过往后,突然有了不同的感悟。 拒木心的学生陈丹青回忆,木心入狱后,曾坚持写作,这样的写作在当时是不被允许的,可木心从未停止。 被发现就“罪加一等”,所以木心将写好的东西偷偷藏在棉裤里。 他在为谁而写? 木心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出狱,甚至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出狱,他无法和外人接触,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 所以他一直是在为自己而写,即便人身自由被限制,即便自己的文字不再能被世人看到。 木心写过这样一句话:“我是靠一个字一个字把自己救出来的。” 他所救的,并非自己本身,而是自己的灵魂,他拥有自我,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想做什么,这才收获了真正的自由。 反观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多少人都失去了“自我”。 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该要什么,不明白自己想往哪里走,以至于许多选择都不由自己所控制。 拿“消费陷阱”来说。 纪录片《无节制消费的元凶》中有一个片段令人印象深刻。 记者雅克·佩雷蒂询问一位汽车销售:“什么样的销售能代表成功?”对方说:“当消费者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买这样东西的时候。” 铺天盖地的广告告诉我们,生活品质需要奢侈品填充,需要不断更换的新产品证明,需要各种精致的点心装饰。 身边的人告诉我们,标准的生活模式就该是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找一位差不多的伴侣,在合适的年纪生一个孩子。 医美行业的宣传告诉我们,美就应该是瓜子脸大眼睛娇嫩的皮肤,这一切他们就能给你。 我们接受了太多类似的信息,迷失在这些信息中的时候,不再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该选择什么。 殊不知,这就是失去了自我,花钱的时候自己是自由的,但自己的灵魂早已经被困住。 只有那些能看透人性,明白这一切都是别人构建的陷阱时,才能跃过人性,停止不断地自我内耗。 因为很多内耗的本质,在于“需求与能力不匹配”。 更重要的,那些我们所追求的需求,可能还不是我们真正的需求,只不过是别人赋予我们的“错误需求”。 看清这一点后,能看到原本的自己,就不会再为别人的评价困扰;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就不会被各种消费陷阱阻拦;欣赏并接受自己,就不会因为无关紧要的琐事焦虑。 03 《自私的基因》中写道:“自私的本源来自生命本身”。 人都是为自己而活,人都在为自己的利益奋斗,这并非是人性的黑暗面,而是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从这一点出发,很多事都有了答案。 为什么广告告诉你钻石代表爱?因为钻石的利润高; 为什么你对朋友好他还是会利用你?因为他在你身上得到了足够的利益; 为什么伴侣会因为你的失意离开?因为除了爱之外伴侣也要生活。 一个人,所有的遇见,皆有原因,有些人的出现是为了教会你一些事,早些看透人性,才能避免被人性所困。 幸运的是,一旦你看透人性的真相,顺着人性的规律做事,一切麻烦都会消散。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