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想夸夸《诗刊》来着,结果呢?不知该如何夸起

 sun918 2023-05-09 发布于北京

昨天,看到了一条消息,《2020年编校质量抽查结果: 《诗刊》编校质量合格》。心想,哟?终于有夸奖《诗刊》的机会了哈,于是赶紧点击进去看看。

但是一读文章,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儿。文章里说,《人民文学》排名首位,然后就来了个“此外”。“此外,《小说选刊》、《诗刊》、《中国作家》也在此次抽查中表现良好。”

图片

这不免引起了我的好奇心,这个“良好”是有多好?起码应该排在前十位吧?于是就到网上搜了搜。说实话,有关这条消息的内容并不多。好不容易在《草原》的一条消息上,看到了这个抽查结果。

图片

图片来源于《草原》

遗憾的是,这个截图并不完整,只显示了前21名。但是这也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在这前21名里,并没有看到《诗刊》的影子啊。那没有进入前20名算不算良好呢?

这次共抽查了100种文学期刊,按照优、良、中、合格、不合格的五个等级来分的话,前10%算优,那《广西文学》就是“优”的最后一个了。10%到20%为良,那《大家》就是“良”的最后一个,《小说选刊》排名第13,确实够得上良好。

那么,后面最多算中等了。也就是说,《诗刊》在这份抽查结果里,最多算个中等,那何来的“表现良好”?所以,原本想夸夸《诗刊》的,结果却不知该从何夸起了,有点尴尬哈。

这份抽查报告,其实说明了一个问题,我们最好的《人民文学》,也有万分之0.32的错误率。啥意思?那就是十万字里就有三个多差错。这算多吗?好像不算多。这算少吗?仔细一想,也不少呢。

注意,这次抽查只是抽查了每种期刊2020年的一期刊物。也就是说,随便抽查的一期刊物里面,没有哪一种文学刊物是没有差错的。这仔细一想,觉得也不大是个味儿,为啥?

也就是说,我们的文学刊物,每期都有差错。差错能杜绝吗?确实有点难。特别是如果只靠一个人检查,确实很难将差错都检查出来。

但是,我们的文学刊物,并不是某个人检查的。往往是一审、二审、三审、终审,还有编校,也就是说,是经过了一遍又一遍的审查校验过的,结果还是有差错。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不是?

图片

有人会说,你这就是在鸡蛋里挑骨头。出版局已经规定了错误率少于万分之二就算合格了。当然,如果这样想,那错误就在所难免的了。但作为文学刊物,文字是生命线,也是职业之所在,如果还是按照这个标准来要求自己,确实有点不合适。

大家想想,一本文学刊物,一万字里就有不少于两处错误,十万字里就有二十处错误,这可真不少。特别是像《诗刊》这种,主要发表诗歌的刊物,差错就更不应该出现了。

小说散文,差错并不一定就是错别字,也有可能有标点符号不规范,或者格式不规范等问题。而诗歌,是不存在标点符号、分行格式不规范的问题的。因为在我们现在的诗歌里,标点符号和分行,完全是乱来的,压根就没有所谓的对与错。

也就是说,发表诗歌的刊物,出差错大概率就是有错别字。而诗歌里出现错别字,确实是不能让人容忍的。诗歌本来就字少,又分了行,发现错别字确实比散文小说容易不少。但就是这样,竟然还是有差错,而且还不能进入前20,这真的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

而这个抽查结果,其实是在两年前,也就是2021年4月份就已经发布了,不知为啥要旧事重提?这是想说明《诗刊》质量有多好,《诗刊》编辑有多认真吗?但却得到了相反的效果。我也确实是想夸《诗刊》来着,结果却夸了个寂寞了。

不过,转念一想,《诗刊》毕竟不在不合格的21种文学刊物里不是?换句话说,只要《诗刊》合格了,就是值得夸奖的事了。这?好吧,给人有种“60分万岁”的感觉,这个感觉可不太好啊,特别是对于“中央级”刊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