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演员拿出全部身家给志愿军捐飞机,惊动中南海,毛主席:了不|常香玉|高级将领

 主播晓峰 2023-05-10 发布于河南

1951年6月,广播中传出来一条消息,称志愿军战士遭到了敌人空军的轰炸,多名战士牺牲。

当时一位28岁的女演员听说之后十分伤心,后来就决定:给国家捐一架飞机!

之后卖房卖车四处奔波,终于在半年之后,凑够了15.2亿,捐给了抗美援朝总会,购买了一架飞机。

这位女演员就是常香玉。


被人看不起

常香玉出生于1923年的河南巩县,她的父亲本身就是一位豫剧喜爱者。

对这个女儿也十分喜爱,出生之后给她取名“张妙玲”,希望她能够变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妙龄女子。

但是当时国内的形势并不是很好,普通百姓的生活也非常困苦,卖儿卖女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很多人家养不活女儿,就会送给别人做童养媳。

不仅可以省一份口粮,也算是给孩子找一个好的归宿。


常香玉9岁的时候,她的姑姑就替她找到了一户人家,对方家庭条件还是不错的,

常香玉从小伙伴口中,听说了很多童养媳的事情,自己也看到了她们悲惨的遭遇,并不想去,就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父亲,

父亲心疼女儿就回绝了这门亲事,带着孩子生活,后来还开始教她唱戏。

在父亲看来,虽然唱戏属于下九流的行当,但也算是一门手艺,

学会之后,女儿至少也能多条路。


常香玉在唱戏方面非常有天分,学的像模像样,

但此时她们又引起了家族众人的不满,在族中人看来,常香玉的父亲唱戏就已经是丢人现眼了,如今竟然还教着自家小姑娘去学唱戏。

感觉败坏了张家的门风,就下了最后通牒,如果常香玉真的要唱戏,就不能再做张家人。


改名换姓,拜师学艺

除了家族的逼迫之外,村子里的人对于学唱戏的张家父女也是指指点点。

父亲忍受不了,干脆带着家人离开家乡,来到了朋友开办的戏班里帮忙做事。

在戏班里认识了常老大,对方唱戏很好,尤其擅长出演项羽,

常香玉拜对方为师,也把名字改为了“常项羽”。

慢慢地也就变成了“常香玉”,并在之后传遍全国。


当时学戏也是个辛苦活,学得不好还有可能迎来师傅的打骂,这些情况常香玉也曾遇到过,而且动手最厉害的还是她的父亲,

父亲总是会一边惩罚她,一边跟她讲道理:我们已经背井离乡了,如果你连戏都学不好,

不如咱们一家子都去要饭吧,不然真的没有活路了。

常香玉知道父亲说的都是实话,对于挨打受罚并没有任何不满,

只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更加用心努力的学习,

父亲也给她找来了名师,跟着这些师傅,常香玉博采众长,还渐渐有了自己的独特唱腔。


1935年,她跟随戏班到开封唱戏,那时候才12岁的她,已经成为了戏班里的头牌,

尤其是擅长翻跟头,在四四方方的桌子上可以连着翻十几个跟头。

虽然在戏台上她是万众瞩目的焦点,被人称为“豫剧皇后”,

但是在那样的乱世之中,人命根本不值钱,

唱戏卖艺的就更惨了,不被人尊重甚至在有些人眼里都算不上是个人。


热心慈善公益

常香玉是穷苦人家出身,也过了很长时间的苦日子,她对于穷苦百姓非常同情,在有了名气之后,也会尽其所能的去帮助别人。

1938年,花园口大堤被炸,洪水泛滥,无数平民百姓在洪水中失去了生命,

勉强保住命的,也不得不背井离乡四处流浪,失去了家园和原有的土地过得十分悲惨,

当时河南、安徽两个省份的省委主席还是一对兄弟,都隶属国民党,

洪水爆发之后,这两个省主席也开始募捐,筹款用来安置灾民,

但最后不知道是筹集的款项太少,还是被别人中饱私囊,最后用到灾民身上的非常少。


常香玉本身就是河南人,看到灾后的惨状,她也十分心疼,

后来就开始在各地举行义演,将演出得到的钱财,全部都捐给了灾区人民,还帮她们买来了大批的粮食。

那时候常香玉就已经很有名气了,戏迷对她也非常喜爱信任,知道她的决定之后,

纷纷带着钱财、衣物甚至是粮食,来到了戏班子,希望能帮助两地灾民。

最后这位女演员筹集的钱财物资,比安徽河南两个省主席筹集的还要多,

那时当地还流行一句顺口溜:两个省主席,不如一个常香玉。


邂逅爱情

常青玉21岁的时候曾经到宝鸡演出,在那里遇到了陈宪章,对方当时已经结婚,还是三青团分部书记,

两人在接触过程中渐渐产生了好感,但考虑到陈宪章已婚的情况。

常香玉还是将这份感情埋在心底,离开宝鸡去了汉中。

陈宪章当时和妻子之间的感情就出现了问题,对于常香玉十分心动,在对方离开之后,他就与妻子办理了离婚手续。


8个月后,再次见到常香玉,就向对方求婚,

常香玉还提出了自己的条件:

首先一点,就是不能因为自己是唱戏的,就看不起人。

因为陈宪章做的是国民党的官员,常香玉又提出一点要求,如果要娶自己,必须把官给辞了。

最后一点,就是坚决不做妾,

她的这三点要求,陈宪章都答应了,1944年两人正式结为夫妻,

后来丈夫还给她写了不少剧本,最为著名的就是《花木兰》


捐飞机

新中国成立时,常香玉26岁,已经是国内外非常出名的一位豫剧大家,并在西安开办了香玉剧社。

当时她一个月的工资是800块,比很多国家干部还要高。

她主动找到组织,希望能够降低工资,

在她看来新中国成立之后,自己从一个被人看不起的戏子,变成了如今的文艺工作者,受人尊敬,

有了自己的尊严,再拿这么高的工资,实在是过意不去。


公债

1950年1月,国家发行了“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她家里的钱财有很大一部分都被用来买公债,用来支援国家建设。

10月份,志愿军战士离开祖国,奔赴朝鲜战场,当时因为时间紧张,很多物资准备不足,志愿军战士的装备也不是特别好,

使用的飞机很多都是从战争中缴获过来的,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修修补补勉强继续用,和装备先进的美国空军很难抗衡。


1951年,一条消息传到了祖国后方,在朝鲜战场上某处志愿军的阵地,遭遇了敌人上百架飞机的轰炸,死伤人数众多。

常香玉听了之后非常心痛,当时国家财政困难,能够给前线战士提供的也十分有限,

后来她从报纸上看到国家号召人们捐款捐物,给前线战士购买飞机大炮,

她十分心动,后来就和丈夫商量,准备给志愿军战士捐一架飞机。


后来经过多方了解,一架飞机算下来至少也要15亿,当时家里的钱很多都拿去购买公债了,可以用的非常少。

常香玉干脆就把家里的汽车卖掉,然后将年幼的三个孩子都托付给了保育院,

带着香玉剧社和丈夫一起在全国开始了巡回义演。

演出之初并没有设想过多长时间才能凑够这笔钱,

只是觉得半年不行就一年,一年不行,就两年,早晚要凑够15亿,给志愿军买一架飞机。


之后剧社人员一路从西安出发,跨越了大半个中国,每到一处都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当得知她义演是为了给志愿军购买战斗机时,大家也非常感动,有钱捐钱,有物捐物,

有的老乡直接带着粮食蔬菜来看戏,还有一位海外华侨在戏院里,直接就把手上的金表捐了出去。


新乡剧院免去了戏台租金,搬运工人拒绝再收她们的费用,大家都尽其所能,希望能早日买下这架飞机。

常香玉的巡回义演,从1951年8月7日开始,到1952年3月4日,

近7个月的时间里,义演了170多场,几乎每天都在戏台上呆着,

终于凑够了15.2亿元,将这笔钱捐给了国家,购买了一架米格-15战斗机


毛主席称赞

常香玉的义举也得到了群众和中央领导的称赞,她出资购买的这架飞机被命名为香玉剧社号,

人民日报对她进行了长篇报道。

她做的事情甚至惊动了中南海,毛主席听说她的事情后,也十分震惊,还向身边人求证真伪。

得知是真的后,专门表示“我想见见她”

毛主席在4月份看完她的演出之后,与她亲切握手,还称赞:你真是了不起,我应该向你学习。

叶帅亲自为她写了条幅,称赞她是“爱国艺人”


1953年3月5日,常香玉以文工团副团长的身份亲自来到了朝鲜战场,为战士们表演。

在收到任务的时候,其实她已经怀孕了,为了不影响工作,就放弃了这个孩子,

并在手术之后跟着队伍奔赴朝鲜战场。

彭老总看到她之后称赞:你真不简单。

虽然给志愿军捐了飞机,但常香玉从来不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

到了这里她和普通的文工团战士一样,尽其所能的为战士们表演,让他们有短暂的放松。

在朝鲜她停留了170天的时间,先后慰问演出近200次。


最危险的一次,她刚从汽车上下来,就有炮弹击中了汽车,

差一点点她就要永远的留在朝鲜,但即使如此,她也没有气馁,更没有退缩,

在之后的表演中依然展示着自己的最高水平。

有一次,演出回来之后的常香玉已经十分疲惫了,看到哨所门口有一位战士在站岗,

得知他一直没有机会听自己唱戏,干脆站在门口,给这位小战士唱了一段《花木兰》。


晚年生活

1956年,香玉剧社和另外几个剧团联合起来组建了河南豫剧院,

在做了院长之后,她再一次提出降工资的要求,坚决将自己的工资降到了300元,

并把之前香玉剧社的现金全部充公。

1977年,她还出任了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豫剧演员。


晚年时候即使身体不太好,常香玉也一直热心公益事业,非典时曾捐出了自己积攒的1万块钱,

2003年年底,常香玉被查出癌症晚期,80岁的她收到邀请要为民工慰问演出。

当时子女和医院方面都不是特别同意,但常香玉却觉得戏比天大

坚持来到现场表演了节目,并且还和农民工朋友们合影握手。

演出结束之后,她就又被送到了医院。

2004年6月1日常香玉在郑州因病离世,享年81岁。


真正伟大的演员,或者应该说是艺术家,都是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的。

这样的演员才是值得我们追捧和学习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