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进关中民俗博物院(八)

 静心三妹 2023-05-10 发布于陕西

今天说说关中民俗博物院里收集的关中婚俗。

关中民俗博物院婚嫁展厅在孙福堂宅院腰房,主要展示古代女子的生活用品和传统婚嫁用物。陈列了明清民国时期的三寸金莲、头饰发簪、梳妆织布用具,镜框、铜盘、花轿、食盒、装服,让人感受到婚嫁的整个流程、气氛。

过去在关中,婚姻全赖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娃娃亲”很盛行。即父母在娃娃长到十二、三岁时,就托媒人给娃提亲。娃娃亲旦订妥,双方就不能随便反悔。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娃娃亲愈来愈少,以至于绝迹。娃娃长大后自由恋爱,只不过还要有个中间人“介绍”一下。订婚之后,双方商定一个“吉日”准备结婚。男方修整布置新房,女方准备嫁妆。

结婚时,仪式繁琐。迎娶时,男方去7人(6男1女),拉着箱子,提着篮子,内装猪肉、公鸡、酒和红帖,到女家后送上红帖,女方以酒席招待。

新娘上花车,多由平辈兄长背到车上,鞋不着地,脚不沾土。上路后撒“路帖”(用红纸剪成碎片边走边撒以之引路),女方家有送女客人。

花车到男家时,先放鞭炮,再端一碗醋绕花车浇洒一圈,是为避邪。此时新郎出门迎车。新娘下车后由执事人撒麦草节于新娘盖头布上,随撒口中随念:“一撒草二撒草,三撒媳妇下了轿。”“一撒金,二撒银,三撒媳妇进了门。”新娘下花车,踩着芦席,由男方嫂子陪送到洞房。然后男方开早饭请亲戚朋友吃臊子面。

中午时分,几声炮响之后,新媳妇在嫂子陪同下,行至堂前,行拜堂礼。一般一拜天地,二拜父母,三夫妻对拜,四拜亲戚朋友。拜完堂即开午饭,以酒菜为主。饭后,新郎新娘进入洞房,由一位能说会道的中年妇女铺床,边铺边说:“铺床铺床,儿孙满堂。先生贵子,后生女郎。福贵双全,永远吉祥。”

现在结婚,仪式大大简化。男方带上红包(内装多少不等的钱),用车去接新娘子。经过一番热闹的嬉闹,新娘和女方客人来到男方家里,然后举行“文明婚礼”:放鞭炮,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向双方父母、亲戚来宾鞠躬,双方家长、来宾讲话,新人介绍恋爱经过,送新人入洞房等。大家喜欢在新人介绍恋爱经过时,故意提出一些刁钻古怪、引人发笑的问题让回答,使气氛更加欢乐热烈。

结婚三天后,新娘要回娘家,称为“回门”。由新郎陪同,提一篮子20个礼馍。中午吃饭时,嫂子身份的妇女故意刁难新郎,第一碗臊子面做得十分咸,放在新郎面前,老实的端起就吃,再咸也得硬着头皮吃下去:而机灵的便会找话题把这一碗送给岳父。岳父一吃感到很咸便叫女儿端走,嫂子的计谋也就落空了。

吃完饭,村里妇女开始耍女婿。那些嫂子,每人手里拿着一个草圈往新郎头上套,新郎既要亲热地笑,也要机智地躲。老实的,往往头上套上四五个,这个风俗主要是考验新郎是否聪明机敏。


附一:陕北迎新娘、戏姐夫

陕北男女结婚时,迎亲队伍十分壮观,前边有吹鼓手开道,一行队伍浩浩荡荡。崖畔畔,山梁梁,到处是人观看。由于山大沟深,迎亲队伍有时得走两天时间。晚上,还要在途中的村子里住上一宿。不论歇在哪个村里,村里人都十分高兴,安排食宿。

迎亲人数也有讲究,迎人送人的婆姨应为双数。男方去多少人迎亲,女方也陪多少人送亲。迎亲队伍中,婆姨们打扮得花枝招展,男人头扎崭新的白羊肚毛巾。但是深藏在花轿中的新娘,却身穿旧羊皮袄,怀抱押轿娃娃(一个6、7岁男娃),用锅底黑把脸涂得黑漆一般,据说是为了在路上逃避魍魉鬼怪的拦截。

一声炮响,新郎所在的村庄顿时沸腾起来。男女老少涌到硷畔上来迎接。吹鼓手鼓着腮帮子吹出欢乐、激昂的唢呐曲子。迎亲队伍走进院子,随着司仪“落轿”一声喊,鞭炮齐鸣,唢呐高奏,新娘踩着毛毡进入洞房窑。洞房窑陈设一新,前有供桌,桌上搭红布,放米和猪肉。司仪待新娘进窑后便宣布拜天地。司仪唱道:“一拜神灵送福来,二拜四方甲乙丁,两家儿女合婚姻,一年四季永安康,三手公婆福寿长,钱财万贯有牛羊...”

拜完天地,新娘新郎抬上米斗进入洞房。新郎揭去新娘的盖头,一位老年婆姨为新娘梳头,一边梳一边唱:“头一木梳长,二一木梳节节长,张家的女子跳过王家的墙。对对核桃对对枣,对对儿女满炕跑。养女的,要巧的,石榴牡丹铰得好。养小子,要好的,穿长衫,戴顶子”唱完后把新娘子头发盘成髻子挽起。最后叫二人喝交杯酒,开始闹洞房。

结婚三日,新娘携新郎回门。新郎最怕的是小姨子戏姐夫。新郎刚一进家门,眼尖手快的小姨子,趁姐夫不防之际,将锅底黑抹姐夫一脸,意为新娘到男方家受了气,回门非得偿还不可。当然,这是一种戏谑。回门姐夫须得在岳父家住一晚上。第二天一早,为了考察新郎心眼多不多,小姨子做回门饺子,盛情招待姐夫。回门饺子里分别包着花椒、辣面、冰豆、干草节。老实一点的夹着就吃,往往会受捉弄。丈母娘疼女婿,会出来解围,用另一碗换下来。小姨子可开心哩!

附二:陕南”亮针线”、“认大小”

“亮针线”是指新娘结婚后第二天,在堂屋展出陪嫁的针线活,让人们观赏、评论。针线活一般有绣花枕头、扎花袜垫、绣鞋等。亮针线后接着是认大小、行拜礼。执事者把叔伯兄弟、妯娌亲戚,按名单排列亲疏长幼次序,一一唤到堂屋相认。执事者一遍介绍,一边端盘收礼,新娘叫声叔、伯、舅,然后送其一件针线礼品,受礼者马上往盘子里放一红包(内装礼钱),由执事者唱明钱,交给新娘。这一仪式实质是该家族承认新娘已成为其新的成员

现在随着社会的文化的发展,过去农村一些结婚旧风俗已逐渐淘汰。

陕西地方大,关中、陕北、陕南三地,婚俗还是有区别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