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家经常看考古新闻,就会发现很多文物都在西安出土,西安身为十三朝古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很多帝陵也建设于此。 因此出土了众多文物,例如“楷圣”欧阳询的《李誉墓志》、《王女节墓志》等都在这里出土,但是有一件隋碑远远超过了这些作品。 它就是1999年在西安市长安县出土的《解方保墓志》,此碑是为隋代解方保将军写的墓志铭,主要记录了他的丰功伟绩,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全碑高50厘米,宽49.5厘米,整体呈现正方形,志文的周边刻有双排联珠与缠枝蔓草纹饰,还有十二生肖动物的图案。 多用来彰显主人显赫的身份地位,这些图案在隋唐墓志中极为少见,对唐代的墓志装饰产生了重大影响,是当之无愧的“宝藏级”碑作。 那么此作的书法到底在哪里超越了欧阳询呢?现在我们就详细的说一下,当代的学楷者大多会选择“唐楷”,很少有人了解隋碑的妙处。 楷书最早在魏晋时期就已经出现,当时的楷书以北碑居多,但是北碑隶书之意较重,气韵上较为沉闷,好在后来王羲之秀逸书风盛行。 南帖与北碑进行了融合,增强了碑刻的灵活性与美感,而隋朝正好结束了南北书法的“对峙”情况,将二者充分融合。 既有北派的古朴之感,有具南派的秀逸之美,刚柔并济,承接了魏晋的楷书特点,开启了唐朝的楷书新风,在整个书法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唐代“楷圣”欧阳询、褚遂良等人就学过隋碑,并从隋碑中领悟技法,才使“唐楷”得以诞生并发展,可以说隋碑就是“唐楷”的祖宗。 而且“唐楷”点画严谨,笔法变化较为精微,若是无法参透,时常练习会使自我书作变的呆板,容易形成“美术字”。 但是隋碑书写流畅灵活,对于初学者来说更加容易参透,学习后也不会产生板滞之感,因此说隋碑远远超过“唐楷”,被后人奉为“书法正道”。 这幅《解方保墓志》是隋代墓志中的精品,碑中字体平正端丽,挺拔雄厚,笔法丰富多变,行笔自然,稳健灵活。 于质朴中展现秀逸之气,平正中展现万千变化,集结了六朝风韵,充满优雅姿态,从书法和历史传承层面来讲,都能“吊打”欧阳询。 是楷书学者的经典摹本,堪为学楷的“最佳正道”,可时常临摹此作,学习其中的笔法技巧,感受隋楷的魅力。 若能将此作全部掌握,以后向上学习魏碑,向下学习“唐楷”,都能轻松应对,迅速掌握,真正领悟楷书之妙。 原碑被西安碑林博物馆收藏,经多方努力我们对隋代的《解方保墓志》进行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超高清微喷复刻工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