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处处都要用到交往的学问。 在人际交往中不断的迁就和忍让无法获取优秀的人际关系,这样做可能会让人觉得你欺软怕硬,没有自己的主见和立场,从而让他人对你的人格产生质疑。 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妥协只能建立在双方互相尊重平等交流的基础上,而非不停地屈从于他人。 如果想让别人对你保持尊重的态度,那就一定要展现出不好惹的一面。 心理学专家表示,你一定要在生活中当一个不好惹的人。 在心理学中,攻击性指的是一种表现为希望损害他人摧毁物品或是威胁他人的行为或倾向,在正常情况下,人们并不会滥用自己的攻击性。 除此之外,这里所说的不好惹也不是无理取闹或是强行的欺负他人,它所代表的是一种具有自我主张能力和正义感的体现。 心理学把攻击性分成了向内与向外这两种。 向内的攻击性也称作自我攻击性,指的是个体对自己表现出具有攻击性的行为或倾向,具体表现为自责,自我惩罚,自我贬低等等,长此以往它会影响到个体的生理与心理健康。 向外的攻击性指的是个体把攻击性的行为和倾向指向他人或客观事物。 具体表现为说出伤人的言语进行肢体暴力等等,向外的攻击性过强可能会导致人际关系过于紧张,甚至会引发暴力事件。 劳伦兹与他共同工作的研究学者的观点是一致的,他们都认为攻击性是一种本能,同时也是人类进化时所形成的特殊能力。 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攻击性都难以控制和预防,毕竟生活中的突发情况太多,谁也无法预料到下一秒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情。 在与他人接触的过程中,我们免不了要碰到一些性格比较强势的人,他们说话声音很大,似乎在态度上不断逼近你的底线。 假如你始终压抑着自己的真实情感,不敢表达意见和感受,这便会让双方的关系逐渐紧张。 甚至走向崩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积极的与对方沟通,假如对方人对你的需求视若无睹,你也可以适当地爆发出攻击性,让他意识到你的底线与原则。 在传统的价值观里,人们往往把攻击性视为不好的行为,正是因为太多的人认为它具有负面的作用,所以人们会在日常生活中抑制自己的攻击性,以追求平和和融洽。 然而在费什巴赫和贝尔科维奇的研究下,人们意外的发现攻击性并非全然没有好处。 它其实是一种表达不满的情绪,如果能适当的抒发出来,不光有利于身心健康,还能让人更加幸福。 尤其是在亲密关系里,攻击性更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情绪和行为,假如其中一方丧失了攻击性,这就会让对方觉得这段关系失去了界限,缺乏稳定性和长久性。 除此之外,具有一定攻击性的人在人群中还更具有魅力,因为他们通常很自信,独立与果敢。 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表现的出色,然而在展现攻击性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尺度,避免过度伤害他人或自己。 著名学者班杜拉提出,攻击性是人天生的本能力量。 人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威胁,具备一定的攻击和自保能力是自然而然的。 国内专家周颖也强调了个体经验对攻击性的影响,她认为攻击本能是在过去的经验积累下形成的,攻击将受到社会家庭等环境的影响。 此外,多德拉指出,个体在面对挫折和伤害时,可能会表现出某种程度的攻击性行为,而具体的攻击强度则根据对方是否有意来判定。 假如一个人强迫自己浑身长满尖刺,并对其他的人咄咄逼人,久而久之他的行为就会伤害到周围的人,进而遭到反感和怒视。 这个情况是典型的反噬行为,要知道在很多情况下,攻击性都存在向破坏性转换的趋势。 不过长期压抑情绪和攻击性行为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我们需要以合理的方式来排解自己的情绪。 大家可以积极的与身边人沟通交流,或是寻求专业支持,即便遇到了挫折和伤害也无需担忧,我们完全可以放松对自己的斥责和对他人的抱怨,转而采用更健康的方式来解决一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