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句话比较火:放下助人情结,不要介入他人因果。 这和我们平时宣扬的乐于助人多做好事似乎有些相背,为何会出现价值观截然不同的流行语呢? 因果,这是一个佛教词汇,类似的词语还有“世界”。《涅盘经·遗教品一》:“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梁书·范缜传》:“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 易经是我们的群经之首,虽然其中没有“因果”一词,但确有因果思维的体现,例如: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其实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了解一点传统文化的朋友应该都能发现,在我们传统文化之中,有很多矛盾对立的东西,比如:近水楼台先得月,兔子不吃窝边草。宁可玉碎,不能瓦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大丈夫能屈能伸,大丈夫宁死不屈。书到用时方恨少,可又说百无一用是书生……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我们常说要多做好事,又说天机不可泄漏,不要介入他人因果,这是对的吗?我只能代表我自己,所以我说的纯属个人观点:我认为不要好为人事,不要介入别人因果,这是正确的! 西汉刘安在《淮南子·人间训》里讲了一个故事,塞翁失马,应该都听过。丢了马,就是坏事吗?不久之后有人就把马给送回来了。失而复得,这是好事吗?可不一定,塞翁的儿子骑马,不小心把腿摔伤了。这是坏事吗?也不一定,不久要征兵,那时候上战场可是九死一生,塞翁儿子因骑马摔伤腿,自然没法上战场……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这事上没有绝对的好事,也没有绝对的坏事,一阴一阳之谓道,好坏吉凶是一个整体。任何一件事,都可分为好坏两个方面,好的方面又可以分为好坏阴阳两个方面,这就是《易经系辞》讲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为何不要介入别人的因果?因为任何事情,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比如禾苗每天生长一厘米,你嫌慢就给拨高,结果禾苗全死了,这是不是影响了他人的因果? 再比如上面塞翁那个例子,人家儿子骑马摔伤了腿,你好心好意给治好了,结果被拉去参军战死沙场,对塞翁来说是好事吗? 好心办坏事,生活中往往就是这样。 比如,你是一位料事如神的大师,你在路边看到张三要出车祸,你要不要去阻止他呢? 我劝你千万不要。为何?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虽然你是清醒的旁观者,可是你看到的,往往只是事物的局部,哪怕再厉害的大师,他也不可能看到事物的全貌,可能比普通人能看得多一点,但还是不足以去介入因果。 刚才那位张三,你只看到他要出车祸了,可你看不到他公司不景气,面临裁员,他父母生病,急需用钱。然后他出了车祸,得到赔偿,因此没有失业,父母的医药费暂时也有了…… 看到了吗?眼前的凶,不是永远的凶,它可能转化成好事。 再比如:李四要中彩票了,你要不要阻止他?让他买不成?因为你羡慕心里不爽,为什么他能中,我不中? 这样的事情,更不能介入。李四中彩票,眼下当然是好事,可李四中了彩票,开始花天酒地,工作也不好好干了,家庭也开始出相矛盾,没两年钱花光了,工作没了,妻离子散,这还是好事吗? 因果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你用外力去打破规律,这是破坏。看破不说破,顺其自然,才是正道。 同时这也告诉我们,看待事物要尽力的全面,切不可只看一斑,就像冰山理论,我们看到海面上的冰山,其实只占冰山的百分之五,海面下的百分之九十五你是看不到的。看到的越多,思考的越全面,对事物的判断才会越准确。 那么是不是我们就该做个冷眼旁观的路人?当然不是,大道理不必多讲,就举一个小例子:如果一个小孩子迷路了,他问我,我自然会告诉他方向,如果他没问,我当然不必热心地上前多嘴,不然他家长还以为我要拐卖儿童呢? 明白了吗?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尽力用科学解释玄学的易山先生 |
|
来自: 天下任我行之由 > 《[6]人生感悟启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