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站在阴影里,看见光

 彭莫山一束光 2023-05-13 发布于广东

679/700

本文约 90
预计阅读时间 
分钟

图文 | 黄排    
编辑  | 陈以乔
 



写在前面

作为一个喜欢记录和分享的人,我希望自己能在这两个维度上持续输出:一是令人向往,二是对人有用。

接下来,除了记录日常的美好,我还会整理平时一些碎片化思考和感悟,不定期分享在公众号和知识星球上,这个系列我把它称为「莫山随想」,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启发和共鸣。

此为第59期。


001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道至简。

当你真正走进自然里,会发现所有美丽的物事,都是简单的东西。

在读懂它之后所产生的巨大寂静,拥有真正的力量。



002

优秀的电影需要理性化以后重返感性化,像《天使爱美丽》那样。只有感性的东西是没有深度的。

好的文章亦如此。


003
什么是身份认同?那就是你认为你是个什么人,你想在别人面前以一个怎样的形象出现。

现实生活中,往往是你的身份认同——而不是利益诉求和认知——决定了你的观念和言行。

所以,想要改变行为,不妨先改变身份认同,相比被动地改变,这也许是更有效的方法。


004
《时间是良药》里提到一个观点,在关心别人之前,要先关爱自己。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先关爱自己。

因为如果自己健康、安定、内心丰富的话,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和对方交流。而这个时候发出的声音,才没有对对方的期待,充满了直率、真诚的善意。

另外有句古语,叫做让「近者悦,远者来」。

别忘了,离你最近的人,是自己,要先学会让自己愉悦,快乐。


005
遇到事情,除了想“为什么会发生?”,还可以多想想“下次能怎么做?”
而且,很大程度上,前者是为后者服务的。


006
从很早很早开始,就喜欢“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犹可追”这句话,常常拿来勉励自己,或是安慰自己,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领悟。

其实,从修行的角度来看,我们此生所经历的一切,无非是在修炼胸襟,将过去的种种既往不咎。

物来则应,过去不留。生命是一个复原的过程,不是破损和消失。

修行本身就是一种轮回。


007
老一辈人常说,人生需历苦。

年轻的时候不明白,后来慢慢发现,历苦的过程,让人学会站在每一处阴影里,看见光。


008
心的平常、鲜活,是在无常中前行最好的力量。

要庆幸自己能够为一件美好纯善的事物尽力而为,要相信所坚持的都会有回应,要活在过程中,要有耐心,但不期待结果。


009

有人曾经问一个僧人,他是如何找到内心的平静的。

僧人说:“无论发生什么,我都说'好的’。”


010
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你要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了不起的盖茨比》



END -
印记
— 第679期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