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有一套四季养生的理论:春天主要是疏肝益肝,夏天侧重在护心守心,秋天关注于宣肺润肺,冬天集中在补肾养肾,很多人积极参与实践,但漏了一点:啥时候健脾醒脾? 脾是“后天之本”,通俗地说,除了出生前父母给的之外,其它的都归脾脏来管,用汽车来比喻,就相当于“全时四驱”,堪称五脏运行的“指挥中枢”。 中医对脾的三大定位、三大附属功能也说明这一点:脾主运化、主统血、主升清,在志为思、在体为肉、华于唇开在口——心理活动、外在形象、力量体格、言谈举止都囊括在内了。 所以,养护脾胃是四季都要关注的工作,春养肝不忘助脾,夏护心同时醒脾,秋宣肺要记得健脾,冬补肾顺便要益脾。要不然脾“发脾气”,其它做的养生功夫,要么效果不好,要么全部打水漂。很多人养生严格按书本的来,都没有效果,很可能是“忘了脾”。 比如,时值初夏,养心同时要醒脾,而且由于春天的威势还在,疏肝的扫尾工作也要做,反映在日常养生,就是把生血、运血协调好。心是主血的,肝是藏血的,脾是统血的,各方面都要照顾到,且要从脾先入手。脾最怕湿气,湿生痰,而且和胃互为表里,脾胃同体。 如果心血不足,脾运不能正常供应,或思虑过度而失健运,再加上肝郁不畅,那么,心脾两虚症、肝脾失调症就同时出现了。反映在日常,易感冒、心悸、失眠、食少腹胀、湿浊郁积、面色差、脾气差等问题接二连三。 所以,很多相信中医的人,按“病”抓药,结果往往单打一,效果不好,而不是辨“证”施治,用药不见效果就怪中药不行、中医不好,大家都要反思。 关键要解决问题,中医调脾、补脾、健脾的药方很多,有大量传世经典名方,但能算上补脾“加油站”、“充气站”,能适合大多数人使用的药方,并不多见,这里说一个“加油式”、“充气式”的良方。 它叫异功散。 全方5味药组成:人参(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又叫“五味异功散”,首创者是宋代儿科专家钱乙,后经“金元四大家”李东垣改良,传世至今。 方子是钱乙所创,他的事迹有的人可能听说过:国民神药“六味地黄丸”的首创者。由于钱乙主攻儿科,所以异功散的初衷很可能是儿科药。 异功散刚开始是调理小儿“萎黄”、“黄病”等问题的,现在叫“慢性贫血症”,后来用药群体慢慢延伸到妇人、男人,成为男女通用方。 异功散,寓意是“人服用后表现不凡”,它的方子拆开,实际是“四君子汤+陈皮”而成,先补气再顺气,气行血顺,配伍如下: 君药:人参,补元气,健脾胃。 臣药:白术,燥湿名药,利水,除湿邪。 佐药:茯苓,陈皮,渗湿、理气、健脾、益胃。 使药:炙甘草,调中、益气。 全方围绕健脾益气,一边祛除湿气,一边壮胃气,一边补元气,达到益全身中气的目的,自然神清气爽,志得意满。当下是夏季,异功散可扫除恹恹、懒散的疲乏形象,让人焕发精神。 异功散还是一个基础药方,减去陈皮是“四君子汤”,加半夏是“六君子汤”,六君子汤加砂仁和木香,就是“香砂六君子”,再做其他加减化裁,又有参苓白术散的影子,等等。 总之,异功散应用得当,相当于养生“加油站”,功效不少,但要注意辨证使用,遵医嘱用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