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学中列车(考神附体)——烧脑系列2

 粤C影像科 2023-05-14 发布于广东

外在压力增加时

就应增强内在动力

背背背

菠萝菠萝蜜~

客观答题系列(6-15)




六、请从脉象的四个要素描述正常脉象的特点。

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强不弱,不快不慢,均匀和缓,节律整齐。

七、心脉痹阻证的原因有哪些?怎样鉴别?

心脉痹阻证是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导致心脏脉络痹阻不通而出现的以心悸、心痛、痛引肩背为主的证候。常见有以下四个证型。

瘀血内阻型  多因阳气不足,或气机阻滞,血运迟缓,血滞成瘀,瘀阻心脏脉络所引起的心胸剌痛,固定不移,口唇紫暗等证候。

痰湿困遏型  胸阳不足,气化失司,水湿内停,湿聚成痰,或因嗜食肥甘,导致痰湿停聚,阻遏胸阳,心脉不通而出现心胸闷痛,痰多乏力,头身困重的症状。

寒邪凝滞型  寒邪内侵,困遏胸阳或胸阳不足,阴寒凝滞,气血运行不畅,心脉不通而出现的心痛剧烈,畏寒肢冷的症状。

气机郁结型  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机阻滞,心脉不通,故出现心胸胀痛,善叹息,随情志变化而症状增减等证候。

八、请写出人参的功效应用。

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益肾助阳、补气生津、安神益智、扶正祛邪。

九、川芎、丹参、土鳖虫、莪术各属于哪一类活血化瘀药?

川芎活血止痛,丹参活血调经,土鳖虫活血化瘀,莪术破血行气

十、活血化瘀剂中为何常配伍理气药?

由于气血之间的密切关系,气可以行血,血可以载气,气行则血行,故治瘀血阻滞之证常配伍行气药,以促进气机运行,增强活血药活血散瘀之力。

十一、川芎茶调散主治何种头痛?茶清调服的意义何在?

风寒头痛,用茶叶泡汤调服是取其茶叶有苦寒性味。既具有上清风热之功、又能防止风药的升散太过,所谓升中有降,即在于此此。

十二、学习中医方剂学后有何心得体会?

亲们注意啦本题为主观题,无标准答案,为了保证大家考出好成绩,咨询了专业人士,他列了提纲,大家根据提纲和自己的专业,灵活发挥实力~~一定不要完全照抄哦。仅给大家提供素材和灵感!)

1)   学习方剂学的关键——证、法、方、药紧密联系

中医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在辨证论治中,证、法、方、药是紧密联系和高度统一的,其高度吻合也是方剂学学科知识的关键所在。而分析每首名方的证、法、方、药之间的紧密联系,要以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和中药学为基础。

2)   掌握组成方剂的核心——药物配伍

药物配伍能增强或综合药物的作用,是组合成方剂的核心,也是药物功效的配伍,在方剂学的学习中理解分析药对配伍、君臣配伍和佐使配伍,充分领会“药有个性之特长,方有合群之妙用”。

3)   掌握提高学习效率的学习方法——分类整理

学习过程中要自觉地对信息进行加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中医方剂繁多,而学习过程中以法统方,便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如程钟龄提出的“八法”体现了中医治法的重点所在,对于学习方剂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   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联系对比

有些方剂,组成、功效和主治证有相同之处,这样的方剂应互相比较,找出共性,突出个性,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同类方剂中可同中求异,如清热剂中清胃散与玉女煎均清胃热,主治胃火上攻证,但清胃散清胃凉血,主治胃火上攻证,属实证;玉女煎清胃热、滋肾阴,主治胃热阴虚证,属实中夹虚之证。不同类方剂中,可前后联系比较,异中求同,如治泄泻的方有葛根黄芩黄连汤、痛泻要方、参苓白术散、真人养脏汤、四神丸。

5)   增强记忆的趣味性——歌诀记忆

孤立、机械地背诵方剂,花费时间多,效果差。而汤头方歌是将方剂的组成、功效和主治等以诗歌体裁,编写成歌诀,读起来琅琅上口。对学习者,可以由诵到背,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   掌握用方的灵活变化——方剂的变化

任何古方、成方都是针对某一特定证候而制定的,由于患者的体质、年龄以及季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临床运用成方时,做到“师其法而不泥其法,师其方而不泥其方”

7)   不可忽视的内容——用量、用法

方剂中药量至关重要,标志着药力的大小,决定作用的强弱;而煎法与服法,对疗效亦有直接影响。因此在方剂的学习中除掌握一般药物的剂量和用法外,还须掌握特殊的药量、煎药法及服药法。

8)   走向成功的阶梯——临床实践

学习方剂学要重视临床实践,通过临床实践才能理解方剂及其疗效,同时疗效是检验方剂价值的惟一标准不断地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继承和发扬祖国数千年的宝贵医学遗产,更好地为人类防治疾病服务。

十三、试述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鉴别要点。

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区分,首先可以从它们的发病季节来看,风寒感冒多发生在冬春两季,风热感冒多发生在夏季。其次,风热感冒的鼻涕是比较黄的,而且粘稠,而风寒感冒是流清鼻涕。此外,还可能通过它们的口咽症状来区分,风寒感冒多有咽痛、咽红、口干的症状,而风热感冒口咽症状多不明显。

十四、写出萆薢渗湿汤、仙方活命饮、当归饮子、海藻玉壶汤的组成。

萆薢渗湿汤萆薜、黄柏、茯苓、丹皮、苡仁、滑石、通草。

仙方活命饮:白芷、贝母、防风、赤芍药、当归尾、甘草节、皂角刺(炒)、穿山甲(炙)、天花粉、乳香、没药、金银花、陈皮。

当归饮子:当归、生地、白芍、川芎、何首乌、荆芥、防风、白蒺藜、黄芪、生甘草。

海藻玉壶汤:海藻、贝母、陈皮、昆布、青皮、川芎、当归、半夏、连翘、甘草节、独活。

十五、试述明清中医外科三大学术流派的代表人物、代表著作和主要学术观点。

正宗派——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重视脾胃;主张应用外治法和进行外科手术;治法有熏、洗'熨照’湿敷等,并记载手术方法14种。

全生派——清代。王维德《外科证治全生集》:学术思想“阴虚阳实”论;创立了外科证治中以阴阳为核心的辩证论治法则;对阴疽的治疗提出以“阳和通腠,温补气血”法则,主张以消为贵,以托为畏;反对滥用刀针创用阳和汤。

心得派——清代。高锦庭《疡科心得集》学术思想“外疡头从头内出论”:将温病学说引入外科病证治:在治疗上善用治疗温病的犀角地黄汤,紫雪丹,至宝丹治疗疔疮走黄;用三焦辩证揭示外科病因与发展部位的规律。



致谢:罗盛明 符恩龙 黄从权

校正:张授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