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由曾老师的“万病源于未分化”观点引发的一点感悟

 心理咨询师尤琪 2023-05-14 发布于浙江

前几日在“曾奇峰心理工作室”的公众号上看到一篇关于曾老师所说的“万病源于未分化”的文章,内心颇有一些感触,这一年来,不论是从我自身的状态出发,亦或是在和个案工作的过程中,都有一种隐隐的感觉,似乎未分化是一切心理问题产生的关键所在,当然这只是基于我有一些模糊的不敢妄下定论的思考而已,如今看到曾老师提出的这样一个观点,内心仿佛有些东西被击中了,由衷地感激曾奇峰老师,这位一直在专业领域毫无保留地和大家分享着自己学术观点的值得钦佩的老师。我也想借由这个观点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感悟,不当之处,希望能得到专业老师的指正与批评。

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提出心理分化理论,心理分化表现为自我与非我的分裂,即作为个体认知、情感、意识和需要核心的自我与外界之间出现一定的界限分化程度高的人界限意识更清晰,个人的行为认知较少受到他人与外界环境的影响;分化程度低的人界限意识更模糊,个人行为认知和他人与环境的连接度很高,更容易受外界的影响。

如果一个成年人心理处于高度未分化的状态,也就是在母子一体的共生期,这种状态用神话意象来描述,便是天地未开,宇宙混沌一片的情景,也就是心理混乱,自我和外界环境和他人之间几乎没有界限,和环境融为一体的混沌状态。成年人如果心理还滞留在这样一种未分化的共生状态,那么他的人格结构基本处于人格障碍或者精神病性的水平,在面对工作和生活,特别是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都会遇到重重困难,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无尽的痛苦。其实,即便是心理健康的人有时候也会有分化不清晰的时候,因为我们时时刻刻处于环境中,处于和他人的互动中,每天被无数的事件围绕,就难免不受到外界的影响。

我们经常会强调一个心理边界感,有边界感的人心理分化程度比较高,即使每天被包裹在无数的人事关系中,自我功能也能较好的运作,很少受到环境的干扰,有种“乱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感觉。边界感这个概念好多人都知道,咨询师有时候也会和个案去探讨这个问题,但是边界感这个东西很抽象,既看不见又摸不着,那到底要怎么做才是有边界感,我就想到了一个比喻,希望可以把这种抽象的心理状态变得更具象化一点。

首先你需要对自己的状态有一个觉察,如果你感受到当下或者近几天来特别的烦躁、焦虑、疲惫,状态很不好,注意力总是放在某件事或者某个人身上,说明你和环境之间的连接度太紧密了,你正在内耗,而且已经影响到自我的状态,你需要暂时从这个状态里抽离出来,和环境有一个分化,给自我设立一个保护的边界。

当你觉察到这一点后,最好能找到一个不被打扰的空间,如果没有也可以选择安静的坐着,闭上眼戴上耳机,播放一些轻柔的音乐,然后可以做一下联想。想象着你的心有无数无数个小格子,格子与格子之间有清晰的分界线,在心的最中间部位有一个最大的格子,那个格子里住的就是你自己。你每天做大量的事,接触大量的人,买菜、做饭、开车、接送娃、谈客户、做方案、开会、吃饭、看病、聊天、约会等等,每一个当下发生的事就对应你心里的每一个小格子,而现在你要告诉自己:我需要回到最中间的格子里,这里很安全,周围有边界保护着我,没有任何人能够闯进来,这个空间很大很宽敞,我感到自在又舒服,可以自由的呼吸,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你也可以一边做自己喜欢的事一边做这样的联想,当你感受到能量慢慢恢复了,没有那么心累和烦躁,那么恭喜你,又可以再次投入周围无数的小格子里去面对生活了。

文章开头提到的完全未分化的共生状态,其实他的心只分了少数几个格子,甚至只有一个格子,生活像一锅乱炖的大杂粥,做这样的一个格子联想就更有必要了。只要你勤加练习,经常做这样的联想,相信你的边界感会越来越清晰,心理分化程度也会越来越高。

生活就是玩这样的跳格子“游戏”,当你觉得累了,就“跳”到中间去休养一下,满血复活之后再“跳”进周围的小格子里继续打拼,如此循环。希望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可以是清晰明朗,健康向上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