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经常利用假期或周末外出旅游,有人喜欢自然风光去游山玩水,看群山环抱、岩幽壁峭、青山叠翠、碧波泻玉、怪石嶙峋、柏檀叠秀、鸟语花香等等。 有些人喜欢探访古迹,欣赏古代建筑亭台楼榭、殿阁寺庙和名山大川等古迹处。 名胜古迹就是指风景优美和有古代遗迹的著名地方,级别越高的景区是将两者完美结合的越好。著名的古迹建筑,以寺、庵、庙、观、祠为主。很多人能大体区分,但也容易混淆。 寺:佛教男性出家行佛事的专用建筑 庵:佛教女性出家行佛事的专用建筑 庙:供奉神的道教建筑或帝王公侯供祭祖 宗神位的建筑 观:供奉仙的道教建筑。 祠:纪念先贤明士或庶民供祭祖宗神位 一、寺 “寺”最早是官署的名称,《说文》训寺为廷,即官府、朝廷。《汉书》注曰:凡府庭所在皆谓之寺。
如大理寺是中央的审判机关,太常寺则为掌管宗庙礼仪,负责舆马叫太仆寺,专管外交事务叫鸿胪寺。 东汉明帝佛教传入中国,最初住在洛阳“鸿胪寺”。后来汉明帝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为纪念白马驮经,取名“白马寺”。 “寺”字即源于“鸿胪寺”之“寺”字,后来“寺”字便成了佛教在中国专用建筑的一种泛称。于是寺就成了僧人藏经、讲佛和生活居住的场所。 北魏太武帝时,寺院被改称为“伽蓝”,隋炀帝时改称“道场”,唐朝又改称“寺”。隋唐以后,寺作为官署越来越少,而逐步成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专用名词,一直沿用至今。 寺的本义为持取,即“持”的本字、古字。所以佛寺里最高负责人叫住持,属于行政级别,但凡有一个寺院就得有一个管事儿的住持。
如现在的方丈需要经省佛教协会批准、中国佛教协会备案,住持则不需要,住持是寺院的领导者,它可以由寺院里的和尚或民众选举。方丈可以兼任多个寺庙,而住持则不能。 二、庵 庵是指圆形草屋,小庙。庵形声字从广、从阉,阉亦声“阉”意为“关门”。“广”指“房屋”。“广”与“阉”省联合起来表示“关门的房屋”。本义是不对外开放的房屋。特指佛教女性修行者居住的寺院。 按照职务可以称为庵主或者主持师太,俗称称师傅,最妥当是称呼法师。 佛教僧团里不论男女都彼此以师兄弟称呼,因为佛弟子是不论男女的,女身是人业报所致。学佛都是在学无漏,所以没有男女之分。 三、庙 1、供祀祖先
“太庙”是帝王的祖庙,其他凡有官爵的人,也可按制建立“家庙”。在古代“家庙”这一称谓不能乱用,用错了官府是要治罪的,甚至杀头。现在可能不讲究这些规矩了。 2、供奉先贤先贤类祠庙修建的方式主要是皇帝下诏修建和民间自发修建,前者主要是国家对祠主政绩或品德的褒奖;后者主要是民间对于寄寓先贤人物的崇敬和缅怀之情,具有纪念意义。如文庙——孔子庙(孔庙),武庙——关羽庙(关帝庙)。 崇敬先贤,就是崇敬民族气节、中华文化的灿烂之花。 3、祭祀神灵自周朝开始,人们把祭祀的对象主要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神。 东汉张道陵天师创立了道教,道教的神仙体系极为复杂,它不但吸收了上古时期的鬼神崇拜,还包括内部创造的先天之神,以及修行得道的后天仙真。 天神:在道教诞生之前,我国古代以昊天上帝作为最高天神进行祭祀。
道教产生以后,将三清天尊视为最高天神。玉皇大帝仅次于三清,掌管三界十方、四生六道众生的一切阴阳祸福。道教的天神还有风雨雷电及日月星辰等神格化而来的先天神。 地祇:地祇指的是地面上所有自然万物经过神格化而来的神明。他们包括了土地神、五岳四渎、门神、灶神等等。 冥神:冥神是冥界之神,主要有酆都大帝和东岳大帝主宰,酆都大帝是北极紫微大帝在冥界的化身,被称为“天下鬼神之宗”,并统御万千鬼兵。 人神:人神指的是道教的后天之神,他们是由民间那些卓越的历史人物在死后被祀奉成神的。尤其在《封神榜》姜子牙主持,由阐教、截教、人道共议封神榜,编成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封神榜分为上四部雷、火、瘟、斗,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岳、布雨兴云、善恶之神。 四、观 观其最初的用途其实和道教并无关系,《释名》中说到:“观者,于上观望也。”最开始的“观”是被作为古代观察天文星象变化的地方——“天文观察台”的统称。西汉帝王对道教非常推崇,因为在道教中认为,通过观察天文星象的变化,可以悟道,由此将悟道场称之为“道观”,此后“观”便渐渐成为了道士居住的地方。 道观供奉内部创造的先天之神,以及修行得道的后天仙真。后天仙真就是凡人经过修炼深造后而成的仙人。 “神”是死人,是死后授予,已无肉身,只有一丝真灵,因此神出现在人间是“显灵”。“仙”是活人,通过修炼,进而长生不死。因为“仙”有肉身,从仙人居住的高处来到人间,就叫做“下凡”。 还有些道观称为宫
唐朝奉老子为始祖,唐高宗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后来下令修建玄元皇帝宫供奉老子,之后又将玄元皇帝宫改名为“太清宫”,这就是道观最早被称为“宫”的时候。此后,经由皇帝特许敕封的道教宫观,都被称为“宫”。 道教和佛教一样,行政级别叫住持,职称级别叫方丈。在道教典籍中,男道士也称为乾道、黄冠,女道士则相应地称为坤道、女冠。道士相互之间,则称道长、道友、道兄等也是男女通用的,道教以外的人也可以这样称呼他们。 五、祠 1、纪念先贤名士而修建的场所,相当于现在的纪念堂。只有祖上做过皇帝或王、侯的这样的祠堂可以称之为“家庙”。山东曲阜孔子的祠堂称为“家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孔庙”。虽然孔子做过官,爵位却未至王侯,但孔子仙逝后受到历代君王祭拜,尊为“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所以孔子的祠堂可以升为“家庙”。 2、“祠”即祠堂,又称宗祠,祭祀祖先地方。按照《周礼》的规定,到了士大夫,还有资格建家庙,普通庶民就没资格建家庙,只能路祭。在东汉末年,社会上开始流行建祠抬高门第之风,甚至活人给自己都建了“生祠”。
从秦汉到北宋,有资格建祠堂的不是王公贵族,就是士大夫官员,有资格拥有宗祠的人依然寥寥无几。 1536年,礼部尚书夏言奏请嘉靖帝“推恩”放宽官民祭祖规定获得批准,被视为对民间敬祖立庙的承认,民间建立宗祠终于获得了合法的地位。 祠堂除了祭祀祖先以外,还有多种用途,平日族人有婚、丧、寿、喜等事,这些祠堂都可以作为活动之用,宗祠与家谱一起成为家族最重要的象征。 名胜古迹因历史文化而厚重,历史文化因名胜古迹而得到传承。所以说寺、庵、庙、观、祠的文物和建筑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诸多历史、人文、科学、艺术、建筑、民俗等信息。包含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美德,具备的尊敬先人、崇扬贤德、教化后人、凝聚人心的作用,与建设和谐社会一脉相承,那些教人学好向善、爱国兴家的内容,是祖国与民族永恒历史文化价值的承传。 |
|
来自: 公司总裁 > 《古/建筑/路/桥/家具/图纸/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