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心脏超声(彩超)检查在心血管内科的常规就医以及健康体检当中已经非常普及了。 有不少的中老年朋友们在做完了心脏超声以后,会在检查报告单上看到“二尖瓣轻度反流”、“主动脉瓣轻度反流”等描述,这在医学上被统称为“心脏瓣膜反流”。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些由心脏超声检查所发现的“瓣膜反流”,问题究竟严不严重?是不是意味着患上了心脏病?以及,它们需不需要特殊的治疗呢? 看完这篇文章,就会得到答案了! 什么是“心脏瓣膜”?在探讨“瓣膜反流”这个问题以前,需要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心脏瓣膜”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身体结构。 所谓“心脏瓣膜”,它们是一组位于心脏内部的薄膜样结构,分别位于心脏各个腔室的出入口处。 心脏瓣膜会随着心脏的收缩而“一关一合”,起到类似“闸门”的作用,目的是保证血液朝着一个固定的方向流动,而不会发生倒流。 我们的心脏是由“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这四个“房间”所组成的。其中,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的“闸门”叫做“二尖瓣”;右心房与右心室之间的“闸门”叫做“三尖瓣”;左心室内的血液主要经过“主动脉瓣”射入主动脉,然后供应到全身脏器;而右心室内的血液则主要经过“肺动脉瓣”射入肺内,去进行氧合作用。 ![]() 由此可见,心脏瓣膜对于心脏乃至整个心血管循环系统的正常运转都是至关重要的。 “瓣膜反流”是个什么问题?严重吗?了解了心脏瓣膜的作用以后,大家就很容易明白什么是“瓣膜反流”了。 简单来说,就是在心脏瓣膜这个“闸门”处于关闭状态的时候,它不能完全阻止血液倒流,有部分血流可以通过已经关闭的“闸门”而倒灌回去,这种现象就叫做“瓣膜反流”。 在心脏超声报告上,像二尖瓣反流、主动脉瓣反流等等,都是非常常见的。 ![]() 而之所以会出现“瓣膜反流”这个问题,可能的原因不少:
当然了,在医学上,并非所有的“瓣膜反流”都属于疾病或者都是由疾病所引起的。 有一些“瓣膜反流”其实是生理性的,不会对健康造成太大影响;而即便是由于瓣膜老化所引起的反流,只要程度并不严重,也不会对健康带来太大危害。 甚至,有时候在心脏超声上所观察到的“反流信号”,它只不过是瓣膜的关闭导致局部血流方向发生短暂改变造成的,而未必代表真正意义上的反流。 一般来说,只要心脏超声报告提示:“瓣膜反流”的程度尚处于“轻度”,瓣膜的开启和关闭没有明显异常,并且,各个心腔的大小正常(左右心房+左右心室)、心脏射血功能(EF值 %)也处于正常范围。那么,大家就不用过于担心,这类“瓣膜反流”一般并不严重,多半属于生理性反流又或者是瓣膜老化所引起的。 “瓣膜反流” 需要治疗吗?“瓣膜反流”是否需要治疗,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其一,反流的严重程度;其二,是否存在引起反流的基础心脏疾病。 如果“瓣膜反流”的程度不是“轻度”,而是属于“中度”甚至“重度”,那么,往往需要进行治疗。 这是因为,长期中、重度的瓣膜反流很容易对心脏结构及其功能造成不利影响,可以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中、重度的“瓣膜反流”,有时候可能需要考虑通过介入治疗甚至外科手术来对瓣膜进行修复甚至替换。 而假如“瓣膜反流”与一些基础心脏疾病有关,比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心病、心内膜感染等等,那么,哪怕“瓣膜反流”的严重程度不高,也应该及时针对基础疾病进行治疗。 因为,如果任由基础疾病继续发展下去,“瓣膜反流”的程度还有可能会不断加重。而当基础心脏疾病得到有效控制时,“瓣膜反流”的情况也有可能从此长期维持在较为轻微的程度。 如果说,心脏超声提示,您的“瓣膜反流”尚处于轻度,同时,也没有很明确的基础心脏疾病,那么,暂时不需要什么特别的治疗。 只需要定期复查心脏超声,观察“瓣膜反流”的情况是否存在恶化,就可以了! 【参考文献】 1,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概要 《中国循环杂志》 2021 年6月 第36卷 第6期(总第276期) 2,中国成人心脏瓣膜病超声心动图规范化检查专家共识 《中国循环杂志》 2021年2月 第36卷 第2期(总第27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