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论淮扬运河历史变迁(下)

 黑龙江波涛 2023-05-14 发布于安徽

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淮扬运河是京杭运河通航时间最长的河段。前人关于运河历史变迁的研究非常丰富,随着新史料的发现,运河历史变迁的细节及运河地名演变有望进一步探究。本文根据淮扬运河变迁的特点,将该运河变迁划分为初创期、缓慢发展期、大发展期以及完善期四个阶段,分别对应东汉以前、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和元明清时期,考证了各个时期运河的名称及得名原因、路线变迁,以期理清淮扬运河变迁全貌及其地名演变过程。

————————————

三 隋唐宋运河大发展期

隋唐宋时期,全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至长江流域,但政治中心仍在北方的黄河流域,漕运成为沟通两者之间的必要通道,在宋代更成为维系王朝的生命线。因此,这一时期对运河的疏浚与维护变得更加重要,运河名称的变化也更加复杂。

隋代是继春秋战国之后第二次开凿运河的高峰时期,其运河自杭州经洛阳向北达于渔阳。淮扬运河为隋文帝开皇七年(587)所开,叫作山阳渎,又名山阳河、山阳沟,山阳浊,山洋浊,即今老三阳河,因其入淮水口由末口移至山阳(今淮安市淮安区),故名。水道系利用以前的邗沟东道,将邗沟重新开凿,渠广四十步,渠旁皆筑御道,树以柳。《禹贡锥指》指出,这是恢复了吴王夫差所开邗沟的故道。此后,炀帝疏浚了西道,即永和故道,东道废弃。此前,运河经樊良湖、白马湖入淮河,这条西道重新开通后,到淮阴不再走射阳湖,直接由白马湖入淮河。这是运河路线的又一次变化。据《元和郡县志》和《太平寰宇记》等资料记载,唐宋运河称为合渎水。宋祝穆《方舆胜览》引《元和郡县志》称其为“和渎水”或“官河”。《太平寰宇记·江都县》云:“合渎水,······今谓之山阳浊。”唐宋之际,山阳渎改称扬楚运河(因隋置楚州),又称楚州运河、“新河”。北宋时期,淮扬运河正式有“运河”之名。综上所述,唐宋时期的名称有合渎水、山阳浊、山阳渎、山阳沟、扬楚运河、官河、新河、运河等。

这一时期,因为局部淤塞或风浪,修建了局部性的工程作为辅助。据《漕河图志》记载,后周世宗显德五年(958),欲自淮渡江,受北神堰所阻,不得渡,于是开凿楚州(即今淮安)西北的鹳水,始能由淮入江。鹳水疑为老鹳河。老鹳河这一地名后来已不见记载,但老鹳河与管家湖相接,而管家湖正是在淮安西北,因此推断连通管家湖的水道可能就是后周时期开凿的楚州鹳水。到了宋代,因患淮河风浪,修建了沙河、洪泽渠、龟山运河等短距离运河作为辅助。这三条支河开通的过程,郭黎安已经有详细论述,本文不再赘述。三条支河开通后连成一线,自龟山至楚州,避开了淮河风涛。另自仁宗至和三年(1056),为避长淮之险,试图开凿盱眙河及淮南遇明河,调集民工数百万,终因里运河之西地势较高,并间有山岭,未能成功。徽宗崇宁二年(1103),终于修成。该遇明河自真州(即仪真)宣化镇的江口至泗州淮河,三年完工,又名真州河。这条运河,改变了以前运河的流路,是淮扬运河的一次大变迁。然而此后的记载中,几乎没有提到这条运河,因此推测存在的时间并不长。天禧间,范仲淹凿长芦西河。元符元年(1098),修凿楚州支家河,导涟水与淮河,赐名通涟河。

自东晋开始,扬子津与润州的海门之间,出现沙洲。到唐代,沙洲已经比较大。因其形似瓜,故名瓜洲。江南的漕粮到达瓜州,要辗转陆运,才能抵达仪征运河。于是唐开元二十五年(737),齐浣在扬州南瓜洲至今三汊河之间开伊娄河,长二十五里,漕船于是可以自京口埭达于扬子官河,不必再转陆运。又立伊娄埭,位于瓜步洲,即瓜州,这是邗沟运道由瓜州入运之始。这条运河,即今瓜州运河。此后,扬州城内官河又遭淤塞,盐铁使王播于唐宝历二年(826)从城南阊门西七里港,开七里港河向东屈曲,然后取道禅智寺与运河(即官河)连通。七里港在城南,自唐代江都城南的阊门西南,向东经过旧官河,出茱萸湾。这条运河的开通,实现了在扬州城南引江水济运,不再走唐代扬州城内官河。此运河名合渎渠,长十九里,其走向已与今日扬州古运河的走向相似。宋代还试图开凿盱眙运河而未成功,改运河自淮河至高邮,具体起讫并未见记载。

运河沿途的湖泊也有一些变化。宋时,津湖之北古夹耶河汇为范光(即氾光)、清水二湖。氾光、津湖之间开新湖。宋泾河南接清水湖,北入白马湖。宋代津湖改名为界首湖,路线稍有变化。刘宝楠总结说,自吴开邗沟,迄于隋唐,虽然名曰运河,实则为湖路,湖与湖之间不通的,修建渠道使之相通。宋代开凿的新的河段叫作新开河,又叫新开湖,其水东、南与运河联通,是宋代新开凿的,故名。该湖与樊良湖合并为一,时人已很少提及樊良湖。新开湖到明代还在发挥作用。

东汉建安年间(196~220),广陵太守陈登,修筑陈公塘(即陈公、勾城、上雷、下雷、小新五塘的合称),用以灌溉。大历(766~779)以前,运河水量充足,无须假塘水济运。唐贞元四年(788),扬州一带官河填淤,漕挽湮塞,运河面临用水不足的问题,于是扬州牧杜亚乃疏勾城塘入运,又修筑堤坝,解决了用水问题,从此扬州河段有了堤坝。然而这一方法只持续了二十年。至元和三年(808),漕河又因地势低洼,不能居水,于是李吉甫筑平津堰,该堰位于仪征东。这是邗沟运河有平水堰之始。至文宗开成二年(837),扬州运河又竭。

宋代发明了复闸,即在高低水道之间隔开的堰或坝,船到堰坝处,人或者货物下船,把船牵挽过坝堰,人或货物再重新上船,以实现在有高差的河段内顺利通航。这一方法直到清代仍在发挥作用。当时,运河高于江、淮数丈,因此需要借助堰闸节制其水流。天禧四年(1020),毁龙舟、新兴、茱萸三堰,次年修成扬州古河,河道从扬州城南绕过,从此运道改到城南,邗沟称运河也始见于此。宣和时,又复龙舟、茱萸等堰,只是地点发生了变化。龙舟堰旧在扬子桥南,此时移到瓜州河口;茱萸堰旧在湾头,此时移至海陵河口。再加上后来修的北神堰与召伯堰,宋代共有五堰。后又有樊良堰在樊良湖,新河堰据推测应在新开河上。新河堰应位于运河与新开河之间。宋神宗熙宁中,殿直王乙改邵伯埭为闸,此闸沿用至明初。

高宗时期,毁坏真州、扬州的堰、闸,以拒敌兵,于是运河又淤塞。天圣中,修真州闸。乾兴年间,侯陶鉴毁掉堰,全部改为闸,在西的为外闸,在北的叫内闸。嘉泰元年郡守张

重修,外闸改称潮闸、内闸改称腰闸,两闸相距一百九十余丈。

宋代由自高邮、兴化至盐城的三百四十里路程中,其堤岸旁开凿一新河,叫作盐河堤。运河与盐河均经过高邮。据《扬州水道记》记载,宋代运河又叫作官河,盐河叫作运河,因为盐河在宋代的地位重于运河。“南宋以前,运河与运盐河并重;中兴之后,粮饷不经运河,故运盐河独重。曹叔远《五龙王庙记》谓'中兴以后,东淮粮饷征发之令久息,惟北使岁一再至,余即贩商农畯所由,历郡于堤,因不复经意’,亦可见运河之废坠矣。”可见北宋时期运河兴旺发达的局面,至南宋迁都以后,已荡然无存,运河几乎湮废,仅运盐河还在发挥作用。盐河自高邮至盐城,长约二百五十里。南宋以后,高邮一带运河,就不再通漕运。

隋唐宋时期是淮扬运河大发展时期,不仅重新疏通了以前的邗沟,而且修凿了不少闸、坝等附属工程,运河发挥了更大的作用。此时,“运河”这一名称正式产生,运河地名也更加丰富。只是这一概念的内涵在宋代稍有不同,运河主要指运盐河,“官河”才是淮扬运河更常用的名称。南宋时期运河几乎湮废,其再次发挥作用,要待元朝建立了。这一时期整个运河的水向北流,自江入淮,全线贯通。

四 元明清运河完善期

元代定都于北京,为保持南方经济重心和北方政治中心之间的联系,迫切需要疏浚运河来沟通南北。南宋时期运河已经湮废,且元大都的地理位置向东北方向移动到了华北北部,因此元代在对运河疏浚的同时,对运河路线也进行了调整,调整的重点在于开会通河、济州河、通惠河等,这些河段都位于北方地区,江苏境内的运河并未兴大役,只有局部较小的调整,路线逐渐固定下来,其维修制度也比较完善,修建了闸、坝,保证运河的畅通。元代运道虽然畅通时期很短,但奠定了元明清京杭运河的基础。位于江苏境内的淮扬运河,此时名称更加丰富。自宋代开始的“官河”“运河”一名仍在使用;明初该段运河与江南河都称为转运河,因其通漕,故有“漕河”之称;因其多行湖中,又有“湖漕”之名;又因明代分段管理,淮扬运河又称南河,以别于苏北的中河与山东至天津的北河。也有称为寒江的,这一名称并不多见,也有称为“韩江”的;而最为普遍的名称为“里河”,其得名原因,一说“里河”是相对“外河”而言,黄河为北河,淮河为南河,亦曰外河,而漕河为里河。黄淮两河均位于淮安城以北,故称外河,南来的淮扬运河则称里河。一说因为江船不入海而入河,故曰“里”。不过,“里河”的名称,不仅限于江淮段,自通州至仪真、瓜州段全部称为里河。根据李德楠的研究,从明代开始,这条运河才有了淮扬运河之名,这可以从明代马麟《淮关通志》中“奉旨挑浚淮扬运河”、潘季驯《河防一览》中“浚淮扬运河”以及张国维《吴中水利全书》中“淮扬运河以版筑为生”的记载得到证明。清代则称其为“里运河”,康熙年间开挖中运河后,“里运河”为自淮安清口至扬州瓜洲,上接中运河,下接江南运河的这段运河。由于明后期双堤的形成,运河也叫作夹河(具体见下文)。

明初运河为湖漕,因南来漕舟为五坝所阻不能直接入淮,又因穿湖而行,漕舟时遭风浪,故明代兴修了多项运河工程,既包括流路方面的调整,如开凿清江浦等补充性河道,也包括建水塘、闸坝等辅助性工程,以及并兴办河湖分隔的全线性大工程,得以免除运舟盘坝之劳和覆溺之灾。

运河流路的调整,自北而南,有清江浦的开凿、宋泾河流路的改变、白塔河的开凿等。洪武九年(1376),于淮安府城南开菊花沟,自城南折向东,再向北,至新城东北入淮,这是运河流路的微调。永乐十三年(1415)在陈瑄的主持下开凿清江浦。借助宋代所开的沙河,在山阳城西马家嘴引管家湖水,东北通至鸭陈口入淮,总长二十里,并缘管家湖筑堤十里以引舟。《明会典》记载:“扬州高、宝运道,自清口引淮,为清江浦,至乌沙河,汇管家、白马二湖,堤黄埔八浅,及宝应县槐角楼南,诸湖相接,接运道所经。”可见,经过明代平江伯陈瑄开凿清江浦,运道自淮安城西入淮,末口(即北神堰)废,从此运河不再由城东入淮。

宋元时期自白马湖向东至射阳湖入淮,明代不再经由射阳湖;宋元白马湖向南入于宋泾河,向南入清水、氾光诸湖,明代白马湖向南入清水、氾光诸湖,不再经过宋泾河。

永乐七年(1409)平江伯开扬州白塔河,寻废。该河自仪真至扬州东共七十余里,上通邵伯,下注大江。宣德六年(1431)重新疏浚并于次年通漕。因该地系高沙土地区,土质疏松,易淤塞。因而有明一代,白塔河时浚时塞,但自宣德修成至正德年间,通漕八十年,在转运江南漕粮,特别是转运浙东、浙西的漕粮方面作用尤大。正德二年(1507),白塔河又因淤塞而被重新疏浚。此后运河由于镇江里河开浚,漕舟出甘露、新港,可经瓜州直达运河,而白塔河被逐渐舍弃。万历以后不再通漕,只作为扬州运河泄水入江的通道了。除了瓜洲运河通航外,仪真运河也在同时通航,两者之间有了一定分工:瓜州运河走砖木之船,仪真运河走运粮船。此时瓜州运河分为三股,形如瓜字。中间一支阻堤隔江,东一支通江,名东港,西一支也通江,名西港,内中一支入东西二港。

清代仍十分注重对淮扬运河的治理,对运河流路的改造主要有康熙十七年(1678)河督靳辅于清水潭(即高邮湖)东,开挖一条月河,使局部河线形成一个大湾子,后来称为马棚湾;康熙二十年,新建或修缮宝应、高邮等处减水坝共八座,这都是在明代基础上继续进行的工程。清代进行的更大的淮扬运河水利工程为淮安清口黄淮交汇处的水利枢纽工程,这是“古代世界上最为复杂的水利工程”。这一工程对减少黄河泥沙入淮起到了重要作用,与运河沿岸的其他水利工程一起,保证了运河的畅通。

运河水流路的调整,不仅包括路线的调整,水流方向也发生了变化。自嘉靖时起,运河之水自淮河向南入江。盖因宋熙宁十年(1077)河决入淮,带来的泥沙使淮河逐渐淤高,遂逐渐高于运河,积累到明朝,终于改变了运河水的流向。

漕舟行于运河,除了风涛影响行船安全,水量也直接决定行船是否顺利。水多则漫溢,水少则艰涩。沿途湖泊固然可以调节水量,但仍不足以保证行舟安全,于是修筑了水塘和堤坝,用以蓄水或挡水。若水量充足,水塘可以提供灌溉用水。自唐代开始,运河出现用水不足的问题,于是修水塘以蓄水,与闸坝配合,来解决运河用水问题。唐代水塘,到明代仍在发挥作用。永乐二年,平江伯陈瑄总理漕河,扬州一带运河的水源全部来自五塘。至潘季驯时,五塘几乎无水,运河水再次不够用。嘉靖时(1522~1566),黄河入运,改变流向,江都运河只患水多,不患水少,五塘失去水源作用,也无灌溉功能,因此俱废。此后,为调节水量,明代又修筑九个水塘,再修缮前五个水塘,总量达到十四个。这十四塘的分布,江都五,仪真四,高邮三,宝应二。然而这些水塘的位置在不同的史料上记载并不相同。有说以上五个水塘,前三者在江都,后二者在仪真。也有说上雷、下雷、小新在江都,勾城、陈公在仪真。无论如何,这些水塘改善了运河的行水环境。

与水塘同时进行的,是闸坝、埭堰的兴修。唐宋以前,运河埭堰都集中在邵伯以南的江都、扬子境内,邵伯以北没有拦河埭堰,水皆畅流。明清时期修筑的这些工程基本贯通全线。康熙年间的《运河全图》和嘉庆年间的《四省运河水利泉源河道总图》中,就重点绘制了扬州、瓜州、仪真等沿江地域的闸坝。明洪武十六年(1383),兵部尚书单安仁因宋闸故址,在仪真重建清江闸、广惠桥腰闸、南门潮闸,另在城南修五座土坝。成化十一年(1475),建四闸,分别为罗泗桥闸、通济闸、响水闸(在里河口闸以西)、里河口闸(又名东关闸,在西)。弘治年间(1488~1505),五坝四闸俱存,但四闸时有修毁。弘治十四年,又新建拦潮闸,此闸位于长江北岸附近,在五闸的最南处。但一般说法,有的不计里河口闸,有的不计罗泗桥闸,总称为四闸。这四闸在清朝还在用,但因为河道淤塞,用途发生改变,漕(粮)船改走瓜州,盐船仍由仪征经过,两股汇合处称为三汊河。清康熙二十年(1681),创建宝应子婴沟,高邮永平港、南关、八里铺、柏家墩,江都鳅鱼口减水坝共六座,改建高邮五里铺、车逻港减水闸二座。康熙二十四年,靳辅治理河道之后,高邮的大坝有南关(康熙四十一年建)、南关新坝(乾隆二十二年建)、五里中坝(康熙四十七年建)、八里、柏家墩、车逻大坝(康熙四十七年建)、昭关坝(乾隆二十二年建)等,其中昭关坝、南关新坝、南关大坝、五里中坝、车逻大坝为运河五坝。但到道光八年(1828),高邮的坝有四座,分别是车逻、南关、五里中、南关新。乾隆十六年(1751),高堰(高家堰)有五坝,分别以仁、义、礼、智、信命名。至此,明清在淮扬运河合计修闸九座,坝二十一座。万历二十五年(1597),扬州南门二里桥运河一带水流下泄迅急,漕舟、盐船常在此淤浅。根据“三湾抵一坝”的思路,扬州知府郭光自南门二里桥河口起,往西开新河,再折而南,复转弯向东,从姚家沟接旧运河,形成曲折的三湾,使运舟不再淤阻。此河后名宝带河,民间俗称扬州三湾。又因此地在万历十年少林寺僧镇存曾于此募建宝塔一座,名文峰塔,因此又称为宝塔湾。

修建月河绕开湖水漫溢的湖泊,在明代黄河水南下的形势下就成为必然。自北而南,兴修了一系列月河,这些月河最终全部相连,运河形成双堤,实现了河湖分隔,保证了行船安全,同时河湖分隔工程最后导致了里运河的诞生。宏济河及其南北月河、周围石坝逐一兴修,促成了里运河中北段的形成。万历三十八年(1610),邵伯月河、界首月河的开凿使自扬州至淮安的月河全线贯通,里运河全线形成。这一工程持续两个世纪,是江淮运河史上的重大变革。它不仅实现了河湖分隔,而且使运河整体向东移动,从而实现了运河流路的调整。双堤修成后,船行于湖堤与新的堤坝之间,叫作夹河。

元明清时期,对运河的治理以明代为最多,“里河”成为淮扬运河此时主要的名称,到清代始称“里运河”,这一名称至今为人熟识。这一阶段,淮扬运河经过整治,河道也固定。辅助性的工程兴修是明清时期的重要特色,其中水塘共修十四个,水闸九座,水坝二十一座。月河是该时期最大的工程,通过湖泊沿线月河的开凿、连通,实现了河湖分离,避免了湖中风涛。该时期水流方向,自明代开始改为自北向南,改变了以前的流路。

结论

从淮扬运河的路线变迁来看,东汉以前运河已基本具备雏形,此时路线变迁主要是向西线移动与支流运盐河的开凿,其修缮主要是夹耶的开凿。魏晋南北朝时期,其修缮主要在扬州附近,其工程为开凿新的水源及新修堤、埭。隋唐宋时期,主要是疏浚河道、开通西道以及修建闸、坝,使该运河重新发挥重要的运输作用。元代淮扬运河变化不大,明清时期,因为运河夺淮济运的关系,北部水流加大,水流方向也改为自北而南。为保证行船安全,明清时期兴修了水塘、水闸、水坝等辅助性工程,其规模之大,是前所未有的。治理运河的思路,以明代为界,前后呈现出明显不同的特点。此前主要是对沿线河湖的治理以及因所经过的河湖不同而引起的路线微调;明清时期则放弃治理河湖,改为在旁边修凿月河,各月河相连,形成新的运道,实现了河湖分离,降低了行船风险。从地名的变化看,“邗沟”这一名称出现之前,淮扬运河有多个名称,到汉代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名称。“邗沟”这一名称在南北朝时期开始使用,成为使用时间最长的名称,以至后来沟通淮安与扬州的运河都被称为“邗沟”。明清时期的“里河”“里运河”等名称沿用至今,也是影响较大的名称。“淮扬运河”这一名称是现代对这条运河的称呼,其他的阶段性名称则使用较少,运河沿线支河的名称存在时间也较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