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将在音乐中复活 | 索尔蒂&伦敦交响乐团《马勒“复活”交响曲》

 老友mk09qda3vs 2023-05-15 发布于天津

当贝多芬的九大交响曲成为音乐史上无人能超越的里程碑之后,还有谁的作品能与之抗衡,答案当然是马勒的九大交响曲,不论是繁复庞大的架构、略具神经质的手法或深富哲学性的乐句,马勒的音乐似乎预言了科技高速发展后现代人特有的不安、焦虑及忧郁等情绪,因而深得人心。

索尔蒂在马勒作品上的坚持与成就早已获得肯定,曾经他的那版马勒“千人”交响曲就已经获得《留声机》杂志、《企鹅唱片指南》、《BBC音乐》杂志的高度赞许。1966年,这位素有“匈牙利发电机”之称的指挥大师更是以石破天惊的气势,指挥伦敦交响乐团与合唱团成就了一版极富表现力的马勒《第二号交响曲》录音

马勒《第二号交响曲“复活”》

图片

图片

马勒的好友毕罗(Hans von Bulow)1894年2月12日死于开罗,遗体运回汉堡在圣米海里斯教堂举行葬礼,葬礼上响起了克罗普修特克(Klopstock)的诗《复活》。当时心情沉重的马勒,听到这段合唱后感动不已,之后在汉堡完成第二号交响曲,透露早期的厌世观。此曲更是继贝多芬《合唱》之后,又一曲将声乐融入交响乐中的著作。

Symphony No. 2 in C Minor 'Resurrection': I. Allegro maestoso

1895年3月4日由理查·施特劳斯指挥柏林爱乐乐团首演了前三个乐章,1895年12月3日由马勒亲自指挥柏林爱乐乐团首演全曲。乐曲包括:第一乐章:庄严的快板;第二乐章:庄严的行板;第三乐章:宁静而流畅的谐谑曲;第四乐章:曙光初现“原光”;第五乐章:激动的谐谑曲。


“复活”交响曲是马勒最受大众欢迎和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以编制庞大和演奏难度著称。也是他确立对来世和复活终身审美观的第一部主要作品。在这部大型作品中,作曲家进一步发展了对“距离之声”的创造,并且创作着“自己的世界”,这些特征在他的第一交响曲中已经初见端倪。

索尔蒂《马勒:第二号“复活”交响曲》

图片

对于索尔蒂的马勒交响曲,你或许会更了解他与芝加哥交响乐团录制的版本(他与芝加哥交响有录制过马勒交响曲全集版本)。当年的索尔蒂同样有着“马勒专家”的美誉,他极富张力的动态风格,再配合着DECCA异常优异的录音音效,可谓更加出众。索尔蒂十分注重音乐的大动态与生命力,而马勒音乐中充斥的雄浑管弦乐效果就更能发挥他的特长了

图片

66年录音的独唱音乐家包括爱尔兰女高音希瑟·哈珀(Heather Harper)、威尔士女低音海伦·沃茨(Helen Watts),她们在最后的乐章徐缓而庄严地唱出克罗斯托克带有神秘感的《复活颂歌》,与强大、气势恢宏的管弦乐融成一体,独唱家与伦敦交响乐团合唱团对声音的控制特别有力,唱词每一个都听得非常清晰,形成强大的,充满欢乐的高潮结束,“复活”的信念为人类带来了盼望和乐观!

Symphony No. 2 in C Minor 'Resurrection': V. Im Tempo des Scherzos

此版“马二”体现了索尔蒂爵士饱含激情的率真演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辑是在伦敦金斯维厅(KINGSWAY HALL)录制,由DECCA录音班子黄金搭档大卫·哈维(David Harvey)、戈登·帕里(Gordon Parry)分别担任监制和录音师,全部人马在录音上的热情与努力的付出造就了这版永恒录音。

图片

《留声机》杂志评:“索尔蒂的“马二”具有自己特殊的卓越之处。整场演出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第一乐章,索尔蒂以从极强的洞察力渗透到不寻常结构的内在意义;最后一个乐章,女高音和女低音唱得很完美,索尔蒂建造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合唱团、管弦乐队,他们和演唱家家都没有任何不足之处,此外,DECCA的录音也极具代表性,完美地展现了乐团各声部的不同视角,是符合乐迷想象的一版诠释”。

图片

1. 作为最重要的马勒诠释者之一,索尔蒂爵士的马勒“复活”展现了非同寻常的紧凑感和张力以及对于“复活”外溢的情绪和浪漫主义的处理。

2. 索尔蒂1966年指挥LSO录制的《复活》与他后来录制的著名的芝加哥交响版本一样强大和深刻。实际上,整部交响曲中呈现的激情比他后来的版本激烈得多。也是能与克伦佩勒、库贝利克、阿巴多版本并驾齐驱的伟大录音之一。

3. 初始时觉得鼓声等中高频太软,不过越听越引人入胜。

4. 更多细节,更多展开,宛如幽谷徐徐展开白雾展现万物金色光辉,不同于其他版本描绘的“天堂”,回到人间即是复活。

碟友评荐

图片

【原装进口】

索尔蒂指挥伦敦交响乐团和合唱团

马勒《第2号交响曲“复活”》

欧版C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