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没落的另一大原因是取类比象只重共性忽视个性!

 风声之家 2023-05-15 发布于江苏

1、取类比象

是古代人们一种认识事物的方式。在中医学、尤其是在中药学中,运用尤为广泛。比如:由于花朵多生于植物的顶端,所以它的药用功能是多治头部疾病,故有“诸花皆升”之说;藤类植物,因其枝干运送水分营养的功能强大,故能治疗肢体、关节疾病;而骨、肉、脏器之类药品能治疗人身体中与之相同或相近部位虚损类疾病,被称之为“血肉有情之品”等等。

类象也是研究万事万物相互联系作用时,从作为研究对象的一组事物取出自身状态、运动变化的性质“象”,然后“比类”将万事万物按照自身性质分别归属到原来取出的性质所在的项目,来研究它们的相互作用。

2、阴阳类象举例

春夏

退

秋冬


兴奋


湿

抑制

3、五行类象举例

自然界

五行

人体

五音

五味

五色

五化

五气

五方

五季

五脏

六腑

五官

形体

情志

五声

变动

五脉

五穴

小肠

湿

西

大肠

皮毛

膀胱

4、类象具有化繁为简的特点

比如,阴阳分为两类,五行分为五类,八卦分成八类。通过共性,可以比较简单快速地掌握事物的特点。但是容易扩大联系、联系机械化、简单化等特点。比如干支,甲既可以代表第一,也可以代表方位的正东偏北,或者是年柱、月柱、日柱、时柱的天干等等,没有深入仔细研究的人,甚至会把第一与正东偏北对应起来,进而等同论述。

同类相应,同气相求,往往只注意到共性,而忽视了个性,个性才是更加精准用药的关键。求共性,就是降维投影,必定丢掉带差异的个性!

5、结论

中医取类比象具有或然性,缺少必然性。提取共性时有夸大成分,提取出必然性才能提高准确率。

所以,取类比象,只是第一层次的划分,而且只是非常粗糙的划分,姑且不论划分的对不对,即便对也是很难进行临床的。辅行诀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第二层次的划分,这些都可以统一在一个数理模型中,而不是数理模型与取类比象相互独立、相互排斥、相互矛盾。

类象只是最初浅的一维模型,入门级别!类象之上,才是真正的方术古中医,即高维医学!

-----------

往期精彩

见方不,走因果,从源头复兴中医药!

【方术中医】
方术古中医解伤寒论学习说明2023年夏季版
中医数学观--方术高维中医真相
中医类象观:象上有数,数之可万!
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关键在于古圣配伍辨证等核心技法的重现!
经方配方算术规矩之:明白配方背后的数理逻辑原理就是医圣!
方术高维中医杂谈
中医没落的根本原因在于东方古文明的失传
方术解伤寒杂病论序言
难经四十难--长生五行之解已误导二千年
学了辅行诀,如何才能配出经方?先说步骤
【经方配伍规矩】
经方格局篇
经方配方算术规矩之:二甘泻肾并非正确的配方公式!
经方配方算术规矩之:为什么说辅行诀58五行互含表也是错的!
经方配方算术规矩之二:药差一味,功效大变!
经方算术配伍规矩之一(非药证功效叠加配伍)
经方配方算术规矩之:明白配方背后的数理逻辑原理就是医圣!
经方配方算术规矩之:真武汤不能加甘草!
博采众方之后,如何从成千上万的方子中找出经方?
经方是不需要做实验的,重走医圣之路为中医复兴而努力!
经方配伍规矩随笔----中医体现中华文明自信!
方术解医案一则
【辅行诀】
辅行诀经方数学公式篇
辅行诀角方经方公式特点
辅行诀角方真的是辛苦除痞、咸辛除滞吗?
经方配方算术规矩之:为什么说辅行诀58五行互含表也是错的!
研究辅行诀的意义在于解开伤寒金匮!
【五运六气】
中医五运六气学说的本质是天文,干支是其简化模型
正宗五运六气再次成功预报北方雨雪天气来临!
癸卯岁五运六气图谱(外围初级用法与古法)
2022年,来自金星、月亮的北涝南旱,正宗五运六气方能解释!
【人工智能】
中医诊疗走向智能化----关键在于经方配伍规矩(算法)
【求医问诊】
中医基础问诊单(通用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