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城记:漳州城池

 风吟楼 2023-05-17 发布于广东

漳州城池(龙溪县附廓),唐时无考,宋代筑土为子城,周围四里,门六:东曰名第、曰清漳(即东城门设两门),西曰登仙、曰朝真,南曰云霄,北曰庆丰。咸平二年(999年)始浚濠,环抱子城。祥符六年(1013年),郡守王晃,加浚西濠,又于西南隅凿水门,接潮汐通舟楫,其外城惟竖木栅,围一十五里。

文章图片1

绍兴间,郡守张成大毁子城,撤外城东西北三面木栅筑于土,独南一面阻溪,而子城之濠皆在城内矣。嘉定四年(1211年),郡守赵汝譡始彻东门以石,高十级,长五百余丈。绍定三年(1239年),郡倅(郡守副职)林有宗复彻西、南、北三面,长二千五百余丈,为级二十,高一丈七尺,并浚濠,辟门七:东曰朝天,西曰安丰,南曰通津,北曰贡珠,西北曰小关门,西南曰龙溪门,东南曰朝宗门。上筑候亭二,下为河闸三。是岁,郡守江模始至,拨钱助其修,次年城成。

文章图片2

淳祐九年,郡守章大任重修东、西、北门,增彻城背,并彻石路与城相周匝。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陈有定命总制郡事张理问,改东、西、北三面而缩之,独南一面仍旧,围二千一百七十三丈,高三丈五尺。西北一隅依山,高二丈三尺,月城各围五十丈。浚濠三百五十九丈,东深二丈,广五丈;西深一丈八尺,广四丈(绍定旧城仅三分之二,门惟辟东西南北四门。环城浚濠,东起自北门环东门至东南城,深二丈,广五丈;西起自西北环西门至西南城,深一丈八,广四丈。[清光绪《漳州府志》])。南临大溪,北依山而壑之,为乾濠门。惟东西南北作东、西二水关(其内濠于南偏作东、西二水关。出会外濠以入于溪,东北一带以城中闲地,势转高水不得南下,别为小沟从东北隅城下穿一小闸出外濠中。[清光绪《漳州府志》])。

文章图片3

明朝初,城仍旧,重加修治,周城为女墙一千五百一十四丈,置月城①,内外各建楼。月城上为女墙,各六十战楼,二十有五城铺,二十有三水关,楼二。正统七年(1442年),指挥使杨隆重建西北内外门楼。天顺五年(1461年),东门内外楼为飓风所坏,明年,杨隆重建外楼五间,重檐,高九丈。

文章图片4

成化五年(1469年),副都御使滕昭,檄分巡佥事黄隆重建内楼七间,高一十二丈。成化十四年(1478年),西水关楼坏,指挥王璟重建。城东南址,旧筑土堤以捍溪流,然潦至辄坏。九年,副都御使张瑄命作石堤,城址始固。十八年(1482年),知府姜谅甃筑外堤,高一丈三尺,长一百余丈,广一十丈,作亭其上,匾曰保安,郡人陈舒为记。

文章图片5

弘治十四年(1501年),指挥同知侯汴于城西北隅登高山之上建威镇亭。岁久城坏,正德间(1506~1521年)知府陈洪谟重修。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知府顾四科修。二十八年(1549年),知府庐璧修。隆庆元年(1567年),知府唐九德以城北芝山后地辟修窝铺三间,令百户一员守之。隆庆五年(1571年),知府罗青霄、同知罗拱辰呈修各城垣、建敌台二十一座及四门月城,又以巽方撤旧楼改建八角楼,匾曰威镇阁,配北威镇亭,制甚雄壮,郡人黄典泮有记。

先是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因地方有警,知府李桥虑于各城水闸踈虞,创用铁柱置于闸门,自是城河淤塞,潮水不通。隆庆六年(1572年),知府罗青霄乃命撤去铁柱,复令沿河居民挑濬,潮水复通,舟楫无阻,乃命百户一员,司守启闭,百姓便之。(以上为明万历《漳州府志》载)万历十九年(1591年),南城楼灾,推官龙文明重修。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知府韩擢因新改南桥,露三台洲,改命南门曰三台,东曰文昌,北曰太初,西曰太平。

文章图片6

清朝顺治十二年(1655年),海寇堕城,悉沉所彻石投之海中。世子王恢复。十三年(1656年)再筑石城,周围一千九百七十一丈一尺,垛口一十个,二十有四窝铺,七十七间。四门各筑城楼,而威镇阁及东西水关楼并废。四城楼一时草创,其后亦渐倾圯。

康熙八年(1669年),副将袁如桂于城上增设火药局一十八间,改南门名曰时阜。康熙十年(1671年),巡海道陈启泰修筑东门楼。三十六年(1697年),龙溪知县田广英修筑南城楼。五十年(1711年)十一月,各县奉部文修葺圯废窝铺及诸雉堞。五十三年(1714年),知府魏荔彤于威镇阁旧址筑万寿亭。城中濠岁久淤塞,雍正七年(1729年)),巡道朱鸿绪始开濬之,城内居民得免水患。雍正十年(1732年),龙溪县令刘良璧建北门楼。次年并修外楼,复修南门外楼,重建西门内外楼。

文章图片7

乾隆二年(1737年),刘良璧来守郡,重建威镇阁,俗所谓八卦楼也。基与城齐,高出城六丈有奇,董其役者郡绅王材。乾隆六年(1741年),知府张廷球复濬城中濠之淤塞,未尽厥绪。乾隆十三年(1748年),知府金溶重加疏浚,东西分流,雨水不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威镇阁为雷所震坏其顶。二十四年(1759年),知府蒋允焄重修。乾隆三十年(1765年),东门外楼毁于火,龙溪知县宋学源重筑焉,城中生齿渐繁。内濠之沟屡次疏濬,而未有厉禁,近河居民每积粪秽或潜弃瓦砾余土于河内,数年之间濠复壅塞。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大水,城中民屋冲毁不可胜数。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巡道蒋允焄详请开浚,令绅士分董其役,而壅者复通。(清光绪《漳州府志》)

文章图片8

漳州城池之城墙及城门楼屡毁屡建,自建城至民国初年近千年中,经历30多次的维修,始终保持基本规模。民国七年(1918年)8月,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奉孙中山命,率军入闽,师驻漳州,开展护法和反军阀斗争,建立了以漳州为中心的“闽南 ”, 辖属汀漳二州的二十七个县市。

“护法区”成立后,便着手漳州城市政工程改造。由广东惠阳人周醒南出任工务总局局长主持 ,美国康乃尔大学建筑系毕业的杨锡宗任总工程师并兼任石码工务局局长。

市政工程计划分二期进行:1919年4月至1920年9月完成了第一期工程,具体的改良措施首先是修建公路,原计划公路东通泉州,南达厦门,北至龙岩,西连潮汕,后因工程费巨,只建了漳州至石码长达20公里的近代福建第一条公路(漳码公路);其次为拆除旧城墙,扩建街道,城基上建陆安南路(现新华南路)、陆安北路(现新华北路),博爱路等;以墙石修筑九龙江堤岸和铺砌道路,现始兴南路仍保留了墙石砌筑路面;原明代“新桥”在1904年和1908年两次大水中被冲毁,工务局利用旧桥基改建成为钢筋水泥桥,并更名为“东新桥”,原宋代“旧桥”也在1925年改建为钢筋水泥桥,落成时正逢北伐军入漳。从1918年12月至1920年1月,在原府署旧园基础上修建设了漳州第一个公园(今中山公园)。在拓马路的同时,大力推行道路两侧的骑楼建设。

文章图片9

东城门楼遗址位于芗城区新华西路东侧,1996年前还保存着东门城楼及新华北路口残存的100多米长的城墙,系元至正二十六年(1289年)改建的城楼及城墙遗址。1996年城楼和城墙被拆除,新建了东城门(高度约24米,进深约15米,拱顶门洞三孔),曰“文昌”门。2016年整修外墙面。

龙眼营②一巷存留城墙墙基。龙眼营的南面是漳州城的古城墙,虽在1919年城墙被拆除,剩下的城墙基础没有被处理,这个地区有的房子都建在古城墙的地基上,是目前唯一能见证漳州古城墙遗址的地方。另有西桥小学(原府学地)西的始兴南路(今光滑的石板路),是1919年陈炯明驻漳州时期, 拆古城墙的石料铺砌而成,保存至今的百多年石板路。

文章图片10

①月城,又称瓮城。瓮城是古代城防设施,是围在城门外的小城,守城时内外城组成双重防线,也可诱敌误入小城形成瓮中抓鳖之势。瓮城一般修成半圆形,也叫月城。

②龙眼营,原龙眼营里有个河沟桥,桥下有一条湍急的河流,桥称龙骇瀛桥。据明弘治黄仲昭著《八闽通志》载:“龙骇瀛桥宋淳熙四年(1177年),有龙奋其下,故名。”“按旧志,棂星门(府学)内有石沟,出门外,分为两道,达于龙骇瀛池,谓之龙须水。”明朝以后,因同化音变,被人们称为龙眼营。称作“龙眼营”始见于清康熙《龙溪县志》(见卷之二·规制·通道“龙眼营桥,宋志作龙骇瀛,在城东边”)。

参考资料:明万历《漳州府志》,明嘉靖《龙溪县志》;清光绪《漳州府志》,清康熙《龙溪县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