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手拍〕北京纪事•玉河记

 新用户8926AVU2 2023-05-17 发布于北京




在什刹海东侧的玉河庵前,有一处铜质说明牌,题名“玉河记”,详细地记叙了玉河的历史。
玉河,明代沈榜《宛署杂记》记载:“玉河,在县西二十里,源出玉泉山,流入大内,出都城东南,注大通河。”它指出了玉河的两个特点:第一,水源来自玉泉山;第二,专指从玉泉山至大通桥(位于东便门外)的一段运河河道。以下是“玉河记”全文。


玉河是通惠河的一段河道,是历史上漕运和运河文明的珍贵遗存,已有七百余年的历史。玉河曾经迤逦贯京城、曲水穿街巷,与之相关的地名延用至今;曾经水清鉴桥影、岸柳垂涟波,是京城的一道风景;曾经舟楫如梭、欵乃声声、惊禽拂棹。
北京历史上的漕运始于一千一百余年前的金朝,那时的蓟城已是金朝的中都。蒙古骑兵攻占中都后,郭守敬上言忽必烈导西山之泉,用高梁河水系供都城。“国家之置都水也”,也许就是这个建议,促成了新都——元大都城城址的确定。自此始,大运河上如云的帆影,满载着中原和江南的赋税以及各种货物,驶向大运河的终点——通州。
通州至大都四十余里,陆輓官粮,辛劳靡费,民不堪其悴。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郭守敬再次上言开凿河道,改陆运为水运。至元二十九年春,郭守敬图水为渠,自昌平的浮村引诸泉,转循山麓,汇聚于高粱河,停渊于积水潭,经后门桥,波光演迤,由大通桥东下,至通州高丽庄,入白河,全长一百六十余里,视地势设二十四牐节水蓄流,以通漕运,于至元三十年秋工毕,忽必烈赐名通惠河。据史料载:通惠河“通京师内外经行之道,置桥百五十有六”。
通惠河的通漕,将大运河的终点延伸至积水潭。从通州码头换舟,轻舠剥运,看积水浮飒,望连樯东过,“十里舳舻,遮天蔽日”,成为大都的胜景。有元一代,通惠河是一条通漕济运的血脉,延佑六年(公元1319年),天历三年(公元1329年)两次疏浚,并陆续将二十四牐全部换为石牐,于泰定四年(1327年)工毕。明代,将通惠河玉泉山至大通桥河段改称玉河。因上源水量骤减,无法通漕,玉河逐渐变为景观河。玉河景色秀丽,夹岸衙署、贵冑人家辐集。
然明清两朝,始终不放弃对通惠河的利用,明成化、正德、嘉靖年,数次疏竣大通桥至通州故道。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三十六年,引大通桥漕船至东直、朝阳等门。乾隆二十三年、二十五年再次疏浚,使漕船径达京仓,呈现出舟楫环城的景象。民国中期始,水源严重不足,玉河被逐段改成排水系统,埋入地下。那闪着粼粼波光,淙淙流过元明清三朝的玉河水,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
二零零三年至二零一二年,历经九年,在东城区政府的领导支持下,区属国有企业东方文化资产经营公司实施了玉河风貌保护工程,被掩埋半个多世纪的玉河重见天日,经过科学考古和精心修缮,使玉河的整体风貌得以保护,历史文脉得以传承和延续。这条七百余岁的古河,从漕运河、景观河到暗沟,历尽沧桑变迁,现在又重现了历史上水穿街巷繁华景致。这既是名城保护的成功之举,也是对伟大古都的杰出奉献!

拍摄图片说明:本组图片所展示的为从万宁桥(后门桥)经东不压桥至澄清下闸遗址一段修复后玉河两岸场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