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4月合成孔径雷达(SAR)行业动态

 taotao_2016 2023-05-18 发布于北京
摘要
TABLE OF CONTENTS

图片

1、航天宏图一号首图正式发布

2、女娲星座一期建设工程54颗星在合肥举行发布仪式

3、陆探一号01组InSAR卫星完成在轨测试,数据开始分发推送

4、卡佩拉发布最新两颗星首批图像以及成功试验双基成像能力

5、冰眼与NASA签署数据采购协议

6、“东方慧眼”智能遥感星座在武汉大学宣布正式启动,其中珞珈二号01 SAR卫星预计5月酒泉发射

7、绵阳星座首发星涪城一号SAR卫星出征,预计5月酒泉发射

8、以色列发射军事雷达侦察卫星

9、印度火箭发射新加坡一颗雷达卫星

01
航天宏图一号首图正式发布


2023年3月30日,航天宏图一号卫星星座搭载长征二号丁火箭发射升空并成功入轨。这是国际上首个“1+3”车轮编队构型的分布式干涉SAR卫星星座,由“一主加三辅”四颗卫星组成,主星发射雷达信号,主辅四星接收散射信号,可实现多基线干涉成像,在城市地质灾害监测、海洋监测、洪涝灾害监测、地表沉降监测等方面具备极大优势。

目前,卫星轨道逐渐抬升,编队构型正在形成。下面请随着航天宏图一号主星不分白天黑夜、能够穿云透雾的独特视角,去欣赏别样的世界风景。

图片

图片

图片

02
女娲星座一期建设工程54颗星在合肥举行发布仪式


4月26日,第二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空天信息产业峰会在合肥举办。安徽省委常委、副省长张红文出席峰会并表示,未来安徽将努力打造空天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在空天信息产业峰会上,合肥市委常委袁飞和航天宏图高级副总裁周东共同为“女娲星座”一期建设工程54颗星揭幕,将合肥高新区参与建设的雷达遥感(SAR)卫星星座项目16颗SAR卫星并入“女娲星座”。“女娲星座”一期工程54颗卫星,是由44颗雷达卫星和10颗光学卫星组成,其中包括合肥参与建设的16颗雷达遥感(SAR)卫星。卫星组网后,将对全球任一点平均重访间隔达到小时级,对全国陆地完成全覆盖达到天级,对全球区域完成全覆盖达到月级。其中第一阶段4颗X-SAR卫星星座,是全球首个采用四星车轮式(Cartwheel)编队构型的卫星星座,也是全球首个多星分布式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系统。

由合肥高新区投资促进局与合肥太空星际卫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太空星际InSAR卫星星座项目构建的16颗SAR卫星,将组成“合肥星座”,作为“女娲星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25年3月份起陆续发射升空。

张红文指出,安徽省高度重视空天信息产业发展,产业生态链日趋完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日益凸显。未来,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大趋势,航天宏图积极布局“女娲星座”,通过大力推动通导遥天地一体综合应用研究,抢占卫星互联网产业新高地。

    03
    陆探一号01组InSAR卫星完成在轨测试,数据开始分发推送


    4月14日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官方发布关于推送L波段差分干涉SAR卫星数据(陆探一号)的通知。据通知反映,由自然资源部作为牵头主用户的陆探一号在轨测试工作基本完成,数据具备投入使用的条件。从4月1日起,面向自然资源系统相关单位推送陆探一号数据产品,将进一步推动陆探一号卫星数据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应用。

    据悉,陆地探测一号01组(LT-1)是我国第一组以干涉应用为核心任务的SAR卫星星座,由A、B星组成,双星均配置L波段合成孔径雷达(SAR)载荷,具有全天时、全天候、多极化对地成像能力,可应用于地质、土地、地震、减灾、测绘、林业等领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研制,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年-2025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该规划首个立项的科研卫星工程。主要用户包括自然资源部(牵头)、应急管理部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L波段差分干涉SAR卫星A星和B星分别于2022年1月26日和2月27日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运行于607公里高度的准太阳同步轨道,搭载了先进的L波段多极化多通道SAR载荷,具备多种成像模式,最高分辨率3米,最大观测幅宽可达400公里。

    L波段差分干涉SAR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即将开启国产民用干涉SAR卫星支撑地质灾害防治新篇章。双星采用编队构型运行,具备双星绕飞与双星跟飞两种模式,利用干涉测高和差分形变测量技术,实现高精度、全天时、全天候地形测量、地表形变和地质灾害监测等任务,形成全球领先的地质灾害快速反应能力,为自然资源及相关行业提供重要数据与技术支撑。轨道参数如下,

    图片

    SAR载荷技术参数如下,

    图片

    (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自然资源卫星遥感云服务平台)

    04
    卡佩拉发布最新两颗星首批图像以及成功试验双基成像能力

    3月16日,卡佩拉成功发射两颗SAR卫星,累计在轨SAR卫星达到10颗。4月3日,发布最新两颗卫星首批图像新闻稿。据悉两颗卫星在轨调试仅用了5天,这主要得益于卡佩拉经过验证的云优先数据基础设施和强大的地面系统,这些系统简化了与卫星的通信。

    卡佩拉 SAR 技术可穿透所有天气条件和光照条件——包括雨、雪、风、雾、烟和黑暗。SAR 就像相机上的闪光灯——它可以让您在没有闪光灯就无法拍摄的条件下拍摄图像。从港口的船只,到自然奇观,再到令人印象深刻的人造建筑,这些来自全球各地的新图像突出了 卡佩拉独特的地球观测能力。

    图片

    中国鄂尔多斯盆地库布其沙漠(40.264 N,109.682 E)

    图片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41.005 N, 28.977 E)

    图片

    沙特阿拉伯杜巴阿拉伯码头 (27.334 N, 35.712 E)

    图片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惠特尼山(北纬 36.578 度,西经 118.292 度)

    惠特尼卫星系列以美国著名的自然区域命名,这两颗卫星是惠特尼系列卫星中的最后一颗。我们的下一代阿卡迪亚卫星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开始发射,具有技术改进和新功能。

    4月25日卡佩拉发布双基成像试验结果示例。该实验于 2023 年 3 月 31 日在阿根廷蓬塔阿尔塔上空进行。Capella-9 的任务是执行常规聚光灯收集,而与此同时,Capella-10 被配置为接收“只听”模式。收集的几何形状如下图所示。Capella-9 以标称的侧视配置将天线波束转向场景。Capella-10 在轨道上领先 Capella-9 约 275 公里,同时将其天线转向现场。收集的双基角度约为 30 度。两台雷达都收集了 20 秒的数据。 

    图片

    图片

    双基 SAR 用于改善目标成像,避免雷达干扰的干扰,以及实施移动目标指示和干涉测量技术。这可以通过在不同位置设置发射和接收雷达来实现。例如,双基 SAR 通过从不同角度捕获图像来改进对象成像,从而提供有关对象形状的更多信息,从而改进对象识别和分类。出于这个原因,双基成像几何结构可以使雷达对专门设计的结构进行成像,以减少更常见的单基地雷达特征,例如隐形飞机。

    05
    冰眼与NASA签署数据采购协议


    2023 年 4 月 5 日 -  ICEYE 美国子公司 ICEYE US宣布与 NASA 达成一揽子采购协议 (BPA)。该合同是一项为期五年的协议,用于购买合成孔径雷达 (SAR) 数据进行评估,以确定它们是否适合推进 NASA 的科学和应用目标。BPA 由科学任务理事会的地球科学部资助。

    自 2020 年以来,NASA 的商业小卫星数据采集 (CSDA) 计划一直在根据 NASA 地球科学部的目标从商业来源识别、评估和获取数据。

    “我们有幸通过商业数据源支持 NASA 与推进地球科学相关的目标,” ICEYE US 首席执行官Eric Jensen说。  “我们很高兴全国各地的 NASA 中心的研究人员将从我们的小型雷达卫星群获得可靠的数据流,并以此证明商业 SAR 对科学界的价值。”

    “NASA 很高兴在我们的地球科学研究、分析和应用组合的背景下评估 ICEYE 数据,” NASA CSDA 项目科学家Will McCarty说。  “随着 ICEYE 等商业来源的 SAR 的出现,我们对这些小型卫星星座如何补充现有的 NASA 数据集和功能很感兴趣。  最终,我们的目标是利用这些数据为地球科学部的科学优先事项提供新的视角。”

    ICEYE US 和 NASA 之间的这项协议代表了美国商业 SAR 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来自商业遥感系统的各种类型的卫星数据已被证明是对 NASA 现有能力的重要补充,如今已成为了解地球变化的重要工具。ICEYE SAR 数据的提供具有广泛的许可权限,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研究的协作效用。

    在任何时候,大约 70% 的地球都被云层或黑暗所覆盖。与传统的地球观测卫星不同,SAR 卫星可以在白天、夜间和云层中收集地球区域的高价值数据集。来自 ICEYE 星座的 SAR 数据可以在冰川地区或海岸线等广阔区域生成,并经常重新访问以优化科学价值并支持新的研究应用。

    06
    “东方慧眼”智能遥感星座在武汉大学宣布正式启动,其中珞珈二号01 SAR卫星预计5月酒泉发射


    近日,“东方慧眼”智能遥感星座项目在武汉大学宣布正式启动。“东方慧眼”智能遥感星座建设规模大,可有力推动航天产业发展,全面构建重大配套、星箭制造、海上发射和空间信息服务的航天全产业链生态圈。启动仪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为“东方慧眼”星座的首颗遥感科学实验卫星——“珞珈三号01星”的试验成果展开介绍,带领在场嘉宾畅想今后全民“玩”智能卫星的生活。

    2023年1月15日,“珞珈三号01星”成功发射并在轨运行。3个月以来,其为农业生产和自然灾害提供及时的数据服务,服务于国家公园的管理,并为土耳其叙利亚地震灾区评估、内蒙古阿拉善煤矿坍塌灾情评估等抗震救灾提供了及时的数据服务。

    李德仁院士表示,“珞珈三号01星”取得的系列成果,将推动卫星遥感从传统的专业数据服务向大众化、智能化和实时化遥感信息服务的跨越式发展。这是武汉大学团队20多年围绕独立、自主、安全、可用的空天信息智能服务研究的成果体现。

    “当然,一颗卫星能做的是有限的,我们主要用它来进行理论和应用验证。2022年10月,武汉大学与烟台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东方慧眼’星座项目。目前该项目已经正式启动,计划在2027年到2030年建成全球服务系统,到时候整个星座预计有200颗卫星在轨。”李德仁院士说。

    这200颗卫星的组成,除了“珞珈三号01星”这样的光学遥感卫星,还需要一定数量的雷达卫星。今年5月,武汉大学团队研制的雷达卫星“珞珈二号”01星,就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07
    绵阳星座首发星涪城一号SAR卫星出征,预计5月酒泉发射


    4月13日,在第八个“中国航天日”即将来临之际,“绵阳星座”发布会暨首发星“涪城一号”出征仪式在中国(绵阳)科技城5G和卫星应用科技园举行,“涪城一号”出征前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计划5月升空入轨。“涪城一号”具备InSAR干涉成像功能,可实现对地表毫米级形变的监测。

    图片

    “涪城一号”卫星总重300kg,最高分辨率1m×0.5m,性能指标达到C频段轻小型SAR遥感卫星的国际先进水平,可无视昼夜、穿透云雾,实现全天时、全天候成像,具备聚束、条带及扫描多种模式,满足不同应用场景需求。

    “绵阳星座”由“涪城卫星工厂”牵头建设,总投资5.28亿元,按照三年三期分步实施,到2025年将完成6颗SAR卫星组网,同步建成地面站和数据中心,带动“箭、星、器、数”等上下游产业发展,成为绵阳发展空天产业的高能级平台。“涪城卫星工厂”预计2024年将实现SAR卫星批量化生产,年产能将从目前的6颗增加到20颗。

    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理事长罗格在出征仪式上,一语道破关键,“绵阳要更好围绕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开拓中国遥感尽早实现高质量发展、引领全球空间信息应用的新阶段,为航天强国、制造强国、数字中国等提供有力支撑,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的智慧与力量。”

    08
    以色列发射军事雷达侦察卫星


    3月28日,以色列从特拉维夫南部的一个军事基地发射了一颗雷达侦察卫星Ofek 13,加入以色列的侦察卫星队列。

    以色列的大部分卫星都进入141°倾角的逆行轨道,主要是考虑火箭发射后能在地中海海域降落,避免箭体落入人口稠密的陆地区域。

    不仅以色列军方未公布Ofek-13的轨道根数,美国的北美防空司令部也没有公布Ofek-13的轨道根数。

    Ofek-13卫星是一颗先进的雷达成像卫星,不受昼夜和天气的影响。Ofek-13卫星由以色列航空工业集团研制,沙维特2运载火箭的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由Tomer和Rafael公司研制,二者均为以色列的军工单位。以色列航空工业集团负责研制沙维特系列火箭,沙维特系列火箭从1988年首飞,进行了12次轨道发射,成功了10次。沙维特火箭由以色列的Jericho弹道导弹改装而来。

    Ofek在希伯来语中为“地平线”,Shavit为“彗星”。以色列的国防军9900单元也参与了Ofek间谍卫星计划。国防军9900单元负责收集空基和天基的情报信息。(国际航天爱好者)

    09
    印度火箭发射新加坡一颗雷达卫星


    4月22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ndian Space Research Organisation,ISRO)利用其 极地卫星运载火箭/PSLV发射了两颗新加坡卫星,这次商业发射ISRO的子公司印度新空间有限公司(NewSpace India Limited)承包。本次发射的主载荷包括TeLEOS-2雷达成像卫星,该卫星由新加坡政府和 ST电子公司合作运行。其他载荷包括Lumelite-4卫星。PSLV 的上面级搭载7个有效载荷,在完成两颗卫星的部署后,PSLV的上面级作为一个实验平台留在轨道上。Teleos-2携带一个合成孔径雷达(SAR)载荷,能够在夜晚或云层影响情况下对地球进行成像。该卫星由 ST 电子公司建造,基于与2015年12月发射的TeLEOS-1卫星相同的 SS-400平台,区别是安装了合成孔径雷达(SAR)有效载荷,而不是TeLEOS-1卫星上的光学成像系统。PSLV,极地卫星运载火箭,是由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制造和运营的四级火箭。它于1993年9月投入使用,在本次飞行任务之前进行了56次发射,其中53次成功,两次失败,一次部分成功,进入了异常轨道。

    本次发射命名为 PSLV C55,PSLV火箭目前连续15次成功发射。本次发射是印度2023年的第三次发射,2月成功发射小型 SSLV火箭(印度新固体火箭第二次试飞成功,从首飞失利阴影走出),3月成功发射 GSLV Mk.III 火箭(印度再次发射一网卫星,一网一代星座基本部署完成)。印度的下一次发射预计将是5月下旬的 GSLV Mk.II 任务,部署一颗用于区域导航的IRNSS卫星。(国际航天爱好者)






    本文将同步在PIE-Engine技术社区发布。目前技术社区累积发布百余篇文章,覆盖云计算、AI、SAR数据处理、大数据挖掘、行业应用、Engine的产品更新说明等内容,欢迎大家查阅参考。

    技术社区地址:https://engine./ssmp-web/#/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