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我们迎来了「冬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 冬至,一年中日照最短的一天,自然界阴气到达了顶峰,所有植物都处于懵懂沉睡的状态,唯独腊梅竞艳开,风景独特。 冬至后,就进入了数九寒天,俗称“冬九九”。一般来说,冬至后的“一九”到“三九”期间,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我们即将迎来真正的“天寒地冻”,你是否做好了准备? 物极必反,阴极而一阳初生,所以冬至又是阳气开始萌芽的日子,在看似萧索冷峻的寒意下,植物从根部到枝头,已经在暗暗积蓄力量等待着萌发。 天一冷,特别容易腰部冷痛。自然界寒邪侵犯人体,一般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传变,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直接侵犯脏腑,中医称之为“直中”,最容易直中的脏腑就是脾,其次是心肾,导致脾和肾的阳气不足。 脾阳亏虚累及肾阳;或者肾阳亏虚累及脾阳,最终成为“脾肾阳虚”,中医称为“母子相及”、“火不暖土”。 脾肾阳虚,通常会出现久泻、五更泻、完谷不化、下腹冷痛、形寒肢冷、腰膝酸软冷痛等症。所以,冬至必须要做好温肾阳、暖脾阳的工作,饮食一定要以温热性的食材为主。 古时有“冬至大如年”之说,如今的冬至,虽然不能与新年同日而语,但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祖国的大江南北,仍然在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过冬至。 🔸 北方的冬至一定要吃饺子,以胡萝卜羊肉馅为最佳。 《本草纲目》中说:“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益肾气,养胆明目,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胡萝卜富含维生素A、核黄酸,对人体代谢很重要,被称为“小人参”。 二者搭配,性温能御寒,趁着阳气初升,用吃饺子的方式来激发体内阳气向上,温暖脾和肾。 🔸而此时的南方,很多地区都有吃汤圆的习俗,包含的黑芝麻、糖、猪油、糯米等食材,基本都是高脂肪、高热量,御寒效果极佳。 在冬至这个阴阳转换的重要节点,除了吃温热的吃食,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意减少消耗。 冬至宜忌:宜早睡晚起,帮阳气、气血更好收藏;遇事不急不慌,保持心情平静;少玩手机,静神少虑、节欲保暖,减少体力和精力的消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