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眩晕,无四肢冷、吐涎沫用泽泻汤,有则用吴茱萸汤

 太极本草888 2023-05-19 发布于河北

  本公众号上篇文章介绍了吴茱萸汤用于眩晕且有四肢冷、吐涎沫的症状的治疗,本文则介绍泽泻汤。

《金匮要略》卷中:泽泻汤

【处方】泽泻15 白术6

【功能主治】治水停心下,清阳不升,浊阴上犯,头目昏眩。现用于耳源性眩晕。

【用法用量】上药二味,以水300毫升,煮取150毫升,分温再服。

1、刘渡舟运用“泽泻汤”医案:

1.1 1967年在湖北潜江县,治一朱姓患者 ,男,50岁,因病退休在家,患病已两载,百般治疗无效。其所患之病,为头目冒眩终日昏昏沉沉,如在云雾之中。且两眼懒睁,两手发颤,不能握笔写字,颇以为苦。切其脉弦而软,视其舌肥大异常,苔呈白滑,而根部略腻。

辨证:此证为泽泻汤的冒眩证

治法:渗利饮邪,兼崇脾气。

处方:泽泻24克,白术12克。

1.2  1973年曾治一黄姓妇,32岁。患头痛兼发重,如同铁箍裹勒于头上,其病一年有余,而治疗无效。切其脉则沉缓无力,视其舌体则硕大异常,苔则白而且腻。

辨证:此证为水饮夹湿,上冒清阳,所谓“因于湿,首如裹”。

治法:渗利水湿,助脾化饮。

处方:泽泻18克,白术10克,天麻6克。

照此方共服四剂,一年之病,竞渐获愈。

1.3 魏某某,男,60岁,河南人。患头晕目眩,兼有耳鸣,鼻亦发塞,嗅觉不佳。病有数载,屡治不效,颇以为苦。切其脉弦,视其舌则胖大无伦,苔则水滑而白。

辨证:此证,心下有饮,上冒清阳,是以头冒目眩;其耳鸣鼻塞,则为浊阴踞上,清窍不利之所致。

治法:渗利水饮之邪。

处方:泽泻24克,白术10克。此方服一剂而有效,不改方,共服五剂,则头晕、目眩、耳鸣、鼻塞等证愈其大半,转方用五苓散温阳行水而收全功。

2、门纯德运用“泽泻汤”

  六十余岁一老太太,自述:头晕非常严重,不敢动弹,来诊时血压不太高,150160/100mmHg,诊其脉象亦不洪大,呈弦细之象,面色亦不太红,略有短气。问其是头晕还是昏胀?答曰:“是以晕为主,稍有昏胀”《金匮要略》中泽泻汤主症为“冒眩”,冒眩就是指头昏目眩,恰为患者之病症。于是当时我就处以“泽泻汤”:泽泻四钱、白术三钱。服药一剂后,头晕就大有减轻。

后来我用此方治疗西医诊断的脑压高的患者效果很好,看来这个老太太可能就是脑压高,有时我也用此方治疗青光眼的眼压高所致头疼头晕之证。

各医家运用心得

1、泽泻汤治坐着躺着都天旋地转的头晕。这种头晕是因为血中死水多痰饮多。泽泻汤加海盐一小勺,当茶喝一周,不容易发虚。另外泽泻汤加茯神可治青少年梦遗。

2、林某某,女,23.眉棱骨以上额头闷胀感约2个月,肩颈、肩胛骨及三角肌自觉有不通畅感。无恶心欲呕,无口苦口干等証,舌淡红水滑苔,脉右寸关稍弦。服用泽泻汤三剂,明显改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