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一英语教材和小学差不多?错过这些“干货”差点误了娃的英语学习

 平凡凡在成长 2023-05-19 发布于浙江
寒假要开始了,大哥问:要不要给娃报个英语补习班?
我看向娃,他在3米开外,用只有我能看到的角度,微微摆手,脸上写着 “拒绝”,表情恳切。
我想了想说,哥,还是再给个机会吧,我有信心下学期让他英语更上一层楼。
大哥不作声。
他这不是默许,是对我俩“沆瀣一气”的无声抗争。
但他晓得,抗争无用,只好闷头刷手机以示不满。
娃咧着嘴,蹦跶蹦跶过来,跟只小鸟似地从我身边跳过,给我一个眼神。
唉,不是我溺爱娃,也不是我对英语补习班有啥偏见,主要是我觉得不论啥学科,都是“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尤其英语,作为非母语学科,要学好,其实大量的功夫在课外。所以,对于基础薄弱的娃来说,若没有其他外力及时的督促、辅导和跟进,想仅靠这一周两小时的“小灶”就突飞猛进,可能性,不大。
所以,学习说到底,还是那句老话:功夫在自身。
而对于还没开窍或者开窍比较晚的娃来说,这功夫不仅在他自身,还在父母身上
而英语,相较于其他主科,我确实“怠慢”了些
曾经“欠下”的,终究是要“还上”的~
我找了个下午,把本学期娃的英语学习资料,好好理了理,一共有:两本教材(人教版和EIM),两套报纸(双语报和二十一世纪英语报),两本作业本,外加学校平时发的一些试卷、讲义和练习。
坦白说,我个人感觉,能把以上学校发的资料全部吃透,英语成绩肯定差不了。但关键是,对于有五门主课要学,平时连双休日学习时间都塞满的娃来说,有些内容真的来不及消化。
所以相对宽松的假期,真是查漏补缺的关键时刻。
不过说到英语,我也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就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课文是真简单,很多句型是小学时就学过的,词汇大多也和小学重复,可为啥把单词和课文都背出了,还是考不了高分呢?
我认真研究了下这本七上教材,不看不知道,一看“惊一跳”:原来它看似简单,实则知识点超多,就像海上冰山,看着没多大,其实海面之下有巨大冰川。
这“冰川”里有音素知识、固定短语、时态用法、单复数要点、句型结构……
而我之所以能发现这些“冰川”,是因为认真看了教材的后半本。
这部分内容由于被安排在“正文”之后,易被误解为是不怎么重要的“附录”,常被忽略,但实则涵盖了整个学期的知识要点和考点。
比如在“Pronunciation”这一章里,列出了初一要掌握的44个因素和4个辅音连缀,
并列出了每个字母在单词中的常见发音
忘记这些音素的发音了怎么办?
没关系。从教材79页开始的“分单元语音练习”中,列出了每一单元涉及的重点音素和相关单词,而这些在配套的教材音频资料中都有,跟着念就行。
在“Pronunciation”后面的那一章,就是“Grammar”了,这里涵盖的内容就更丰富了:
关于词类,有复数名词加“s”的规则,人称代词、物主代词的使用,基数词和序数词的区别,Be动词和实义动词的运用……
关于句子,包含了不同种类句型的结构特点,特殊疑问句和一般疑问句的提问方式;以及关于一般现在时态的要点。
此外,和小学课本一样,后半部分附上了“课文注释”,但内容比小学课本“厚实”得多,
小学课本里主要是一些重点句型的翻译:
七年级课本里,不仅有重点句型翻译,还有固定短语的用法,
和常识介绍
所以,看似内容与小学课本相差不大的初一课本,对英语知识点掌握的要求其实已经上升了几个level:从对语感的培养和词汇的积累过渡到对音素、语法、固定搭配的掌握和运用。
这也是为什么小学时,把单词和课文背熟基本就能考个90分以上,但初一如果还这样,分数大概只能及格保本。
但毕竟是非母语学习,大多数家庭都没有沉浸式的语言环境(比如我们家),对于一些短语的固定用法和语法知识的掌握,除了靠朗读阅读培养语感外,大量的应试训练也必不可少(从小学英语,英语基础强的娃以及其他类型的英语学霸除外哈)。
坦白说,经历了这一学期后,我有一丢丢遗憾小学过得太轻松,尤其是英语,过于乐观天真,初中难度一上来后,显然难以立马接上。
幸好马上假期了,赶紧补起来。
毕竟初一是打基础的阶段,“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一定得夯实了,才能“根深叶茂”。
后面我会和大家分享假期的英语补习计划。
如果你有学习英语方面的心得,非常期待你和我交流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