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图:培养能在国际舞台唱响中国声音的艺术人才

 顺其自然h 2023-05-19 发布于北京

图片

编者按

本篇文章经编辑后以《让更多艺术人才走向世界舞台》为题2023年5月12日刊载于《人民日报》。


准确把握世界艺术发展趋势,推进中国艺术向世界的核心地带进军,努力培养更多能在国际舞台唱响中国声音的艺术人才,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命题。

图片

学院师生参演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文艺演出

图片

唱响中国声音的典型代表

作为在20世纪国际艺术舞台上最有影响力的代表,梅兰芳为中国艺术的国际表达提供了范式,为中国艺术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标杆。他1919年和1924年先后两次出访日本,1929年底至1930年初出访美国,1935年出访苏联,1956年访日本。在这些历史性的艺术演出中,他的表演典雅清新,雍容华贵,质朴端庄,淑静妩媚,通过展现中国戏曲艺术之美,生动讲述了来自中国的道德故事。梅兰芳在纽约的首演被时人称为不仅是“一种戏剧界的轰动性事件”,而且“也是东西方的盛会——这不仅是西方人发自内心地向一位迷人的中国艺术大师致敬,同时也是向中国致敬”。爱德华·卡特认为,当梅兰芳将要表达的现实转化为戏剧姿态时,他也将中国人天性中最美丽也最关键的部分凝聚在了自己身上。梅的演出对美国人接受和理解中国人的性格和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他甚至让我们质疑自己的戏剧形式和做法,使得我们中的许多人开始尊重中国人及其文明。梅兰芳的访苏演出受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丹钦柯、梅耶荷德和布莱希特等艺术家的高度关注,间接影响到西方现代戏剧的发展。观演后布莱希特开始研究梅派艺术,于次年撰写《论中国戏曲和间离效果》。梅耶荷德观演后从写意性的戏曲表达中受到启发,感到应对自己正排演的《智慧的痛苦》进行修改。梅兰芳的表演艺术后来被称为“世界三大戏剧表演体系”之一的梅兰芳表演体系,在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方面至今仍然具有典范性意义,在艺术教育中是必须遵循的中国戏剧表演艺术规律的总结和提炼。可以说,强烈的国际参与自觉,坚定的中华文化立场,开阔的国际艺术视野,独特的戏剧艺术观念,专业的艺术表现能力,深厚的跨文化交流本领,高超的跨媒体传播能力,中正谦和的人格品行成就了国际舞台上光彩照人的梅兰芳,成就了当今艺术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经典教科书。

图片

唱响中国声音的有益探索

在中国不断走向国际化的背景下,杰出的艺术家们为中国故事的国际艺术传达不断探索,为国际化艺术人才的培养贡献了很多优秀案例,提供了多种可资参考的经验。

图片

我院学生在2022年冬奥会开幕上表演

《构建一朵雪花》

中国的战略艺术家可以在自己的国家实现世界畅想。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长卷舒展,活字跳跃,圣火激荡,群情激昂,以中国文明五千年开天辟地的历史为起点,以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村为核心概念,给世界展现了一个堪称史诗级别的文化表达,让国人骄傲,让世界动容。2022年冬奥会的雪花舞蹈充满文化张力,张艺谋用了一中一西两句话表达艺术创意,一是李白的诗“燕山雪花大如席”,二是西方俗语“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是相同的”。他希望通过一朵雪花来传递人类共同的情感,没有两片雪花是相同的,但大家汇聚在北京,共同成为一朵璀璨的雪花,就是“一起向未来”。

图片学院聘请张艺谋先生为荣誉教授

作为世界首位“双奥”总导演,张艺谋以自己卓越艺术观念、专业的艺术集成和成熟的艺术组织能力成就了奥运会的艺术品质,国际“双奥”也成就了张艺谋作为战略艺术家的世界艺术影响,同时也为中国艺术教育培养在世界更多大场面指挥千军万马的中国艺术家打开了天花板。

图片

学院聘请赵汝蘅女士担任芭蕾艺术顾问暨

北京国芭赛执行主席

在中西合璧中以世界级别的艺术语汇讲述中国故事。从《红色娘子军》的芭蕾舞民族化历程中走来的赵汝蘅带领中芭创排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先后在中外数十座城市演出逾500场,成为在国际舞台最具影响力的中国芭蕾作品。这部舞剧融合了中国民族民间舞、戏曲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是中国文化与舶来艺术的真诚合作,既为芭蕾的自身发展开辟了新的艺术道路,又满足了西方观众的文化诉求和审美需求。舞剧成功的前提是西方观众看到了他们熟悉的纯正芭蕾舞,看到了中芭演员的整体实力,他们赞赏优质的芭蕾舞剧的结构,赞叹高级的芭蕾舞本体语言,进而感动于所讲述的中国故事。遵循艺术本体规律,坚守艺术规格标准,掌握世界级别的艺术智能,是中国艺术人才走向世界艺术高峰的缺口,是当下艺术教育的瓶颈。

在国际语境中强化基于人类共同价值的文化辨识度。孟京辉是自身文化辨识度的追求者,但同时强调人类共同价值与自身文化辨识度的辩证法。他认为中国戏剧要想走出去,需要共同的国际语境,彰显自身文化辨识度,而辨识度的建立则需站在全球视野的高度。由此他主张好的作品既源于伟大的传统,也来自对当代的不断认识,从传统中发现当代,将伟大的传统与伟大的当代结合起来,是中国艺术走向国际的必由之路。以国际化意识让海外观众从中国的艺术作品中了解火热的当代生活,理解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与灵魂,这是可贵的提示,是艺术教育应该把握的核心文化观念。

以中华优美道德故事感动世界,操着乡音亦可走向世界。地方戏曲走出省域都非常困难,李树建的《程婴救孤》却已在国内外演出2000余场。该剧2013年走进百老汇,2016年走进好莱坞,取得了巨大成功。有评论认为,其原因是《程婴救孤》所体现的价值精神是这个世界普遍缺乏的,也是这个世界迫切需要的。当下如此,既往也是如此。中国如此,西方也如此。《程婴救孤》的故事来源于元代戏曲家纪君祥所著的《冤抱冤赵氏孤儿》,是传入欧洲的第一个中国剧本,距今已有近300年历史。1755年法国伏尔泰的改编本《中国孤儿》在巴黎正式演出,此后《赵氏孤儿》流传到欧洲的其他国家,逐步由中国故事转化为各国故事。可见,艺术表达的内容是艺术感染能力的关键,只要内容说服人,就可能遍行天南地北。如果操乡音的豫剧人能走向世界,那我们应该对中国艺术走出去充满信心,我们的艺术教育应重新定义国际化艺术人才培养的边界。

图片

2016年联合国发行世界舞蹈日邮票小型张,邮票主题形象为我院孙颖教授中国古典舞作品《踏歌》

图片

薄天厚土·大美不言:民间舞

作品展演剧照

艺术表达需要深刻理解艺术的综合社会属性,适应和驾驭艺术的发展环境。2015年张火丁携京剧经典剧目《白蛇传》和《锁麟囊》到美国林肯艺术中心演出,取得了演出领域和文化领域的双重轰动。《纽约时报》普利策奖记者提前到国内深度采访并在演出前后连续报道,哈佛大学等大学教授开坛推介并引导艺术观赏,美国艺术大学聘请张火丁为荣誉教授,我国文化主管部门及我纽约领事馆倾心支持,群策群力,方成盛举。谭盾的音乐想象力令人钦佩,被阿布扎比艺术节授予终身成就奖,授奖词说“作为一位作曲家,你的作品跨越了时间、空间与民族;作为一位艺术家,你让音乐呈现了崭新的姿态,融合了不同的类别与传统,成为标记了你名字的创新之作”。沈伟的每一部作品都显示出独特的创新意识,其舞蹈语言融合多种艺术元素,包括舞蹈、绘画、戏曲、杂技、武术、雕塑、影像等,视觉与舞蹈韵律的新语言总给人某种创造启示。谭元元一度每年在旧金山芭蕾舞团以及世界巡演大约在90到100场,演出季里平均每天工作13个小时,每周都会跳坏4-5双舞鞋,一周内要演5、6个不同的舞剧,扮演5、6个不同的角色,面对这些,谭元元认为有生活阅历的舞者更能精准传递舞蹈精髓。在全球化文化竞争中善于适应和驾驭艺术的发展环境,在守正中创新,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需要艺术、艺术家与世界需要的深刻结合,是这些艺术家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艺术人才全面成长的必然要求。

图片

我院青年教师马蛟龙:“中国红扇飞舞在伦敦塔桥”视频

以艺术的传承与传播创新体现作品价值。在媒介极大发展的时代,艺术突破国界的“暴风吸粉”成为可能。2020年马蛟龙“一条中国红扇在伦敦塔桥”的视频,引来了1亿多的播放量,收获了380万的点赞,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的高超舞艺、中国舞的独特魅力,许多网友称他是一个“克服了地心引力”的男人。一扇一剑,气盈四壁,双扇齐举,云衣霓裳,一跃三尺、凌空劈叉,前飞燕、双飞燕、侧空翻、云门大卷、旋风空翻,飞转腾挪,这些行云流水的舞蹈动作已经让他在抖音拥有近500万的粉丝。何以如此?是高超的专业技能与互联网时代的自媒体联合成就了马蛟龙,艺术教育要更主动地拥抱智能时代。 

图片

唱响中国声音的教育使命

图片

北舞师生携《天鹅湖》赴俄献礼中俄建交70周年

图片

我院摩登团体舞《士》荣获黑池舞蹈节冠军

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支撑中国艺术人才有底气地走出去。有了这个底气,我们就可以不断完善中国艺术的学科、学术和话语体系,着力于人类文明的中国贡献、世界文化的中国表达、艺术精神的中国审美的国际分享。一个艺术家之所以能够影响世界,就在于其优秀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是我们影响世界艺术的价值基础。为此,需要我们努力发现、挖掘、培育我们艺术教育的民族属性和文化属性,对于这一属性的坚持和强化,是我们实现国际参与的文化禀赋,是我们培养国际艺术人才的基石。各艺术院校要进一步优化基本培养制度,凝练典型文化属性,强化鲜明教学特色,提升人才比较优势,坚持立德树人,通过强化大学核心价值助推国际化的实力,以鲜明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培育国际化人才的中国底色。

图片

学院与英国罗汉普顿大学签署协议启动本科联合培养项目


通过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要将国际化办学目标与核心教育资源实现深度融合,面向国际需求调整学科专业设置,优化人才培养布局,提高与国外优秀艺术高校共建课程比重,加大国际性艺术教育实践范围,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通过举办有影响力的国际学术活动,鼓励创新性研究,推进原创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在前沿学术方向和实验性艺术活动的活跃度等方面实现实破。国际艺术人才需要国际艺术大师的教育引领。这样的艺术大师应当在艺术教育教学领域具有卓越的社会影响力,其艺术思想具有广泛影响力和示范性,其学术研究拥有显性影响的观点体系,其艺术创作代表时代发展的阶段性最高成果,在全球艺术活动中具有卓越的创意、集成、协调和组织影响。

图片
图片

学院开展柔性引进人才, 聘请奥地利的“芭蕾王子”“世纪舞者”弗拉基米尔·马拉霍夫、美国百老汇音乐剧导演卓依·马克尼里为北舞全职教授

北京舞蹈学院与世界顶尖舞蹈大师马拉霍夫达成三年全职合作协议,期待全职的“北舞人”马拉霍夫和他的中国学生在世界舞出精彩的中国故事。

图片

2023国际中文日北京舞蹈学院主办

“心相近 舞相融”——中外舞蹈专场


图片

学院牵头组建中国舞蹈教育发展论坛

构建国际艺术教育平台,助推优秀学子走向国际舞台。中国音乐学院联合世界近百所顶级高等音乐院校发起成立全球音乐教育联盟,中央戏剧学院担当世界戏剧教育联盟秘书长单位,上海戏剧学院承担国际戏剧协会亚太戏剧教育中心秘书处工作,都努力在国际艺术教育的核心领域主动发起议题,积极寻求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北京舞蹈学院创建的北京国际舞蹈院校芭蕾舞邀请赛,历经15载,吸引了60个国家及地区、80多个院团、800余名选手参与,被誉为“芭蕾奥林匹克”,有效提升了中国芭蕾舞教育在全球的影响力,托举很多中国优秀舞者走向世界舞台的前沿。

图片

北京舞蹈学院每年举办BDA舞蹈论坛,引领中国舞蹈学术前沿发展

需要通过积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强化艺术学子渴望在世界舞台实现价值的使命感。为此,我们艺术院校应有更加自觉的国际化战略,改善面向国际办学的文化环境,培育学子的当代观念和国际视野,以“世界大同,和合共生”原则传达文明美美与共的理念,深入阐发中国艺术之道,传播中国艺术之美,努力使中国艺术成为世界多样化文明的重要参与者与影响者。上海音乐学院在办学中明确“养成音乐专门人才”,需要“一方输入世界音乐,一方从事整理国乐”,“输入”是迈向国际化,“整理”是坚守民族化。可以说,做强自身,开眼世界,就是国际化人才的方向。

(作者为北京舞蹈学院党委书记)


来源:党委宣传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