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绝境看彭德怀”,看他这几次临危受命就行了

 茂林之家 2023-05-19 发布于湖南

1.会师井冈山

1928年12月10日,彭德怀率领由平江起义部队组建的红五军,历经艰险,来到井冈山同毛主席、朱德领导的红四军会师。

这一年,彭德怀刚满30岁,在5个月之前,他还是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一团的团长,他的团是独立第五师的主力,第一团也是湘军中的模范团。

彭德怀的部队曾经一度被湖南省主席何键引以为傲,据说彭德怀还数次在战斗中保护过何键,但是令何键万万没想到的是,正是彭德怀的模范团,竟然在1928年7月22日举行了平江起义。

平江起义使何键大为惊恐,他立即调集重兵围攻由平江起义部队改编的红五军,经过浴血奋战,红五军退出平江县城,准备上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师。

然而何键非常不愿意让红五军上井冈山,于是派重兵对红五军进行围追堵截,企图将红五军就地消灭。

由于是起义部队,因此部队中还有一些意志不坚定者,加上敌强我弱,经过几次激战后,连伤亡加上临阵脱逃者,红五军说是一个军,其实就剩下500多人了。

由于敌人重兵防备红五军上井冈山,所以红五军只得外线转战,经过将近5个月的长途跋涉和艰苦奋战,终于在12月10日,来到了井冈山,和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四军会师。

此时距离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上井冈山仅仅1年零2个月,距离朱德率领的起义部队上井冈山仅仅8个月,此时,彭德怀平江起义的部队也上了井冈山,红五军和红四军会师。

文章图片1

井冈山会师

彭德怀第一次见到了他的湘潭老乡毛泽东,两个人的老家距离仅仅几十里路,毛泽东笑着对彭德怀说:“你也走到了我们这条路上来了!”两只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从此两人就开启了几十年的革命友谊生涯。

红五军经过几个月的艰苦转战,如今上了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师,脱离了危险,总算可以停下来喘口气了。

但是更大的危机降临在了井冈山,为了消灭井冈山的革命军队,蒋介石紧急调集6个旅18个团的兵力,任命何键为总指挥,兵分五路,采取重重包围、步步进逼、最后合击的战术,对井冈山进行“会剿”。

对于刚上山的红五军来说,事态可能更加严重了,敌人有18个团,井冈山上说是两个军会师了,但是红五军仅剩下几百人,两个军合并起来也仅有4个团而已,敌我兵力悬殊太大了,去还是留,成了迫在眉睫的一个问题。

2.保卫井冈山

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井冈山上的指战员紧急召开会议,讨论如何应对敌人的这次“会剿”。

会议上大家各抒己见,有人建议利用天险死守井冈山,然后寻机击破敌人;有人建议放弃井冈山,到外线寻求作战机会,毕竟敌人强大,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两种建议都不完美,此时的井冈山已经成为根据地,丢掉他诚为可惜,但是死守肯定也没有胜算,在这样情况下,毛泽东提出了一个“围魏救赵”的计谋。

他的建议是:留下一部分人守井冈山,利用天险暂时守住这个根据地,另一部分人下山突围,去进攻敌人必守的赣南,迫使敌人回师防守,最终取得胜利。

经常看书的人提出的建议就是不一样,毛泽东的建议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觉得这是一个可行的办法,但是由谁来守井冈山呢?毛泽东提出:由彭德怀的红五军来守山,红四军主力下山出击。

这个提议一出,红五军的大部分人不愿意了,因为红五军到山上的仅有800人左右,两个人都合不到一条枪,每条枪配发的子弹也仅有十几发。

以缺少枪支弹药的800之众,对抗装备精良的30000多敌军,怎么看都是难以完成的任务,且是一条死路,所以红五军的指战员老大不愿意。

有人说,红五军刚刚上山,对山上的一切都不熟悉,且只有800人,怎么能守得住?还有人发起了牢骚,说要留大家一起留,要走的话大家一起走。

毛泽东见状,对坐在第一排,一直低着头沉默不语的彭德怀说道:“彭军长,该怎么办,你拿个主意吧!”

会场一下子冷静了下来,目光都转向了彭德怀,彭德怀环顾一圈,略做了一下思考,站起身来说道:“就这样定吧,服从命令!

文章图片2

彭德怀元帅

彭德怀的话一说出,他就看到红五军的骨干们在惊讶地望着自己,于是他表情严肃地说道:

“四军、五军一盘棋,怎么能老是看着自己的脚趾头呢?这井冈山是革命的根据地,丢掉它,就像母亲抛弃自己的婴儿!”

这是彭德怀第一次临危受命,他也知道,留在井冈山是九死一生,不过为了顾全大局,他还是毅然的接受了这个艰巨的任务,此时,彭德怀入党不到1年时间,离红五军上到井冈山仅仅20多天。

毛泽东见彭德怀接受任务,心里一块石头落地,同时也被彭德怀顾全大局的精神所感动,会后,他在濛濛细雨中赶上彭德怀,激动且亲切地对彭德怀说道:

“老彭,临危受命,这次守山极为艰难,你们的担子很重哟!”

彭德怀用毛泽东感到十分亲切的乡音说道:“没得办法,重担子总得有人挑!”

连夜回到红五军驻地后,彭德怀立即召开会议,宣布命令和布置任务,但是命令一宣布,底下就一片牢骚,很多人说凭什么让红五军守山,把这个掉脑袋的任务交给红五军,他们怎么不留下?

有人起哄,有人随声附和,面对这样不和谐的声音,彭德怀怒斥道:“这是屁话!总要有人留下吧?这是干革命,就是掉脑袋也得干!”

彭德怀一发怒,底下没人再嘀咕了,接下来彭德怀平心静气地向大家解释,做通了战士们的思想工作,然后进行任务布置。

留守的红五军面临的情况的确很困难,红五军的800人加上红四军的一部分,总共不到1000人,缺少弹药,人均不到一支步枪,重武器基本上没有,还有很多伤员需要照顾,要想在这样的情况下守住井冈山,简直比登天还难。

不过彭德怀还是做了细致的部署,利用井冈山的险要,以有限的兵力和武器布置了几道防线,能多坚守一天是一天,唯一的希望是毛泽东“围魏救赵”的计谋管用。

不过很可惜的是,红四军下了井冈山何键就知道了,不过他没有分兵去追红四军,而是让其他部队去追击红四军,会剿的主力部队还是朝着井冈山而来。

这下压力都到了彭德怀的红五军这边,由于山上的兵力很少,敌人围攻的厉害,所以彭德怀一开始就把部队全部拉到了前线,连预备队都没有,经过三天三夜的激战,红五军死死守住井冈山阵地。

但是敌人在当地的猎人的带领下,从小路摸上了井冈山,彭德怀的红五军腹背受敌,阵地一下子被突破,部队伤亡惨重。

而此时,突围出去的红四军也没有实现自己的战略意图,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彭德怀决定暂时放弃井冈山,进行突围。

于是在当地群众的带领下,从悬崖上的小路摸下了井冈山,接着从敌人包围圈的缝隙中冲出了重围,这时红五军的战士仅剩下300多人了。

这是彭德怀第一次临危受命,虽然这次任务并没有按照原计划完成,但是彭德怀在危机时刻的担当让人敬佩,这次任务如同皮定均中原突围时的情况一样,在看似必死的绝境中获得了重生。

几个月之后,转战多地的红五军经过扩充后又回到了井冈山,到了1930年,这支当初冲出井冈山仅有300人的队伍,发展到了6000-7000人,成为红一方面军中的主力部队,也是日后取得全国革命胜利的一支重要力量。

3.割骑兵尾巴

1935年10月,经过将近1年的艰苦跋涉,长征中的中央红军终于望见了目的地——陕北,但是眼见胜利在望的时候,东北军张学良部和西北马家军马鸿宾部的三个骑兵团在后面紧追不舍。

要想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就必须要打掉身后的骑兵“尾巴”。

但是当时的中央红军,经过草地分兵和几次战斗之后,仅剩下7000人左右,缺少弹药和补给,一个个衣衫篓缕如同叫花子一般,怎么用疲惫之师去打骑兵呢?

可是要想进陕北,就必须打掉这支骑兵部队,于是毛主席电令彭德怀,让他砍掉这条可恶的“尾巴”。

马家军骑兵的厉害可以参考后来的西路军,饶是徐向前善战,也是败在了马家军骑兵的手下,西路军全境覆没,而现在彭德怀用几千步兵对三个骑兵团,可以说是危险至极。

文章图片3

这也算是一次临危受命,彭德怀接到任务后,指挥率领改编后的陕甘支队,在吴起镇的五里沟设下埋伏,一举围歼了尾追的骑兵尾巴。

这一仗,歼灭一个骑兵团,击溃了另外两个骑兵团,俘虏了700多人,缴获优良战马将近1000匹,获得了巨大的胜利。

毛主席在得知砍掉了骑兵“尾巴”后,欣喜万分,写下了那首广为人知的诗:

山高路远坑深

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

唯我彭大将军!

毛主席不愧是诗词高手,一句“横刀立马”,彭德怀勇猛坚毅的形象就跃然纸上,这四个字也几乎可以概括彭德怀一生的戎马生涯。

然而当彭德怀看到这首诗之后,觉得毛主席过誉了,砍掉骑兵尾巴,并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于是提笔将“唯我彭大将军”改为“唯我英勇红军”,这么一改,彭德怀不居功自傲,虚怀若谷的品格可见一斑。

因为在吴起镇割掉了骑兵尾巴,仅余的7000红军才得以顺利的进入陕北革命根据地,25000里艰难的长征才有了一个胜利的结束。

4.保卫延安

1947年,内战全面爆发,蒋介石命令胡宗南率领国民党15个旅的正规军,加上地方部队共计23万人马,兵分两路,采用迂回包抄等战术,企图一举攻占延安。

延安市中共中央的驻地,打下来延安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如果能够一举擒获毛主席,那么内战就可以结束了。

当时留在延安的部队仅有20000多人,都归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领导,司令员是贺龙,而贺老总此时正忙于处理晋绥事务,没有在陕北,此时大军压境,中央的安危迫在眉睫,该由谁来指挥作战呢?

正当毛主席、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研究即将到来的延安保卫战,以及由谁担任指挥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大家扭头一看,时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总参谋长的彭德怀疾步走了进来。

几个人一看彭德怀火急火燎的走来,相互会心一笑,虽然没有说话,不过大家心里已经确定了挂帅人选。

彭德怀坐下之后,立即就打开了作战地图,喝了一口毛主席地过来的热茶,说道:

“我又到南线去了一趟,防御总的看来是好的,部队士气旺盛,从富县到临潼100多里都构筑了防御工事。但有三件事还没有做好。”

毛主席连忙问道:“哪三件事啊?”

彭德怀细致地进行汇报:第一、部队缺少弹药;第二、中央机关疏散太慢,要尽快撤离延安;第三、要立即建立指挥机构。

随后彭德怀说到了大家都已经意识到的问题,那就是贺龙不能马上赶回来,于是彭德怀小心翼翼的询问,能不能由他担任总指挥。

文章图片4

彭德怀元帅

彭德怀来之前,几个人正在研究人选,没想到彭德怀一来,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毛主席和朱德对视一眼,还未表态,彭德怀继续说道:等贺龙同志返回延安后,仍由他来指挥。他见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没有表态,以为是怕他抢去了贺龙的位子。

毛主席哈哈大笑,站起来紧紧握住了彭德怀的手,说道:

“老彭呐,你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呀!不然,这步祺我没法走哇!在危难之时,你总是把重担往自己肩上放,很叫人佩服哩!来,敬你这杯!”

说完毛主席以茶代酒,敬了彭德怀一杯,周恩来、朱德也对彭德怀危急时刻主动请缨十分赞叹,随后毛主席把保卫延安的重任交给了彭德怀。

几天后,在彭德怀的不断催促下,毛主席撤离延安,在上车前,对前来送行的彭德怀说道:“你只要一个月能消灭敌人一个团,不用3年就可以收复延安。

话虽如此,可是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陕北的队伍只有20000多人,缺少弹药,缺少吃穿,开战之前,每人子弹合不到50发,每门迫击炮的炮弹不到20发,吃的东西别说白面,就连喂牲口的黑豆,有时候都吃不到。

而这样的部队将要面对的,是装备精良的国民党20多万大军,双方光人数差距就在10倍以上,如果算上装备,那就更不能比了。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彭德怀既要担负保卫中央安全的重任,又要同胡宗南的大军作战,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牵制胡宗南的大军,减轻中原战场的压力。

在这样的“绝境”下,彭德怀率领实力最弱的西北野战军,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三战三捷的胜利,大量歼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稳定了西北战局。

此后,彭德怀又通过沙家店、西府和宜川等战役,于1948年4月22日一举收复了延安,粉碎了胡宗南集团的猖狂进攻,使延安保卫战胜利落下帷幕。

毛主席离开延安的时候,对彭德怀说,3年收复延安,但是彭德怀率领20000多人的部队,仅仅用了1年时间,就收复了延安,还牵制了胡宗南的部队,大大减轻了中原战场的压力。

5.抗美援朝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按说这跟中国没有多大关系,好像美国人也没有从朝鲜进入中国的意思,但是毛主席坚持要抗美援朝,派志愿军入朝参战。

当时的美国是世界上头号军事强国,后面还跟着美国的十几个小弟,哪一个拎出来都是不好惹的角色。

而新中国刚刚成立,一切百废待兴,如果要入朝参战,你能打得过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吗?

很多将领对此持否定态度,比如林彪就反对入朝参战,同意毛主席的建议入朝参战的凤毛麟角,原因很简单,美国人实力太强,打不过。

在这样的情况下,毛主席想起了远在西北的彭德怀,于是发急电让彭德怀进京参加会议。

起初彭德怀以为是参加经济会议,于是准备了关于西北发展的很多文件,但是到了北京之后才知道是朝鲜的问题。

在经历了一个不眠夜之后,彭德怀找到毛主席,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中美之间必有一战,早打比晚打要好,打败了就当是晚解放了几年。

在最关键的时刻,彭德怀站出来支持了毛主席出兵的建议,让毛主席非常感动,而后对于入朝参战挂帅的人选,毛主席试探的问:“关于挂帅人选,还是请你彭老总来挑,这是一场比保卫延安更艰苦更复杂的战争,不知你的身体怎么样?你考虑有什么困难没有?

如同20多年前井冈山上的会议一样,彭德怀略微沉思了片刻,然后眉毛一样,坚毅地说道:

“主席,我这个人的脾气你很了解,我服从中央的决定!“

就这样,彭德怀从西北匆忙赶到北京,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挂帅出征朝鲜,率领志愿军,用西方人眼里如同烧火棍一样的武器,对抗地球上实力最强大的联合国军,最终打出了中国人的威风,把联合国军赶到了38线以南,迫使美帝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实现了自己的战略意图。

文章图片5

在朝鲜战场的彭德怀元帅

抗美援朝一扫中国人自1840年以来任人欺负、屡战屡败的国际形象,从此之后,中国人在世界上重新屹立,所以抗美援朝被称为新中国的立国之战,仅此一战,彭德怀就可以被称之为“民族英雄”!

6.未完成的使命

1965年,中苏关系破裂,苏联在边境线上陈兵百万,钢铁洪流随时都可能南下一路平推,这还不算,甚至还扬言用原子弹对中国进行打击。

美国人也不消停,在越南和台湾海峡不断地挑衅,还怂恿韩国军队在早已停战的38线不断引发冲突,战火随时可能燃起。

印度自从1962年被揍之后,心里也一直不服气,随时都可能挑起战争。

中国好像又到了一次危急存亡时刻,这一次,我们可能连一个盟友都没有了,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毛主席想到的,还是彭德怀,而此时,彭德怀正在吴家花园种菜,他从1959年庐山会议被批判后,已经在那里默默无闻地种了6年地了。

假设各位读者是一个被冤枉了6年的人,此时需要你站出来做贡献,你会怎么想,会义无反顾地站出来吗?我想大多数人是不会有这个魄力的,凭什么啊,自己被冤枉的几年怎么说,为什么现在想起我来了,不去!

起初,彭德怀也是这样说的,不去!不过这也只是发发牢骚,在和毛主席进行了一次长谈之后,彭德怀彻底放下了6年以来自己被错误对待的火气,接受了毛主席最后一次派给他的任务:参加西南三线建设,将来带兵打仗。

这一年,彭德怀已经67岁了,但是他豪气仍然不减当年,说出了让毛主席无比熟悉的那句话:“主席,我听你的,我去大西南。”

然而这一次,彭德怀没能完成任务,仅仅几个月之后,那场运动就爆发了,在西南兢兢业业工作的彭德怀,被押回北京,经历了8年的折磨之后,撒手西去。

虽然彭老总在最危急的时刻最后一次站了出来,抛弃个人荣辱,为新中国的强大努力奋斗,但是老天爷给他开了一个玩笑,没能让他完成此生最后一次任务。

一直以来有这样的一个说法:“顺境看林彪,逆境看粟裕,绝境看彭德怀”。虽然有很多人不认可这种说法,比如林彪并不只是只在顺境发挥的好,粟裕将军在逆境中也并非一直都表现优秀。

不过要说绝境,还真的看彭德怀,仅从上面的几个案例中,就能看得出,彭德怀元帅在最危急的时刻,是有怎样的担当的,还有他在最危急的时刻,都能从容面对,从绝境中找出生路,从而反败为胜,所以,才会有“绝境看彭德怀”的说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