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小律观点|通过高校横向研发制度看校企研发合作

 基小律 2023-05-20 发布于上海

基小律说:

在企业IPO的过程中,监管部门对于拟上市企业核心专利的科创属性往往会给予较大关注,本文拟通过对部分高校横向研发制度的归纳与总结,对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初步了解。
快来和基小律一起看看吧~

张泽传 高蕴洁| 作者

目录

一、高校关于横向研发的规范内容
二、横向研发的管理部门
三、横向研发的审批管理
四、横向研发的知识产权约定
五、横向研发的经费管理
六、横向研发的主要合作模式
七、总结

科创时代,校企合作已是一个普遍性的现象。本文将以部分上海高校作为样本对相关科研制度进行分析,从高校视角对横向研发的规范性以及合作模式进行总结,以期让初创企业和PE基金对高校的校企合作模式有个初步的了解。



1

高校关于横向研发的规范内容

(一)横向研发定义以及制度名称

所谓横向研发,是指高校所承接的非政府科研计划安排的、以市场委托方式取得的研究类、技术类、研制类项目(含国际科研合作、校企联合共建研发平台等),按照委托方要求或合同约定管理使用。目前,上海多所高校已出台相关规章制度对横向研发的内容以及经费使用进行规定,有的高校将横向研发内容独立成章,例如:《上海交通大学横向科研项目及经费管理办法》;而更多的高校则是在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和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中对横向研发进行特别规定,例如《复旦大学知识产权管理与转化运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复旦大学职务发明管理办法》《同济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项目合作(外协)管理的规定(试行)》《同济大学科研经费审计办法(试行)》等。

(二)横向研发的具体规范内容

笔者对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以及华东理工大学横向研发的规范内容进行了总结,具体如下:

由此可见,尽管高校对于横向研发的规定名称以及形式各有不同,但是对于横向研发主要囊括了横向研发的定义、管理部门、经费使用、项目审批、知识产权归属等几大方面,从而保障了校企合作的规范性。


2

横向研发的管理部门
首先,就管理方式而言,有的高校采用了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方式,从院系层层监管并落实到项目负责个人;有的高校特别建立了领导小组对横向研发工作统筹管理,各高校的具体规定如下:


3

横向研发的审批管理

其次,就横向研发的审批流程而言,各高校目前已配套了较为明确的立项审批流程,具体如下:



4

横向研发的知识产权约定

再次,对于监管部门而言,其在审核企业合作研发专利时的重中之重无疑是企业与合作方对于专利知识产权归属的约定。就高校横向研发项目,若委托企业与高校之间进行了约定,则知识产权归属应当遵从约定,而若相关协议中未有明确约定,则横向研发的知识产权存在归属于高校、归属于高校企业共有等不同情况,相关规范制度中的规定如下:



5

横向研发的经费管理

最后,就横向研发的经费申请而言,各高校均在其规章制度中已有明确:



6

横向研发的主要合作模式

在合作模式方面,横向研发的合作模式主要有两种:1)校企之间通过订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以及技术服务等协议达成合作;2)高校与企业共同建立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以达长期合作的目的。其中,联合研发平台作为校企合作建设的非独立法人研究机构,系由企业负责持续出资,高校针对行业的重大技术问题、产业发展进行研发的一种合作平台。

目前,上海多所高校已出台规章制度对建立联合科研平台进行规范,例如:《上海交通大学校企共建联合研发平台管理办法》《复旦大学与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管理办法》《华东理工大学校企联合科研机构管理办法(试行)》等。上述高校对联合科研平台的规范内容总结如下:

可见,高校在建立联合科研平台时,一般会对校外合作方的资质、与高校研究方向的契合度、企业总经费投入提出明确要求。高校亦会同步设立由平台负责人至校长办公室的逐级审批制度,确保合作过程中的明确分工。同时,相关制度中也会对知识产权归属进行规定,即共有还是单独所有。最后,就合作期限方面,各高校的联合科研平台首期合作期限通常为三年,部分高校会采取评估考核后决定能否续签的措施。



7

总结

综上,从与拟上市企业合作的高校角度而言,高校制度对于横向研发的监管已形成一定规模,相应制度中对于高校内部的管理部门、审批流程、知识产权的归属约定以及科研经费的使用相对完整,但尚未形成较为体例、内容较为统一的制度规范。目前各高校的规章制度各具特色,各高校横向研发的管理部门不同、审批流程松紧不一、经费管理要求差异较大,这就导致了拟上市企业在与不同高校合作时所面对的高校内部的监管力度,监管流程也许大相径庭。对于联合科研平台这一常见的横向研发合作方式,各高校亦会制定符合学校管理模式的联合平台规范,但是审核流程、考核方式以及知识产权的归属约定也不尽相同。因此,建议拟上市企业自身首先能够制定出较为系统且全面的校企合作开发制度,从而保证在与高校建立多样化的合作关系时能够“因地制宜”,使得企业走向IPO的道路更加高效、更为稳健。

基小律法律服务团队 


特别声明

本微信文章仅供交流之目的,不代表作者供职单位的法律意见或对法律的解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