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文总结 | 尿毒症皮肤瘙痒怎么办?

 caimin133 2023-05-20 发布于福建

皮肤瘙痒是尿毒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与尿毒症毒素、免疫、代谢紊乱关系密切。皮肤瘙痒在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中的发生率约15%~49%,在血液透析患者中高达50%~90%。

图片

皮肤瘙痒部位以四肢、胸背部、腹部、头面部为常见,瘙痒轻重因人而异,个体差异较大,多有明显的季节性,以秋、冬季为重,间歇发作,持续时间不等。多数患者夜间较白天重;出汗后明显加重;部分患者进食辛辣食物后加重。

皮肤瘙痒的常见原因

1. 钙磷代谢紊乱,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在尿毒症瘙痒中起重要作用,过度分泌的甲状旁腺激素可致皮肤组织中钙盐沉着增多,可影响皮肤柱状细胞释放组胺和5-羟色胺等致痒物质。

2. 组胺的作用

组胺及其代谢产物主要经肾脏排泄,当肾功能衰竭时,患者体内组胺潴留,透析不能充分清除组胺,血清组胺水平异常升高也是尿毒症患者发生瘙痒的原因之一。

3. 皮肤干燥

透析脱水过程会使得病人丢失大量水分,长时间的透析治疗会导致病人皮肤汗腺萎缩、角质层脱水,最终引起皮肤含水量下降,皮肤干燥。

4. 透析相关因素

血液透析只能清除小分子毒素及水分,而不能清除中大分子物质,而中大分子毒素在体内蓄积,从而导致或加重血液透析患者的瘙痒。

5.炎症反应

尿毒症患者由于体内代谢废物不能及时排出,透析过程中透析液含有的内毒素以及与生物透析膜的相容性问题等,使患者机体处于炎症反应状态。多项研究证实皮肤瘙痒的发生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31(IL-31)等炎性介质有关。

6.营养状况不良

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机体营养物质大量流失,营养状况不良会造成贫血,引起皮肤角化现象发生,加大皮肤瘙痒发生风险,一旦发生,会对患者睡眠、食欲及情绪等方面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瘙痒程度评分法

目前最常用的评价瘙痒程度的方法是可视模拟评分法,即使用一条长约10cm的游动标尺,一面标有10个刻度,两端分别为“0分”端和“10分”端,“0分”表示无痒,“10分”表示难以忍受的瘙痒,评测时将有刻度的一侧背向患者,患者根据自己的感受,在0~10分之间标出自己的瘙痒程度,0~2分为优,3~5分为良,6—8分为中,>8分为差。

图片

如何缓解皮肤瘙痒?
01

饮食控制

避免食用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忌食辛辣食物,禁酒、禁烟。尽量选择低磷饮食,杜绝坚果、海鲜、蛋黄、拆袋即食食品、油炸食品、高脂食品、荤汤、味精鸡精等高磷食品。

02

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可以转移瘙痒患者注意力,调节患者心态和情绪,气功和太极拳有利于缓解患者压力和安神,健步走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减轻瘙痒。

03

口服用药

如高磷,可服用降磷药物;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可服用骨化三醇、西那卡塞等药物降低甲状旁腺激素;如与过敏相关,可服用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药物;抗惊厥药物加巴喷丁和普瑞巴林具有抑制神经钙离子通道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瘙痒。

04

静脉用药

硫代硫酸钠,该药物具有脱敏作用,可用于治疗皮肤瘙痒、慢性皮炎等。

05

透析治疗

血液透析只能起到清除小分子毒素及水分的作用,而不能清除中大分子毒素,而血液灌流可清除体内中大分子毒素,两者联合使用可全面清除大、中、小分子毒素,改善皮肤瘙痒症状。严重尿毒症皮肤瘙痒的血液灌流治疗目前已纳入肾脏病。

来源:整理自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肾脏内科、血液透析那些事儿、中国公众健康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