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呼和浩特人常说的方言,竟汇集了这些民族的语言

 刘沟村图书馆 2023-05-20 发布于河南

➲ 301篇原创    ➲ 编 辑:巨虎君

图片

图片

关注巨呼市,句句说呼市!呼和浩特是一座民族聚居的城市,所以这座城市的文化是多元性的,这在呼和浩特的方言体系中就有所体现。其实,呼和浩特的此地话也因城市四大板块的划分,而略有不同。本期《玉泉故事汇》我们一起听听,那些关于此地话由来的故事。

(视频时长04分46秒▼)

绥远官话——满语

呼和浩特新城区在清朝是绥远城,也是军事驻防城,这里住着特别多的满族同胞。新城满族的汉语方言当年被称为绥远官话,接近于“京腔”。

图片

比如我们常说的“马马虎虎”、“磨蹭”、“膈应”、“邋遢”。还有家里食物存放时间太久,不能吃了,有了“老油气”会被称为“哈喇味”。身上出汗,衣服上有了印记被称为“合潾”。

图片


呼和浩特四十岁以上的人,小时候可能都玩过一种游戏叫做“皮球抓嘎儿”,嘎儿其实就是羊的膝盖骨,在满语中被称为“嘎拉哈”,“嘎儿”的发音源于“嘎拉哈”。

图片


还有我们今天常说的“这儿”、“那儿”,这样的儿化音都是源于满语。

图片

语调独特的回族方言

在呼和浩特回民区,回族群众有着独特的方言,语调非常有意思。比如说“定夺”,在呼和浩特人的概念当中会被理解为琢磨、拿主意。还有的回族称死亡为“无常”,清算是“交割”,打是“补砸”。

图片

图片

土默川上的蒙古语

呼和浩特地处土默特平原,也被称为土默川。在土默特蒙古族部落当中,他们之前所使用的蒙古语,已经融入到今天的呼和浩特汉语方言当中了。比如一个老词“水淖儿”,在草原上看到有一片水,便会称之为“水淖儿”。巴彦淖尔中的“淖”,就是水的意思,这是汉语和蒙古语最完美的一个结合。

图片

图片


呼和浩特本地的很多孩子到了12岁要过一次大的生日,在生日上会戴钱锁和套面圈,老人们管套面圈叫做套面“圐圙”,圐圙也写为库伦。在蒙古语和汉语的词汇当中,面圐圙意为给孩子最完美的祝愿。

图片

走西口带来的方言

当年很多山西人走西口来到呼和浩特,特别是像大盛魁这样的旅蒙商,随着走西口的发展,与之而来的不光是西口文化,在呼和浩特人的方言当中,也能感受到西口文化的特色。

图片

很多人说呼和浩特话和太原话很像,这是因为在乾隆年间,呼和浩特被设为山西归绥道,由太原管辖,所以发号施令和派遣人员自然由太原来完成。呼和浩特方言中还有不少山西特色的词汇,比如说蹲下是“圪蹴”,撒娇是“咯呲”,散步遛弯是“个溜”。

图片

如果去细分呼和浩特本土方言的口音,你会发现有很多区别,比如说西龙王庙和玉泉区,北门里和北门外的口音就不一样,当年大什字南边和北边的口音也不一样,曾经所说的呼市郊区和新城就更不一样了。当然,随着时间的发展,呼和浩特的语言特色,本土方言或许还会产生更多的变化,但总之这里是一个民族和谐团结的大家庭。

图片


玉泉故事汇 每周一期

图片

《玉泉故事汇》第三季节目内容在玉泉区新闻网、“活力玉泉”、“巨呼市”等新媒体矩阵平台以每周一期的频率推送,欢迎大家捧场关注。网友也可以登录新浪微博,参与#品评玉泉#话题讨论,品玉泉发展故事、评玉泉时代新风!

出品: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区委宣传部

策划制作:巨呼市

部分图片来源:任志明、额博

转发、留言、看,素质三连走起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