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要经历什么后,才能懂得学业的重要和父母的不易?

 金苹果6 2023-05-21 发布于北京

一个孩子的经历,本质上就源自于父母从小的家庭教育和氛围、言传身教,若是父母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去有意培养孩子、引导孩子,那么孩子很难去切身体会到学业的重要性以及父母的不易。

要想改变孩子的想法和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我们就需要重建孩子的心理认知。

如何重建呢?

当然需要先改变父母自己,其次才能改变孩子。

一个孩子不爱学习,不会体会父母都不易,那大概率都是父母“呵护”得太好了,家庭给了孩子心灵的港湾,也给了孩子任性的港湾,孩子会想当然地认为学习不是我的事,我讨厌学习,觉得学习没劲、太枯燥了。

学习当然是有枯燥乏味的地方,但也正因为孩子不理解学习的重要性,才觉得学和不学,本身也没什么区别。

父母要做的,就是从心理层面给予孩子引导和重塑认知。

这就需要分步骤进行。

这里有一个前提是,如果父母要想一个读小学的孩子去体会学业的重要性和父母的不易,那当然是天方夜谭,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大脑认知还未发育完全,因此还没什么理解的概念,也谈不上感同身受。

如果孩子是小学阶段,此时的父母只需要言传身教,自己爱学习,也主动让孩子帮忙分担家务,久而久之,孩子自然能够懂得并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以及父母的不容易。

比较难改变的,其实是初中和高中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个人认知开始觉醒,有些许反叛和自己的思想,比较不容易被改变。

对待这个阶段的孩子,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沟通。

常见的父母和孩子的沟通,往往都是无效的沟通,父母站在孩子的对立面,孩子也站在父母的对立面,经常一场沟通下来,都是父母在说,孩子在听,这种沟通方式,孩子听是听进去了,但有没有作用呢?

可想而知,作用不大。

要想彻底改变孩子以往的认知,就要打碎然后重建,这个过程中需要离不开父母的监督和正向的反馈。

先和孩子沟通,要诀就四个字“感同身受”,先尝试去理解孩子,获得孩子的认可,这场谈话才能够做到有效的沟通。

在和孩子谈话的过程中,父母尽量不要用言语去刺激孩子,哪怕孩子的观点不对,也不要反驳,先等孩子说完,再进一步引导。

例如,当我们问孩子,为什么不喜欢读书的时候,孩子多半会回答不想学习,学不进去,当我们继续追问为什么学不进去的时候,孩子自己可能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这个时候父母就需要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回答这个问题,例如是不是电子产品让你分心了,漫画小说让你分心了,这一步是要让孩子意识到是什么东西阻碍了孩子的学习。

最后父母还需要让孩子回答,读书到底重要不重要。

这个问题,对一个上初中的孩子来说,他大概率是知道读书是重要的,但具体又不知道读书到底有多重要。

读书是很重要,但不够那么重要,至少不能重要到我先读书再玩手机,在孩子的眼里,一定都是先玩手机,再写作业,这是孩子认为的重要度排名。

这个时候,父母就可以给孩子说一些自己过往的经验,以及当下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

例如,今年毕业生上千万,好的工作岗位竞争的人更多,就更看重一个人的大学如何,以及目前的毕业生平均薪资等数据,这些问题都可以开诚布公地跟孩子谈一谈。

有的父母觉得孩子还小,不应该给孩子灌输太大的压力,但压力是什么?压力可以是让孩子彻底垮掉的东西,但适当的压力也可以成为孩子的动力。

太多的压力当然不好,适当的压力则是必要的。

对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来说,适当地让他接受到社会的一些客观现实情况,我认为是非常有必要的。

除此之外,父母还可以让孩子自己管理家庭开支,以便让孩子深刻理解,学习跟自己的生活品质甚至是幸福源泉都息息相关。

父母可以先告诉孩子,假设孩子以后没有考上大学,找了一个普通的工作,一个月收入三千元,父母就可以给孩子三千元,让孩子负责家里每个月的所有开销,水电、菜、米、肉等等,让孩子自己感受金钱的作用和货币的本质。

这对于培养孩子的财商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父母就必须要告诉孩子两点,一点是孩子目前的成绩非常不理想,班级排名、年级排名,再套算当地的本科录取线,我们甚至就可以估算孩子的未来。

这是在告诉孩子紧迫性和重要性,让孩子认识到学习是影响自己未来前途的最重要的一件事。

告诉孩子这一点后,父母就可以开始提出帮助孩子改善学习成绩,例如没收手机、规定玩耍时间、制订作息表等等。

当然,这些规定都必须要得到孩子本人的同意,在不同意的地方,双方可以商量适当妥协,在确定后,父母就可以帮助孩子监督孩子完成作息表。

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完成作息表并养成习惯,父母还可以进行一些正面反馈,例如每周奖励孩子一次外出就餐,亦或是奖励孩子一个小时的玩耍时间等等。

这既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还可以帮助孩子培养时间意识,以及自我规划。

除此之外,父母还可以定期给孩子听一听名人的发言和演讲,以帮助孩子领悟知识的魅力和乐趣,例如历年哈佛大学演讲、丘吉尔发表的二战演讲等等,这些都能够很好地成为孩子刻苦学习的精神食粮。

还有一些小技巧,例如在孩子床头贴一些标签,鼓励、加油等便签纸,贴一些名人的名言名句,孩子最喜欢的名人的肖像照片等等。

精神鼓励,有时候比口头鼓励效果更好。

至于让孩子体谅父母的不易,这一点其实也很简单,只需要在暑假或寒假的某一天,有条件的带孩子去自己上班的地方体验一下工作,没条件的就带孩子去做志愿者,体会一些劳动的意义。

再不济,让孩子多做做家务,分担一下父母平时的家务活,基本上孩子都能够体会到父母的不易。

当然了,光做还不行,父母还需要进行言语引导,偶尔向孩子吐露一下“小辛苦”,但真烦恼就别给孩子说了,毕竟孩子已经被学习烦透了,可没工夫听你的负能量唠叨。

以上,如果父母都能够严格执行,并且有这个意识真心想让孩子改变,那么还来得及。

当然了,最简单高效的方式是,孩子从一出生开始,父母就应该这样带娃,有意识锻炼孩子的吃苦能力,培养孩子的逆商,要让孩子明白,家庭的港湾只能靠一时,不能停靠一辈子。

如果父母都能够做到每天晚饭后在沙发上看一个小时的书,并且还能够和孩子分享,我想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几乎没有不爱学习不爱读书的。

可现实是,大部分的父母早已被生活压弯了腰,也没有这个“闲心”一小时坐下来看看书,这就言传身教的基本魅力。

当父母白天忙完了工作,就可以回到家做完家务享受生活的时候,殊不知,孩子还在家“嗷嗷待哺”等你进行知识的引导呢。

我们几乎可以这样理解,如果父母爱学习,有同理心懂得体谅他人的不易,那么大概率,孩子也会爱学习,并且能够体谅父母的不易。

父母永远都是孩子进入社会前,最好的老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