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日的念想

 古磨盘州人 2023-05-21 发布于北京
是我把周日的概念植入到父母的心里的。
父母亲是农民,他们的日历里只有二十四节气和古历的初一十五,因为他们需要节气配上农时,星期是个外来词汇,对于农民根本不适用。
我到县城读书之后,母亲开始计算星期了,因为,她得在周六之前准备出一块钱,那是我下一周的生活费,周日中午早早地为我准备午饭,因为吃过饭后,她还得给我炒出来一个星期的咸菜装进罐子里。我不能离家太晚,因为稍微晚点,码头货场上可能就没有去县里的货车。
其实,每天下午4点钟有一趟去县城的客车,车票需要3毛5分钱,这个钱能省就省下来,因为,在学校可以吃几顿饭,没有必要浪费在路上。后来,有了三轮车跑运输,车费是4毛钱。我偶尔会乘坐,因为,有门口的师傅开车,他们不收我们的车费。
那时候一周要上六天课,周六下午从县里回家,周日下午就得返校,尽管很多山区的同学都是一月才回家一次,可我还是不习惯回家之后,待不到24小时又要离开。
到码头一坐上车,我就开始惦记着,母亲还坐在门口看着我经过吗?我走后,她会在家里做什么?到塘边洗衣服,还是到菜园里种菜去了,或者去邻居家做针线活,那时候的女人喜欢拿着待纳的鞋底或者打着毛衣,聚在一家边做活、边聊天。
这样的胡思乱想一般都要持续1-2天,随后就开始盘算着,还有几天就可以回家了。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毕竟那时候我们都是大人了,即便想家也不会轻易外露的,可小孩子就不一样了。
记得每次从县城里把侄女带回家,她回去的时候都是兴高采烈,一到走的时候,就非常麻烦,大多数时候,她都要哭闹一阵子。在母亲的劝导下,她都是噘着嘴离开家的。
有一次,母亲怎么劝好像都不太奏效,我差不多是强拉硬拽着把她带上车的,车子到达半途的镇上,她强行地下车要往家里走。我吓唬她,要是回去就得走,那可有十几里地,要是路上走不动,我可不管她。侄女那时候也就5岁多的样子,她是铁了心要回家,我们沿着大坝走了一个多小时,路上,她一声没说累的事。
离家门口很远的地方,她就喊着“奶奶”,母亲开始有点发愣,再确认是我们回来后,母亲笑了。其实,那天我也不想早早地去县里,侄女也算是给我的心灵拯救了一次。
在县城没把高中读完,母亲就永远地走了。我都忘记了,周末是否还准时回家,也许会的,我忘不了坐在门口马扎上盼着我回来的身影,以及看我在车上,朝我挥手的那一瞬间的激动。车子经过门口的时候,我都会想着那个场景。
每个思念的日子,可能都是一次情感的轮回。几十年后,周日又成了别离的日子。
上大学之后,由于周日下午有剧团训练,因此,女儿吃过午饭后就要去学校。周日早晨起来,我就想着中午给孩子弄点什么好吃的,仿佛就像当年的母亲,不过我跟母亲不一样的是,我可以选择很多母亲当年根本不敢想的美味佳肴。
大一的时候,女儿在郊区,我先把她送到本部,训练完毕后,本部会安排一辆车送她们去郊区的分部。偶尔的,车子也会缺席,她们就几个同学一起打车去郊区。
就像当年母亲对我惦记一样,我也一直惦记着她的行程,我甚至提出,训练完毕后,我开车送她们去,可女儿就是不同意,那是非常折磨人的一段时间。直到她来信息说,她到达宿舍了,我的心才算定下来。不像母亲当年,她惦记着,也就只能这样干惦记着,直到下个周六回来,她才会重新在脑子里更新我的信息。
即便后来回到本部,我送她的时间依然不变,看着她转身走进校园,我才依依不舍地调头回家,孩子住校,两口子在家里还是感到有些寂寞。
感觉孩子比我们超脱,也许那里才是她们生活的需要,她至少不会像当年的我,时刻想着父母亲在家会做什么,也许她能想到,因为,在家里,我们的生活好像始终那么固定。
我们当年读高中的时候,在学校是孤独的,因为,那里只有勤奋和孤单的样子,有人为了学习,会点着煤油灯在教室里熬到半夜,假如情绪失落了,一定找不到心灵的慰藉,每个人都在朝自己的目标忙碌着。而现在的大学就不一样了,那里是欢愉的,是开放的,只有个别的人沉浸在图书馆里,大多数人还是在找着自己想要的乐子。
估计女儿不会像我想着她一样,也会在静下来的时候,想着我们在干什么。就像我当年,无时无刻地思念着,父母亲在家会做什么。其实,我也不知道,父母亲是否像我惦记他们一样在惦记着我。
当年的周日,我念想着父母。如今,我念想着女儿。我不觉得这是念想的轮回,我当着它是思念的传递。

朱晔(古磨盘州人)

安徽望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副主席(常务)兼秘书长;2008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著作7部,累计出版和发表300万字

已出版作品

历史散文(3部):《理说明朝》《理说宋朝(北宋篇)》《理说宋朝(南宋篇)》

旅行随笔(2部):《一车一世界》《炊烟袅袅:一乡一世界》

长篇小说(2部)《最后一个磨盘州人》《银圈子》

期刊发表作品若干:散见于《文艺报》《北京晚报》《厦门文学》《中外文摘》《金融时报》《安庆日报》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