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成子:我心光明王阳明 王阳明心学精华

 大成子弱弱的强 2023-05-22 发布于广东

1、立志

立德立功立言就是圣贤(道德、事功、学问)

或者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是圣人

因此,立志要趁早,要牛逼,要干,要干到底,要不要脸,要有非志向不理不顾的勇猛,做到专心致志,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普通人因为普通所以是普通人,可志向还是可以有的,那就是向善。

咋理解呢?底线起码做到不作恶,不干扰他人,不伤害他人。

结合孔子《论语》里的“志于道,居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来理解

①至于道|为天地立心|博爱恻隐之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居于德|为生民立命|使命和价值观(世界因你而不同,什么对什么不对)

③依于仁|为往圣继绝学|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价值观(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致敬而创新)

④游于艺|为万事开太平|知行合一和做到游刃有余(你特么倒是干呀)

2、独立意识

①人不能依赖于任何外在的精神权威,依附于现实的政治权威。

②人必须要学会独立思考的能力,拥有强大的理性能力,能在任何时刻都做出轻重厚薄的基本判断。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

人如果没有独立意志,不懂得独立思考,那么只是一具行尸走肉。行尸走肉是没有自由的。

所以独立意志和自由是相辅相成的。

人不可能有绝对自由,原因就在于任何人的独立意志都应该建立在大多数人的福祉上。而不是我行我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只有具备了独立意志和自由精神,才能做自己想做,才能提高工作和生活中的效率,进而提高人生效率。如果我们只是经常被外在的权威所指引,那么我们这种效率就不会提高。

3、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你没有创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前,就必然在他人的知识体系之中。

比如从历史上的名人和经典中,以及当下成功的对标对象来模仿取经。

吾性(良知)自足,不假外求。

格物致知,存善去恶。

用良知的镜子照遇到事时心中升起的念头,进而判断念头是为了一己之私的欲望或不安的恐惧,还是去爱的行为。

②无论是哪种行为,将心比心啊兄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然后就存善去恶,用超我战胜自我,用爱的力量。

4、❤️心即理

理在我心里,心外没有理。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为什么很多人听到一些理就觉得很对,这是因为它和你的心是契合的,而之所以和你的心契合,是因为你心中本来就有它。

其实你自己内心是知道,或者说能瞬间分辨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你本身就知道的。

5、心外无物

①物=事

一件事发生去做之前是我们起心动念了。

你心动了产生个念头去做某件事,这件事才会发生。

反过来讲,你没有心动,就没有产生要去做某事的念头,那件事就不可能凭空出现。

(我仔细想了想,这个属于心和脑的层面。而体的层面,似乎肛门在先向你呼唤,你才有屎意的念头,这不是心动,这是体动。)

必须是你心动之后用心去做这件事,这件事才真正存在。

你心不在焉地做一件事,这件事就不存在。

什么叫不诚无物?就是说,如果你对一件事不真诚的去做,那这件事就不能称其为事。也就是说根本没有这件事。

做任何事起心动念很重要,要用心要正念。

心指示我们的四肢去行动。心外无事情,一切事情是从发心开始。

天地万物,存在的前提是有价值,而价值必须要由我们的心赋予。你和任何东西建立联系,都会潜意识或者有意识地赋予它们价值。

③万物一体(心学世界观)

天地万物和我的心是一体的。

为何王阳明要说万物一体呢,因为我们每个人心上都有个良知,良知光明,就能把所有的万物都当成自己的一部分。

比如一个小孩,表面看,他并不是你身体的一部分。但他在井边玩耍时,如果你良知光明,你看到后就会很紧张,这说明你的心和他就是一体的。如果不是一体,你就不可能感到紧张。

6、心外无理

我们每个人,不需要专业知识,就能判定事物的是非善恶,因为当我们判定事物的是非善恶时,其实就是在判定它是否符合天理。

人人都是天理大师,那人人就是平等的。

所有理都在人的心中。世间所呈现的一些理,都是人为出来的,它不是先天而来的。

所有的理如果都在我们心中,那当我们用心做事时,理就会被我们带出心外。

王阳明说,心,在物为理,心必须要到事物上去呈现,才能称为理。

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想告诉我们:

必须要行动,行动是证明“心即理”的唯一行为,行动也是我们解决人生困境的唯一武器。

只要你肯发自真心的行动,行动本身就符合天理,符合天理的事,就符合天时地利人和,必能成功。

7、心理合一

本心和物理的统一。

不能心里是为了一己之私,说的做的与内心毫不相干。

所以心就是理,就是要人在心上用功,不去心外求义,这才是至纯至真的王道。

王阳明说的春秋五霸和齐桓公三宠的故事事,说明了一个道理:心即理就是心理合一,发自本心的念头倾注到事物上,心中想的和呈现出的行为应该是一条线,再通俗一点就是,表里如一,内外如一,人前人后一个样。

说白了,就是个本心和天理的问题,听从本心,天理才出,不听从本心,外面做的再好看,也不符合天理。

我想的更简单,想的=说的=做的。

修炼修炼修炼,时刻审视自我,当存不善之念,即恶念,就山崩海啸般疯狂的骂自己,把自己骂醒。

8、知行合一

心即理,直白而言,就是心理合一。我们的心中有天理,为人处世必须要发自本心,如此,天理才能呈现。不能心中所想和行动分道扬镳,是为心理合一。

知行合一,就是心理合一的另外一种表示:我们的心中有良知,良知真光明者,必有行动,必能呈现出天理。

所以说,知行合一,就是心理合一。

一般人讲的知行合一,知是知,行是行,这是术的层面。

而王阳明谈的知行合一是道的层面,是来源于心即理,也就是心理合一。

①如好好色,如恶恶臭

见到美色和喜欢上美色中间没有间隔,不需要思考。也就是知和行之间没有间隔,本就是一体,知行就是合一的。

②水往下流

水在自然状态下始终向下流,水知道自己向下流是知,不停向下流是行,水一面知一面流,从不停止,即知即行,即行即知。不过,我们都知道,水根本没有意识的知道自己再向下流,为什么向下流。

③一念发动即是行,念就是知,行就是行,知就是行。

知行合一的知是本能,本能就是我们的良知。

看到美色喜欢是本能靠近,闻到恶臭会本能捂鼻躲开,水往下流是本能。

本能的力量是威力无比的,是人类最厉害的力量。

吃饭,人人都自动自发的吃,爱美,人人都发自真诚的去爱美,这就是本能的力量,不需要外力。

阳明心学,实际上就是让我们把遮蔽的良知这一本能恢复,创建伟大事功的一门行动哲学。知行合一就是解决这样的问题。

人生在世,如果每个念头,做的每件事,都听命良知。那最终,我们就能成为无所不能的圣人。

王阳明式知行合一,就是依凭良知的判定去行动。

9、良知

①良知是好恶之心。

我们的喜欢和厌恶就是良知。

比如我们喜欢生,厌恶死,我们喜欢美,厌恶丑,这就是良知,你夺取别人的生命,让人死,这就不是良知。

这里的“好恶”是人的天性,与生俱来的好恶,不是我们后天对名利的好恶。

②良知能分是非善恶。

良知反应神速,无有等待。

良知对真善美和假丑恶的分辨在刹那之间完成。

良知似乎很像我们人类的一种本能。实际上就是我们的一种本能和直觉。良知需不需要我们后天去学习呢,不需要。

④人皆有良知,与生俱来

只要你是人,你就有这个东西。

良知是人的尺度。

⑤良知是易。

易是周易的易,变易的易。

同一种行为,不同的情景下,良知给出的判断是不一样的。

简单说就是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总结一下:

良知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它能判定是非善恶,它反应神速,它对外界的判定是变动的。

良知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的道德感和判断力。

所谓道德感,就是什么是我应该做的,拯救别人的生命是我应该做的。

但是,我们还要有能力做到,这就是判断力。

所谓判断力就是,什么事我有能力做到的。道德感固然重要,但判断力更重要。

注意,良知不等同于良心,它包括良心。

知行合一就是自己的事,不管外界的规矩、规则,评价标准,凡事都以我本心的良知作为规矩、规则、评价标准,以自己的良知去应对万事万物。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万事万物就也就具备了天理,内外统一。

10、把恶念斩草除根

一念发动便是行。

纵然你现在也没有行,如果不扼住这些念头,总有一天你会行。

所以,一念发动即是行不仅是个理论,更是一种警告。

今人的学问,把知与行分作两件事,所以有一个念头发动,即便是不善的,只因为没有去实行,就不去禁止它。我如今说知行合一,正是要人晓得一念发动之处便已经是实行了。意念发动之处有不善,就要将这个不善的念头克去,需要彻底根除,使得不善之念不能在心中潜伏。这就是我知行合一的立言宗旨。

知行合一就是心理合一。

以西方心理学语境而言,就是把显意识和潜意识合二为一,不能显意识和潜意识各行其是。

以中国传统哲学的语境来讲就是,人人都应该内外合一,心理合一,知行合一。将心和外物勾连起来,以本心赋予外物的生长。长此以往,我们就能练就一颗光明心,一双慧眼。

如此,我们就能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上,快速的对那些复杂的人和事做出精准的判断。

王阳明曾说过这样的话:「人只要像喜欢美色那样喜欢善德,讨厌恶臭那样讨厌恶行,便是圣人了。

直白而言,其实喜欢上美色是诚心诚意的,没有外力推动,自动自发、不知不觉。王阳明希望的是,人人在见到美色上如此,在人生中为善去恶也要如此,真心实意,全力以赴,不知不觉。

人类思考无非是厉害毁誉四个字。

所以王阳明始终主张:天理不容思想,良知忌转念。

长时间,深入的这种思考利害,会让你延迟行动,更会让你在过多思考中丧失良知,最后,这件事可能就泡汤了。一旦思想和转念,厉害毁誉这种私欲就会溜进知到行的过程中,将知行一分为二。

人做事,就是要依凭我们本心的良知,当为所为,不抱任何利害毁誉之想。

知行合一是感动自己,而不是感动他人。

我们内心最本真的声音就是良知的声音。

就如王阳明所说的那样:圣人的学问不是拘束痛苦,而是释放心灵的,不要装作一本正经的道学家模样。不要因为某个外在的身份、标签、地位等等,而给自己束缚住,刻意的拿出气场或架势。

人皆有良知,如果运气相等,人人都能激发良知固有的那份能量。

如果成功了做到不装不端着不自以为是,如果还未成功就激发良知固有的能量,等待时势。(越是不得势时,多做一些平常想做没做、不敢做的事情)

11、知行合一术的层面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行合一是一回事,不可分开,且要一以贯之自闭环。

王阳明说,哑巴吃苦瓜,与你说不得,你若知此苦,还需你自吃。简单而言就是,实践出真知。

知食乃食,知渴乃饮。意思是,知道吃才去吃,知道渴才去喝水。

王阳明常常指出的一点是,我们唯一能掌控的就是我们的念头的善恶,却不能掌控心外的是非和得失。因为是非和得失是人和天地给的,不是我们的心所能给的。做正确的事就是要保持正念,保持正念,就绝对不会错。知行合一在很大程度上就满足了这个规律:只要你做的事情是正念,是正确的。良知一发动,立即去行动,这样一来,就提高了效率。(本分就是做正确的事,把事情做正确

你发现理,你不是理本身,发现了还要去判定它,再去行动,效率就降低了。你本身是理,就不需要判定,立即行动,效率提高。

12、工作即修行

王阳明说:心学不是悬空的,只有把它和实践相结合,才是它最好的归宿。

我常说去事上磨练,就是因此。

你要断案,就从断案这件事上学习心学。例如,当你判案时,要有一颗无善无恶的心,不能因为对方的无礼而恼怒;不能因为对方言语婉转而高兴;不能因为对方的请托而存心整治他;不能因为对方的哀求而屈意宽容他;不能因为自己的事务繁多,而随意草率结案;不能因为别人的诋毁和陷害而随别人的意愿去处理。如果你真是这样做了,那就是私。公还是私,其实只有你自己清楚。这就是良知,良知就是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道。你必须认真省察克治,心中万不可有丝毫偏离而枉人是非,这就是致良知了。如果抛开事物去修行,反而处处落空,得不到心学的真谛。

有个叫朱廷立的官员向王阳明请教在工作中致良知的问题,实际上也就是知行合一的问题。王阳明答非所问地和他谈起了修身。朱廷立上班后,按照王阳明的教导进行一系列的修身之术。知道了自己心中厌恶的事情,而百姓厌恶的事情也就知道了;知道了自己的欲望,也就知道百姓喜欢什么了;舍弃自己的私利,也就知道百姓的利益是什么了;提醒自己要遵守道德规范,也就知道了百姓应该遵守什么了。祛除了心中的魔鬼,也就知道百姓心中每天都想什么了。明白了这一切,而主动去做,就是致良知了。三个月后,他发现,他不但了解了百姓的好恶,还得到了百姓的真心,百姓们纷纷在背后说他是好父母官。

修身和工作是一回事,用良知去修身,就是工作。用良知去工作,就是修身!

13、致良知

致良知就是格物致知和良知良能的结合。

致良知就是行良知,依凭良知的判定去行动,就是知行合一。

(良知良能包含两方面:道德感和判断力)

所谓对境应感,就是突然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与境合一,快速得出最佳应对的方法。

很多人之所以在面临突发危机时,无法处理好。原因只有一个:良知被遮蔽,无法发挥威力。

而遮蔽良知的,就是利害毁誉,确切的说,就是得失之心。

人一旦有得失之心,就会膽前顾后,前思后想。结局就是没有抓住那个刹那之念,万事成空。

王阳明的弟子王畿说,死天下事容易,成天下大难;成天下事容易,不居其功大难;不居其功容易,能忘其功尤其大难。

王阳明说,致良知的最高境界就是,虽然创建了不世之功,但只不过是一时良知的应迹,也就是良知的发挥,过眼便为浮云,马上忘了。

致良知,只一个字即可概括:诚。

真诚的对待自己的良知,不欺良知。按此方法,去一件一件事上练。其所提倡的事上练,本意即在此。磨练到最后,真诚无欺成为你的本能,不必考虑,不必运筹,面临情境,立即发动,这就是真正的致良知了。

我们必须要经历一些大利害、大毁誉过来,才能真正体悟良知的妙用,才能真正做到致良知。

在生活和工作当中,某些得失心的事情上,努力致良知,形成惯性,这就是我们普通人人生最好的道路。

14、❌王门四规

王阳明说我所谓的人皆可为圣贤,人皆平等,是人灵性/良知上的平等,非是身份、财富的平等。必须要使你的灵性/良知得到最大发见与流行。

王门四规 :立志、勤学、改过、责善

①立志

有志向,就如马有了缰绳,船有了舵手。你让马左转,它不会右跑,你让船转弯,它不会直行。大有一志在手,天下我有的架势。

问题是,真正的圣人,能把志向坚持到底,庸人常立志,却从未把一个志向坚持到底。圣贤立志,坚定不移,雷打不动,遇到艰难困苦时,总会返回初心,去回忆那个志向,然后继续向前。

志向是一个人将念头形成影像,牢固地刻在心上。

王阳明说: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立志成为善人,就是要时刻关照自己的内心听凭其对你言谈举止的善的判定。

行善,可能不会增长你处理问题的智慧;但行善,会使内心宁静,使自己从容于人世间,还问心无愧。当你问心无愧时就是心安,心安就是强大。

②勤学

所谓勤学,非是向外寻求,而是去万事万物上验证自己的良知。或者说,我们的心,如果不去事物上呈现,那它就不是心学意义上的心,它只是个器官。

我们的心必须要去事物上呈现才能呈现出真理。这个过程,就是勤学。

人来到世上,带着心和脑子来的。心是圆满的,因为有良知;脑子却是空的,必须要向里面装东西。这些东西包括理论、人情世故。我们勤学的就是把这些东西装进脑子里,成为学问。

成为学问不是最终目的,必须要把学问变成智慧,和我们的心性融为一体。这就需要我们的心对脑子里的学问进行判定。如何判定?凡是和我心契合的就是智慧,凡是和我心不契合的就是垃圾,要被祛除。

第一等涨学问的方法就是读书。

王阳明的主张是读经典。

·最低限度,首先读自己喜欢的书,你的心性是善的,喜欢的东西不会恶到哪里去。

·然后挑选你自认为的经典,它可能比较枯燥,但对你有用。

·最后是将经典变成你自己的东西,能指导你的人生,才叫经典,否则就不是经典。

③改过

王阳明说,人只要做事,肯定会犯错,世界上不犯错的人只有一种人,他绝对不是圣贤,而是不做事的人。

什么是圣人,圣人就是知错能改,知错了马上就改,行动力强。

王阳明说,一念改过,即得本心,也就是良知光明了,剩下的事就好办多了。

如果尧和舜自认为自己不会犯错,那他们就不能称之为圣人了。

所以他们都会对继承者说:人心是时常犯错所以难测的,道心是幽微难明的,只有自己一心一意,精诚恳切的秉行中正之道,才能功德圆满。两人都认为人心是会犯错的,其实也就证明了他们的心和我们的心是相同的。

人心惟危的危就是过错的意思。只有小心谨慎,下最纯粹的功夫,才能让我们秉行中正之道而免于过错。

从前的圣贤们一发现自己有过错,马上就改,所以才会没有过错,并非是他们的心和我们的心有所不同。

④责善

所谓责善,就是互相监督、提醒,从而让对方的品格臻于美好,它是朋友之间不可多得的美好品质,这需要真诚告诫并循循善诱讲给朋友听。

朋友,可以看成是制度。

虽然一切道理都在我心,但外在的监督、醒也不可缺少。在好的制度下,坏人也能变好人,在坏的制度下,好人也能变坏。

在我们的人生中,必须要有一群好的朋友在身边,大家互相砥砺,互相纠错,从而成就彼此。

15、事上练

王阳明的弟子陆澄问王阳明:静守时感觉不错,但遇到事情就感觉不同。为何会如此?

王阳明回答说:这是因为你只知道在静守中存养,却不去努カ下克制私欲的功夫。这样一来,遇到事情就会动摇。

下面这段话就非常重要了,王阳明说:人必须在事情上磨炼自己,这样才能站得稳,达到无论静守还是做事,都能够保持内心的安定的境界。

事上练背后有着不可辩驳的心学思想基础。这个思想基础有两方面:

①来自王阳明的心学基石一一心即理。

他说,心,在物为理,有此心即有此理。 所有的理的确在你心中,但你不把它呈现到事物上去,理没有呈现出来,就等于没有。我们的心必须要去事物上呈现良知,事物才具备天理,这样才能说心即理。

一切都以呈现出来为标准,而要想呈现,就必须去做事,去行动。说白了,就是要去事上练。

②王阳明说:眼睛没有本体,以万物的颜色为本体;耳朵没有本体,以万物的声音为本体;鼻子没有本体,以万物的气味为本体;口舌没有本体,以万物的味道为本体;心没有本体,以天地万物的感应是非为本体。

王阳明的意思是,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口舌,固然是在我们身上,可如果你不用它们,它们就是没有存在意义的。看似他们是我们身上的东西,其实若想让它们有价值,必须要去用它们。也就是说,它们的价值体现不在我们身上,而在它们的行动。

事上练这三个字,是阳明心学的重要概念理论之一,它不是阳明心学中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补充,它本身就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人世间有很多郭倪,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满腹经纶,总有真知灼见,一旦独揽摊子,就会一败涂地。更有些人如王阳明的另一位弟子陈九川所感怀的那样,平时无事静坐,感觉自己英明神武,一遇事,就屁滚尿流。总是内,无事时静坐思考;外,遇事时傻眼;难以合一?

原因就在于王阳明所说的,人必须要去事上炼,才能达到内外合一之境,无论有事还是无事,都能游刃有余。

当你面对不义之财时,就要在这件事上练不受诱惑的心;

当你面对一份责任时,就要在这件事上练担当的心;

当你面对压力时,就要在这件事上练勇往直前的心;

当你面对艰难困境时,就要在这件事上练克服恐惧的心。

王阳明之所以提倡事上练,就是让我们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面对名利财货,即使是微不足道,也要以正念面对,而不是每日都被名利财货所熏染所控制。

俗语云,狗不见骨头都是好狗,一旦见了骨头,全都成了疯狗。为什么一见骨头就成了疯狗,就是因为狗平时没有克服掉骨头对它的诱惑。

归根结底,事上练就是练心,练那颗对名利财货无动于衷的心,只有具备了这颗心,才能遇急事不乱,才能平心静气的以良知来判断。

最终,内外合一,天下无敌。

16、存天理去人欲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

王阳明:存天理去人欲

一个提灭人欲,一个提去人欲,归根结底是来自二人对我们人心与生俱来的七情六欲的态度。王阳明就认为七情六欲既然与生俱来,你就不可能把它彻底灭掉,它的存在是合理的。

天理和人欲二者,朱熹关注的是人欲,王阳明关注的是天理。

他有这样的话:只要存了一分天理,就是去掉了一份人欲。存的天理越多,人欲就越少,所以存天理就是在去人欲。

喜怒哀乐,本是人心具有,属于天理。

我们遇到突如其来的好事,就会惊喜;遇到让人焦虑的事,会立刻显出哀伤;看到不平事,会发自本能的呈现愤怒,这些感情的自然流露,就是天理。

但是,加入一点自己的意思,这就是人欲,就不符合天理了。

比如,我们遇到好事大欢喜是天理,可非要让别人知道我们大欢喜,这就是人欲;我们遇到让人焦虑的事,会哀伤,可非要让别人知道我们哀伤的死去活来,这就是人欲。

加入一点自己的意思,就是我们在展现感情和做事时,故意想让人知道,就是别有用心,这就不是天理了。这些过或者不及,就是人欲。所以说,是有了人欲才有了天理。人欲催生出了天理,天理反过来又遏制、规矩人欲。

我们的人欲越多,天理就越多,一份人欲必然对应着一份天理。

如何存天理,去人欲,就是如何致良知。

只要我们知道,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别在干的这件事上加东西,就是存天理,去人欲了。

该工作就工作,该休息就休息,该取富贵就取富贵,该放弃就放弃。别加任何东西,这就是存天理去人欲。

最后要说的是,天理和人欲是互相转化的。

有时候你是天理,一不小心过了或者不及了,你又有了人欲,所以世界上没有永恒的圣人,我们总是在圣人和恶人之间来回转化。

17、诚意

王阳明的这段非常重要的话,他说,做功夫的困难之处,全都在格物致知上。

意思是,你只要真正的格物致知了,在事情上正了念头实现良知了,就是把功夫做成了。但是,在事情上正念头,其实真的很难,我们明知道很多念头是对的,但由于利害毁誉的掺入,我们就不会去正。所以,王阳明说,做功夫的最难之处,是在格物致知上。

为什么格物致知难呢,问题都在诚意上。当你的意不诚时,格物致知就泡汤了。

那么,什么是阳明心学语境下的诚意呢?

王阳明用了八个字:如好好色,如恶恶臭。

知行合一是什么,就是依凭我们本能的良知的判定去行动,良知判定我们喜欢美色,判定我们厌恶恶臭。其实呢,它也没有判定,良知是个活的东西,他本来就喜欢美色,厌恶恶臭。只要按照它的这种本能去行动,就是知行合一。

诚意同样如此。什么是诚意,就是你必须要像喜欢美色那样去喜欢善,要像厌恶恶臭一样去厌恶恶。再说的直白一点,就是真诚无欺的对待自己的念头。这种真诚无欺不是我对他人不欺骗不撒谎,而是要对自己的心不欺骗不撒谎。

诚意是既树立信念,又要为这信念做充足的准备,缺了哪一样,都不是诚意。所谓诚意,就是真诚无欺的对待自己的念头,并且付诸实践。

同时王阳明认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一回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回事。

18、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是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给出了一个解决方式。

他说,对那些资质高,就是良知光明的人,你只需和他说第一句和第三句,无善无恶心之体、知善知恶是良知。他一听到这话就明白了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心体光明,始终在行良知,日用而不知罢了。

而对那些资质较差,就是良知被遮蔽的人,你就要和他说第二句和第四句。有善有恶意之动、为善去恶是格物。他一听到这话就明白该在念头,也就是意上为善去恶,时刻警醒自己,我的意是有善有恶的,千万要谨慎,一定要正念头,也就是格物啊。

19、☝万物一体

在王阳明看来,这个世界应该是以我为中心,将天地作为躯干,把万物作为四肢百体,然后用我的仁来对待我的躯干和四肢百体,使躯干和四肢都得到我的良知,并最终成仁。

王阳明举例说:当我们看到一个小孩儿要掉进井里时,必会自然而然地升起害怕和同情之心,这就说明我们的良知跟孩子是一体的。或许有人说,小孩儿是人类,大家是同类,看到他面临危险,会有这种心态。但是,当我们看到飞禽和走兽发出悲哀的鸣叫或因恐惧而震颤不已时,也会产生不忍心听闻或观看的心情,这也说明我们的良知与飞禽走兽是一体的。同样的道理,当我们看到花草和树木被践踏和折断时,也会产生怜悯体恤的心情。当我们看到砖瓦石板被摔坏或砸碎时,也会产生惋惜的心情,这就是说我们的良知与花草树木、砖瓦石板是一体的。

很容易想象,当每个人都把别人的冷暖悲喜当作自己的冷暖悲喜时,就会油然而生一种使命感,我要爱天地万物,因为它们是我的一部分,正如我爱我的四肢一样。而每个人也注定将如此,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良知。

王阳明提万物一体,无非是希望每个人都发自良知的去爱人,爱世界,爱天地万物。这就是儒家苦口婆心教导世人的仁,在王阳明看来,仁就是致良知。

爱是有主次轻重的,这是天理如此,也是良知的判定。

近处说,我们的头和手足就有轻重之别,如果非要舍弃一面,那肯定是舍弃手足而保留头。人和禽兽是一体的,但杀禽兽祭祀祖先,就理所应当。倘若刻板的主张万物一体,不分主次轻重,那当你的亲人和路人都快要饿死时,你的食物只能解救一个人,你解救谁呢?自然是你的亲人。因为天理如此,良知的答案如此。

我们要真切笃实的拥有一颗万物一体的仁心,就必须从眼前事做起,从你最亲近的人做起。然后循序渐进,真诚侧炟的致良知,最终就会迈入真正的万物一体之境。

但天下芸芸众生,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凤毛麟角,原因就是我们的良知被私欲隔断,不能视天地万物和我为一体,而形成了间隔,无法贯通自己和万物。

王阳明回答: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个尺度就是良知。所以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如果草木瓦石没有人的良知,不可以称之为草木瓦石。岂止草木瓦石,倘若天地没有人的良知,也不可以称之为天地。因为天地万物和人原本是一体的,其发生的最精微之处,就是人心的良知。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和人原本也是一体的。因此五谷禽兽之类,都可以养育人,药石之类,都可以治疗疾病。只因同此一气,所以相通。在圣贤看来,天地万物都是我身体的一部分,没有人不会爱自己的身体,正如每个人都会对自己身体的痛痒有感知一样。

这就是阳明心学的世界观:万物一体。

当你把天地万物都当成自己的一部分时,你就会去自动自发的致良知于万事万物,因为万事万物都是你自己的事,你没有理由不在自己的事上不努力致良知。

20、⛰此心不动

落第无所谓,动心才有所谓。这就叫此心不动,它是阳明心学的终极境界,也是能让你完美的致良知的巨大保障。

原因很简单,人生在世,所面对的一切归根结底只有四个字:利害毁誉

许多人在这四个字面前是俯首称臣的。你一旦对这四个字俯首称臣,那这四个字就会牵制你命令你,你就被动了。一旦有人用这四个字去威逼利诱你,你必然会动心。一旦动心,你就会被这些东西牵着着走,做任何事时,你都会被它们所左右,而不是你的初心。

王阳明去江西剿匪,纯粹的为万世开太太平,这就是他的初心。利害毁誉,他都不在乎。他能把所有的力量都用在剿匪上,至于剿匪的成败、剿匪后的功勋,他都没有考虑。

人只有能坚持初心,才能在复杂的社会上做成一件大事。

王阳明所谓的此心不动,其实就是此心不要被动。

一旦建立初心,就不要被初心之外的任何物所干扰。

如何才能做到此心不被动,就是平时要养成对声色货利的淡然处之感,不可太热衷于名利,不能太斤斤计较于得失,你只有不在乎一些物,才能轻而易举的得到这些物。

我们常常对物欲动心外,还会对别人的评价动心。所以动心,是因为我们并不自信,就像一个空碗,需要外在的东西来填充,别人的评价就是这种填充物。王阳明说,有此心就有此理,你有一颗不自信的心,自然就会产生不自信的理。所以你的心在外物的干扰下不停的动,永不停息。

所谓自信不是被动的坚信自己问心无愧,而是要把遇到的坎坷、磨难当作正面的东西,要把它当成是砥砺人,磨练人的东西。而且你应该感谢它,荣誉是从正面磨砺你,诽谤和侮辱是从反面磨砺你。无论是那种磨砺,它都是你炼心的大好时机,都能让你达到此心不动的境界。

由此可知,王阳明说的此心不动,是致良知到自然不动。

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王阳明认为,七情唯有适当地表露出来,才能让你的心更为强大,由此不动心。七情就是雷区,只有把雷在平时排除干净,当火来时才不会大爆炸。做到这点,也就恢复了活泼泼的心的本体。

21、平常心

我们在经受肉体痛苦时会产生各种思虑,而思虑或者说是心理是有一定规律的。恐惧、焦虑、空虚,这些负面的心理就会冒出。当它们冒头时,千万别拼命克制它,而是要顺着它的规律。所有的心理情绪,无论实在正面还是负面的,都有一定规律。这个规律就是:产生、发展、高潮、没落、死亡。

要勇,就是要敢于承认它的这个规律。问自己一句:如果没有这些肉体痛苦和负面情绪时,你平时都做什么?吃饭、工作、睡觉………

总之,就是要以平常心,平常是怎样,现在就是怎样。以这种心来对付它。

22、活在当下,白天白天过,夜晚夜晚过

王阳明说道:你难道能知道白天?迷迷糊糊起床、傻乎乎地吃饭,刚开始做时不明白其所以然,习惯后更不明白其所以然,终日昏昏沉沉,只是在做白日梦。只有做到时时刻刻都有所存养,心中清醒明白,天理没有片刻的间断,才算是知道白天。这就是与天相同的德性,就是通达昼夜之道才领悟的知,除此之外哪里还有什么生和死的道理?

做圣贤就是立德立功立言,做了圣贤后,你虽然肉体死了,但你的精神却活在了别人心中。

宗教会给人类一个死后的愿景:天堂或者地狱,这就是永远不死。

中国儒家给不了,他给出的只能在人生界,所以活在别人心中就是他们给人类的永远不死的唯一的一条路。

明白了昼夜变化,就明白了生死一一白天什么都知道,知道自己做什么,晚上什么都不知道,因为睡觉了。

有的人虽然活着,但已经死了,只要你把一生都过的特别明白,存天理去人欲,死后的世界又和你有什么关系呢?

真正活的有价值的人,还在乎死后世界吗?倘若你没有把这辈子活好,死后若真有世界,你觉得你到那里会好吗?

阳明心学的关注当下在时间和空间上向外延,就是关注这一生,生前和死后世界,和我们无关。

23、良知光明,自然等风来

有人问王阳明,圣人做事前是不是有所准备,有所预料。

王阳明的回答是,圣人又不是神仙,怎么可能预ト未来的事,他们只是心如明镜,物来则照。不担心能否创建事功,只担心镜子是否明澈。

这段话的意思说的就是,圣人遇其时才有其事,时不来,不会去刻意争取,时来了,良知光明,自然就能水到渠成。

人能成事,被万众瞩目,必须具备三大要素:才、气、势。

拥有改天换地的才能,无往而不利的气场,历史大势。

心如明镜,除了自身才能外,必须要有观察大势的能力。

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样的事,确切的说,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这就是知行合一。对的时间,你的能力对了,事情其实也就对了。

李鸿章曾说,一代人只能做一代的事,这话乍一看像是废话,因为人不可能活两次。他其实想说的是,不要思考那么多身后的荣辱,专心做好时势所要求的当下的事情,无论成败,以后自然会有人给你接盘。

24、该哭哭该笑笑,不过不及

所谓人情事变 ,我们的情绪喜怒哀乐是人情。人情,就是我们的七情六欲;而事变,就是从视、听、言、动到富贵、贫贱、患难、生死,也就是我们人生里的各种常态和变态的经历。

简单而言,人情事变就是说,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人情去应对事变。

以正确的人情对待事变:遇到该喜怒哀乐的事变,我们就喜怒哀乐。在事变中保持正确的人情,也是应对事变的高明之法。

我们如何做到这一点,王阳明说,要维持心绪的中正平和,而要维持心绪的中正平和关键在于独处时要恪守本己。独处时,我们就要保持正知正念,不要有各种欲望的念头。你是否有坏念头,良知知道。它一知,你就立即改正。调整好自己的人情,才能解决以后的事变。

25、启发良知:说服别人的最好方法

当我们说服他人,他人认可我们的主张时,并非是我们的能力,而是对方认可了我们的说法。

当有人向你请教时,尽量少卖弄学问,直奔主题,启发对方开启是非之心的良知,让他们自己判定。如果卖弄学问,夸夸其淡,看似震天动地,对方手足无措,最后违心的承认你说的是对的,这就等于把对方的良知遮蔽,你以为你在做一件说服别人的好事,其实是大恶。

如何说服别人,单从字面意思讲,你根本无法说服别人,服人之口,未必服人之心。真若服人之心,必须要让对方自己做主判定对错是非,你所要做的就是用各种方式激发出他那良知,只要激发出他的良知,良知自会知是知非。

26、真理很简单,复杂的是人心

孔子说,仁者爱人。

只要去发自真心的去爱别人就是了。

一旦对朴素的真理添油加醋,人就只会在理论上付出精力,而少了许多行动。最后导致的就是知行不一。

中国传统哲学,是以儒学为根基的。事实上,儒释道三家,道家哲学最深奥,其次佛家,最简单的才是儒家。中国人选择了最简单的儒家,而不是道佛,已足以说明,真理就是最简单的,若想让所有人能知能行,只有最简易的哲学,才可以。

孔孟之道,一以贯之:忠恕而已;

阳明心学,一以贯之,就是心,就是良知。

不给真理涂脂抹粉,不把真理搞的复杂的唯一途径,就是遵循经典,回归本心。因为所有的真理、经典,说的都是一件事:真心。

27、行善=不作恶

王阳明的弟子黄修易问王阳明:心中没有恶念时,空空荡荡,不知道是否需要存养善念呢?

王阳明回答:既然去除了恶念,自然就是善念,就是恢复心的本体了。好比太阳的光芒被乌云遮住,乌云过后光又重现了。如果恶念已经除去,又要存个善念,就像是在阳光下去点一盏灯。

中国儒家有个人生信条: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或者说是,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大多数人都认为,儒家人最高境界是达则兼齐天下。我们常常会赞颂那些帮助别人,一生行善的人,但是,在王阳明看来,这种行为固然是一种境界,但绝不是最高境界。最高境界则是,独善其身。

按王阳明的意思:不作恶就是最大的善,你如果没有恶念,即使没有行善的行为,那你也是在行善。行善,表面看是一种天理,但有时候我们恐怕根本洞察不出别人到底需要的是什么,而我们以自己的想法去帮助了别人。所以,好心办坏事的行为层出不穷。

恶念已经祛除,就全是善念,如果你又要存个善念,正如王阳明所说,就像是在阳光下点了一盏灯。青天白日的点灯,要么是多此一举,要么就是刻意为之。这两样,都是人欲,而不是天理。

人生在世,帮助他人没有问题。每个人如果都不去干扰别人,不去作恶他人,只管好自己,根本不必行善,天下自然会太平。

大多数人的行善是种欲望,其背后都希望得到精神上的利润。可如果被帮的人感觉被人帮天经地义,那他就不会给帮助者精神上的利润,最后,谁也不会帮助谁。

行善,会让被帮助者变懒,变得不思进取,你以为你在行善,对他人而言,其实你在作恶。

行善,需要力量和智慧,它很难把控。

而不作恶,全在自己手里,相比而言,不作恶最容易,大道至简,所以不作恶就是最大的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