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脉学是什么?

 青柠檬20230520 2023-05-22 发布于浙江


🎋 【1000天阅读挑战赛】
时间:12月17日
进度:237/1000
分享者:青柠檬
分享书籍:《经方医学:六经八纲读懂伤寒论》
作者:冯世纶 解读 胡希恕
分享章节:第三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起128条迄178条)
————————————

【重点摘抄】
🌱128.问曰:病有结胸、有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



胡希恕注:结胸者,为邪结于心下,甚则上及胸胁而下至少腹,按之则痛。病在里故关以下沉,而寸脉独浮者,以阳气隔于上,故寸脉应之浮也。



129.何谓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


胡希恕注:脏结者,为邪结于脏,亦如结胸状,按之则痛。邪不在胃,故饮食如故;但里虚有寒,故时时下利。脉亦似结胸,寸脉浮,关以下沉,由于虚且寒,故复兼细紧。舌上虽白苔但不燥而滑,为少热多寒多湿之象。为难治者,谓脏结为难治之证,不是专就舌苔论也。


【我的思考】
🌱先直译(必要时意译):
128.问:病有结胸、有脏结,(两者)会有什么临床表现呢?答:胸口按下去会有明显的疼痛感,寸部脉象浮、关部脉象沉,这就是“结胸”。


129.什么是脏结?答:看上去很像结胸,饮食方面和平时一样没什么区别,但是久不久会有腹泻,寸部脉象浮,关部脉象小而且又细又沉又紧,这就是脏结。如果舌苔白、滑溜的脏结患者,治疗难度很大。


让我们结合胡老先生的角度去理解这个条文。


128.结胸的患者,这是因为病邪结在心下,甚至是延伸到别的地方,上到胸胁下到小腹部,实际是结于胸腔中。按了就有明显疼痛感,说明已经有形,这是实证。病在里,所以把脉的时候发现关部脉象沉,寸部脉象浮,因为阳气隔绝在上,所以寸部脉象应该是浮的。


这里说的是,不要因为看到寸部脉象浮就认为这是表证,这里的寸脉是诊断胸部的,因为上下的阻隔,所以阳气不得交于下,阳气隔绝在上面,所以出现类似表证的脉象。而且,关部脉象沉更加说明这不是表证。


129.脏结的患者,这是病邪结在脏腑,看着很像是结胸,按上去会疼痛,因为病邪不在胃,所以饮食方面跟平时没什么区别,吃饭还是正常的;但是,因为里虚有寒,所以久不久会腹泻。脉象摸上去也像结胸,寸部脉象浮,关部脉象沉,因为里虚寒,所以会有细、紧的脉象,紧说明是寒,这是阳虚。


舌苔看上去是白的,但是不燥反而滑,说明患者体内少热、寒多、湿气多。这是很难治疗的,说这个脏结是难治之证,不是只从舌苔来谈论的。脏结应该是攻下,但是,虚寒证不宜攻下,加上有寒湿夹杂,那就更不能攻下了,所以这个病很难治。


这两个条文主要是介绍结胸、脏结的基本症候。


结胸与脏结是两类不同的症候,结胸症属阳、属实、属热多,而脏结症则属阴、属虚、属寒;这两个性质完全相反,但是,临床的症状却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有必要作出鉴别。


清代的吴谦先生(《医宗金鉴》的作者)注曰“邪结三阳,名曰结胸;邪结三阴,名曰脏结。二者皆下后邪气乘虚入里所致,而其脉与证之状则不同”。吴谦先生的注解一针见血指出了两者的不同,结胸病是实证,这是邪结三阳,而脏结病是虚证,邪结三阴。这两个病的脉象、证候有类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我们再来捋一捋。

结胸,按下去会疼痛,这是因为热邪与痰饮互结在胸中。寸部脉象浮,关部脉象沉,是因为结胸病的病位偏上,所以寸脉浮,而热邪在里,跟有形的痰饮结在胸中,所以关脉浮,邪结在胸中但是正气并不虚,所以这个脉象是沉而且有力。

脏结病,这是脏气虚弱了,阴寒凝结导致的,这是一个虚寒证。里虚寒的,阳气不足了,所以平时久不久会腹泻。

  
🌾今天开始新的篇章了,也就是进入了第三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起128条迄178条)”,比起之前,会涉及到更多脉象的知识。



仲景老师的条文一直都注重脉象,因此,对于脉象,特地做一些补充。



中医的诊断其实是四诊合参(望、闻、问、切),脉象作为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我们有必要重视这个脉诊。



这个脉诊方面的书籍很多,既然我们是学习仲景老师的六经八纲辩证,也就是学习经方思路,那么,对于脉诊来说,也有经方脉学。经方脉学,也就是在经方医学六经八纲辨证理论指导下,研究有关脉诊的理论方法及其在诊疗上所起作用的一种学识。



这个经方脉学有什么特点呢?注意了,这个经方脉学跟六经八纲辩证是配套的,不是谁新发明的一套东西。



经方脉学有以下特点:“1、寸关尺三部不配属脏腑,但对应人体相应部位,就像六经八纲辩证跟脏腑辨证的区别;2、经方脉学本来自于八纲辨证,并服从于六经八纲的辨证体系,主要着眼于对疾病的两个病性(阴阳)、三个病位(表、里、半表半里)、病情(寒热虚实)的确认;3、每种脉象的主病,一般不是一个方面的因素或属性,而是多个方面的因素或属性;4、对脉象的定义或描述,有的与后世不同;5、特别强调脉证合参,对全部的脉证进行详细的分析,使之无矛盾的统一起来,以达成对一个病证的正确判断。”这个经方脉学的特点来源于胡老先生的分享。


很多人认为脉诊很难,其实,在六经八纲辩证体系下,脉诊也没有那么难,就像六经八纲辩证一样,很容易。后续我会继续分享跟脉诊有关的知识!



如果文章对您有用,请您阅读完毕点赞、在看、转发,让更多人看到。

我真心希望:有更多同道一起来学习伤寒论,一起发扬中医,把经方传承下去,让更多人受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