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建筑那些事

 古建秦 2023-05-22 发布于重庆

说起明朝,不仅仅有著名小说类书籍《明朝那些事》,更是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其曾留下的建筑遗迹。如今的北京故宫,其建于永乐四年,清是在其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造,但整体上还是承袭了明朝的宫殿。

中国建筑的发展到了明代,建筑样式,上承宋代营造法式的传统,下启清代官修的工程作法,设计规划规模宏大、气象雄伟。明初建筑风格与宋元相似,古朴雄浑,明中期的建筑风格严谨,而明末的建筑风格则趋于繁琐。

图片

明代皇宫图

明代建筑主要分为四类:都城建筑、宫殿建筑、住宅建筑、宗教建筑。

都城建筑

明南京城:由外郭城、京城、皇城和宫城多重城墙构成;

外郭城位于应天府城外围,利用天然土丘建成,把钟山、玄武湖、幕府山等大片郊区都围入郭内,并辟有外郭门十六座,从而形成保卫明皇宫的防御线。

图片

玄武湖与玄武门城墙段

京城应天府城周长33.7公里,为不规则多边形,有13座城门、均设瓮城;其中聚宝、三山、通济三门最为坚固,设三重瓮城;京城所用城墙砖为沿江118县烧制供给,印有承制工匠、官员姓名,质量很高;

图片

城墙砖刻有工匠信息


旧城区街道沿袭元集庆路城的街道,采取开放式街巷制度;其中城南属于繁华的商业区,街巷基本经纬垂直;

南京城的皇城在整个城市的东南角,呈正方形;宫城又称大内,平面长方形,位于皇城正中,有城墙和御河环绕;宫城内由三大殿构成了前朝部分,后寝部分有乾清殿、坤宁宫等重要建筑;

图片

南京朝天宫

明南京城总体依据实际地理形势而建,形制特殊,尤其注重城市的防御功能。宫城和皇城布局符合《周礼》的“三朝五门”、“左祖右社”等礼制要求。

明南京城的修建拉开了明代全国性筑城高峰的序幕,尤其对明清北京城的修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图片

明南京城建设图

宫殿建筑

紫禁城,明永乐帝迁都北京城,改造北京城,营建紫禁城,确定了新的轴线,但仍遵循祖制,按南京紫禁城来规划北京紫禁城,于轴线上依据《周礼》所定设置五门三朝,永乐时大学士李时勉《北京赋》称北京宫室符合黄帝宫室之制,遵循太祖设计格局,建奉天、华盖、谨身三朝大殿和五座宫门:“若夫其宫室之制,则损益乎黄帝合宫之宜式,遵乎太祖贻谋之良居,高以临下,背阴而面阳。奉天凌霄以磊砢,谨身镇极而峥嵘,华盖穹崇以造天,俨特处乎中央。上仿象夫天体之圆,下效法乎坤德之方……五门高矗乎昊苍。”

图片

紫禁城前朝布局图(《明天启紫禁城图》)

万历时人刘若愚记五门是大明门、承天门、端门、午门、皇极门即奉天门,三朝是皇极殿(奉天殿)、中极殿(华盖殿)、建极殿(谨身殿)。

图片

原大明门后改为中华门旧图

图片

午门

图片

皇极殿

在紫禁城前两侧还有二组重要建筑群,东侧是太庙,奉祀皇帝历代祖先,这是皇权世袭神圣不可侵犯的象征;西侧是社稷坛,坛上铺五色土——东青土、南红土、西白土、北黑土、中黄土。土由各地州府送来,这意味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两组象征意义极强的建筑是根据传统的“左祖右社”的形制来布置的。

图片

太庙

图片

社稷坛

住宅建筑

住宅在古代不仅是居住场所,而且还被视为宅主身份的标志。唐、宋时期朝廷对官员及庶民的住宅形制已有一定的限制,但还比较粗略宽松。到了明代初期,对住宅的等级划分严格了,官员造宅不许用歇山及重檐屋顶,不许用重拱及藻井。这些限制在宋代原是针对庶民的,如今已针对品官了,这就意味着除皇家成员外,不论你官位多高,住宅不能用歇山顶,只能用“两厦”(悬山、硬山)。此外,又把公侯和官员的住宅分为四个级别,从大门与厅堂的间数、进深以及油漆色彩等方面加以严格限制。至于百姓的屋舍,则不许超过三间,不许用斗拱和彩色。以上这些反映了明代等级制度的森严在住宅形制上已有充分表现,但逾制的现象十分普遍,至今江苏苏州一带的民居中,仍保存着一批十分精美的贴金彩画和砖石雕刻。

图片

苏州东山雕花楼

卢宅位于浙江东阳县城东门外,建于明景泰七年(1456年)至天顺六年(1462年),其后又不断修建而成一区规模庞大的住宅群体。全宅占地约5公顷,由十余组按南北轴线布置的宅院所组成。主轴线沿照壁穿过三座石牌坊转折至肃雍堂、乐寿堂而止于世雍堂。住宅周围有河流环绕,通过跨河的九座桥梁而沟通宅内外联系。

图片

明浙江东阳卢宅

徽州地处山区,人稠地狭,住宅多采用小天井和楼房的紧凑布局。一般是主楼、厢房全是二层,用地特别紧张的村落则建三层楼房。由于山区木材价廉,取材都较粗大。富有之家住宅多施精美的木雕和砖雕,为了避免“露富”而招来横祸,这些象征富有的雕刻都在内院展现,外观都是白墙、灰瓦,十分平淡。外墙极少开窗,窗孔也很小。

图片

徽州吴息之住宅

明代苏州地区经济、文化水平居于全国前列,致仕官员、文人、富商在此定居建宅者众多,至今城乡各处留有不少明代住宅,苏州郊区东山镇一带所存尤多。

图片

苏州东山村落

宗教建筑

明代内陆佛教仍以禅宗为盛。宋元时期禅宗的“五山十刹”主宰佛教,明代则有四大名山兴起取而代之,五台山为文殊的道场,普陀山为观音的道场,峨眉山为普贤的道场,九华山为地藏的道场。四山庙宇林立,规制恢宏,成为明代佛教建筑兴旺的标志。

图片

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

图片

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

图片

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

图片

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

明代佛寺总平面追求完美的轴线对称与深邃的空间层次,如原来的山门演化为前有金刚殿,后有天王殿,成了两进建筑;中轴线上佛殿增至二进或三进,如明南京天界寺有正佛殿、三圣殿、毗卢殿,三殿前后对应;山门内左右对称配置钟楼与鼓楼,佛殿前左右对称配置观音殿和轮藏殿等,都是明代佛寺布局的新特点。

图片

南京天界寺

明代建筑承上启下,而清朝延续了明代建筑风格,因此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看到建筑明代建起,清代重修,保留至今,可以说明代建筑在中国古代建筑史占有重要地位,同时是距离我们年代较近的遗迹,很多地区还保留较为完整的着明代建筑,可以让我们直观去赏析明代的建筑,了解中国古代建筑。


本文图片和内容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