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过程中,学和思两者不可偏废其一,孔子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说明了思而不学的弊端。其实也是在说明君子之内周的危殆与小人之外比的迷,君子与小人,两者都不可或缺,要相辅相成,正确的姿式是立足自我,先小人,后君子,学与思有机相结合,一边学习,一边思考,从实践中出真知,再用真知指导思考,又从学习实践中去认证其合理性,学思相长。不过,学思之间,有件事,要特别引起注意,否则可能害了自己,是什么呢?
孔夫子讲,致力于异端的学习研究和思考,最终是以害了自己来结束的,意思很明显,学啥都好,别碰异端。 什么是异端? 异就是不同寻常,神奇灵异,甲骨文写成田共大,田表示自然资源,共是自然与智慧的合力,大是神化,掌控自然资源,然后做大,大是什么?大的极致是无形的能量,把有形的资源化为无形的能量,或自然与神化之间的自由变化,叫做异,异是一种超自然的现象和能力,现在叫心灵感应或特异功能,佛教叫神通。 端的甲骨文写成止而,止是终点,而才起步,端既是起点,又是终点,可见端是自始至终,表示一个周期的过程,事情的因果关系,所以端有正直之意,开端即原因,两端即始终,万端是事情的头绪,端详就是仔细察看清楚,是因果的循环,无始无终。 有人把异端解释为不同的见解观点,邪说,或特殊思想,偏门,或者是一个另类的,狭窄的,不入流的领域,或者是超出认知能力太多的领域,都没什么错,无论是研究异,还是研究端,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神气内耗,陷入无序混乱状态,最后神形分离,结果是形由于神离而败坏,所以攻乎异端,大概率就是死路一条,释迦牟尼佛因此都严禁弟子贪求神通,更不许显神通,也是同样道理。 简单一点讲,孔子告诉子贡和他的弟子们,学啥都行,想啥都行,就是别学别想神通,别学钻牛角尖,别想走极端,一句话,别学找死。儒道,佛道相通,其理如一,保全自我,珍惜生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