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胡老于1963年 5月,有一份《伤寒论》与《金匮要略》228 个方证(其中有3次重复)的六经类方及其常用量,学习本文,可以知道胡老当年的临床用方用量,供学习参考。 胡 希 恕 胡 老 《伤寒论》类方分类及药物常用量 二、桂枝汤类方及药物常用量 1.桂枝汤方:桂枝三钱,芍药三钱,生姜三钱,大枣四枚,炙甘草二钱。 2.桂枝甘草汤方:桂枝八钱,炙甘草四钱。 3.桂枝加葛根汤方:桂枝汤原方加葛根四钱。 4.瓜蒌桂枝汤方:桂枝汤原方加瓜蒌根三钱。 5.桂枝加黄芪汤方:桂枝二钱,芍药二钱,大枣三枚,生姜二钱,炙甘草一钱半,黄芪三钱。(小编:或桂枝汤原方加黄芪三钱。) 6.桂枝加附子汤方:桂枝汤原方加炮附子一钱半。 7.桂枝加人参新加汤方:桂枝汤原方中芍药、生姜各增加一钱,更加人参三钱。 8.桂枝加芍药汤方:桂枝汤原方中再加芍药三钱。 9.桂枝加芍药大黄汤方:即上方更加大黄三钱。 10.桂枝加桂汤方:桂枝汤原方中再加桂枝二钱。 11.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桂枝汤原方加厚朴二钱,杏仁二钱。 12.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桂枝汤原方加龙骨三钱,牡蛎三钱(本方去桂枝加白薇、附子,名二加龙骨牡好汤,主治遗精,见《小品》)(《金匮要略》)。 13.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即桂枝甘草汤加龙骨三钱,牡蛎三钱。 14.桂枝去芍药汤方:桂枝汤原方减去芍药。 15.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即上方加炮附子一钱。 16.桂枝附子汤方:即上方增加附子为三钱。 17.桂枝附子去桂加术汤方:即上方去桂枝加白术四钱。 18.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方:即桂枝汤去芍药加皂荚二钱。 19.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方:即桂枝去芍药汤方中加牡蛎五钱,龙骨四钱,蜀漆三钱。 20.黄芪桂枝五物汤方:桂枝三钱,芍药三钱,生姜六钱,大枣四枚,黄芪三钱。 21.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方:黄芪五钱,芍药三钱,桂枝三钱,苦酒与水1:7煎。 22.防己茯苓汤方:防己三钱,黄芪三钱,甘草二钱,桂枝三钱,茯苓六钱。 23.防己黄芪汤方:防己二钱,黄芪三钱,炙甘草一钱,白术五钱,生姜五钱,大枣二枚。 24.桂枝人参汤方:桂枝四钱,炙甘草四钱,人参三钱,干姜三钱,白术二钱。 25.半夏散及汤方:半夏四钱,桂枝四钱,炙甘草四钱。 26.甘草附子汤方:桂枝四钱,炙甘草二钱,白术二钱,炮附子二钱。 27.乌头桂枝汤方:乌头五枚,蜜二斤,煎减半去滓,另煎桂枝汤,取五合解之,初服二合。 28.白虎加桂枝汤方:知母六钱,石膏一两,炙甘草二钱,桂枝三钱,粳米一两。 29.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方:桂枝汤去芍药加茯苓三钱,白术二钱。 30.苓桂术甘汤方:茯苓四钱,桂枝三钱,白术二钱,炙甘草二钱。 31.干姜苓术汤方(肾着汤):茯苓四钱,干姜四钱,白术二钱,甘草二钱。 32.苓桂枣甘汤方:茯苓八钱,桂枝四钱,炙甘草二钱,大枣五枚。 33.茯苓甘草汤方(苓桂姜甘汤):茯苓三钱,桂枝二钱,生姜三钱,炙甘草一钱。 34.茯苓泽泻汤方:茯苓八钱,泽泻四钱,甘草二钱,桂枝二钱,白术三钱,生姜四钱。 35.泽泻汤方:泽泻七钱,白术三钱。 36.外台茯苓饮方:茯苓三钱,人参三钱,白术三钱,枳实二钱,橘皮二钱半,生姜四钱。 37.猪苓散方:猪苓、茯苓、白术各等份。 38.五苓散方:桂枝一钱,茯苓二钱,白术二钱,泽泻四钱,猪苓二钱。 39.猪苓汤方:猪苓二钱,茯苓二钱,泽泻二钱,滑石二钱,阿胶三钱(烊消)。 40.茵陈五苓散方(即五苓散加茵陈):茵陈末八钱,五苓散四钱,混合服。汤剂可加茵陈两半至二两半。 41.苓桂五味甘草汤方:茯苓四钱,桂枝四钱,五味子五钱,炙甘草三钱。 42.苓甘五味姜辛汤方:茯苓四钱,干姜三钱,细辛三钱,五味子五钱,甘草三钱。 43.苓甘五味姜辛夏汤方:即上方加半夏五钱。 44.苓甘五味姜辛夏仁汤方:即上方再加杏仁五钱。 45.苓甘五味姜辛夏仁大黄汤方:即上方再加大黄三钱。 46. 牡蛎泽泻散方:牡蛎、泽泻、瓜蒌根、蜀漆、葶苈、商陆根海藻各等份为细末。 47.附子汤方:附子二钱,茯苓三钱,人参二钱,白术四钱,芍药三钱。 48.真武汤方:茯苓三钱,芍药三钱,生姜三钱,白术二钱,附子一钱。 49.天雄散方:天雄三钱(以附子代),白术八钱,桂枝六钱,龙骨三钱。 注: 学习本文,可以检验复习前面的方证学习效果、用药剂量和比例;也可以用于复习伤寒论条文。以类方分类,更好的理解方药的加减变化。 |
|
来自: 一元堂中医张 > 《伤寒杂病论以及四大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