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啥读了很多书,还是写不好作文?1文解答疑惑,少走10年弯路

 高分写作余老师 2023-05-24 发布于浙江

经常有爸妈跟老师诉苦,为啥我家宝贝读了很多书,还是写不好作文呢?

亲,这不是读书的错。

是你错把阅读和写好作文直接画等号了。

从阅读到写好作文,中间有一条长长的路要走,不能心急,不能放弃。

路是对,只不过你家孩子还没有走到想要的终点站。

01 读书的3种基本姿势,你了解哪几种?

什么?读书还有不同的姿势吗?

翻开书读,不就可以了吗?

如果你这么想,那也未免太小看阅读这件事了吧。

第一种,解题式阅读。

什么意思?

孩子每次做阅读题,都在采用这种姿势。比如,下面这道题:

         

孩子要完成下面的题目,必须先阅读小短文。

他得学会根据题目找到关键的语句,还得理解文章讲了什么,为什么要讲这件事,以及要用准确的词句概括出中心思想。

这种为了解答题目的阅读,就是解题式阅读。

你也许已经发现,这需要孩子具备一定的思考能力,包括分析、综合等。

第二种,娱乐式阅读。

很好理解,比如孩子喜欢读《米小圈》这类书籍,就是为了获得一种休闲娱乐。

说白了,就是觉得这类书挺贴近自己学习和生活,挺好玩的。

至于读完之后,到底有什么收获,能不能提升孩子的写作文水平,那就全靠自己的造化了,也许能从中受到启发,也许只是为了笑一笑,也许啥也没得到……

打个比方,娱乐式阅读,很像咱们去电影院看电影。

电影好不好看,刺不刺激,有没有让我开心一下,放松一下,这是关键;至于能不能让我提高什么,很少有人会关心。

第三种,熏陶式阅读。

来,家长曾经让宝贝读过《唐诗三百首》、《千家诗》、《百家姓》、《三字经》的,可以留言区举个手。

其实你心里很清楚,宝贝还很小的时候,根本读不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也读不懂“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可你为啥还是很乐意让宝贝去一遍遍地读呢?

因为可以感受古诗词的语言文字之美,可以感受诗句的节奏和韵律,可以感受文字抑扬顿挫的变化。

这就是熏陶式阅读。

好比咱们来到春天的公园,你用鼻子闻一闻花香,用耳朵听一听鸟鸣,啊!真美。

但是,你不会说,我一定要把花儿摘回家,把鸟儿抓回去,对吗?

感受一下就可以了。

好处一定是有的,但对于提高写作文来说,肉眼不可见;

想要有效,需要长年累月的沉淀,更需要孩子的领悟能力。

除此以外,还有其他原因吗?

有。

读过的书,要变成孩子写作文的养料,中间还需要一个转化过程。

什么意思?

打个比方,你就明白了。

农民伯伯在春天播种,种下秧苗,这能直接等同于碗里的大米饭吗?

当然不能。

因为,秧苗长成稻谷,稻谷成熟,收割,然后晾晒,之后运送到加工厂去壳,变成大米。

还没完,还得用电饭煲,或者铁锅,将它煮熟,你才能吃到香喷喷的大米饭。

这个过程,就叫转化。

稻,转化成米饭,要经过一个长长的过程。

同样道理,孩子读书,要转化成写作文的养料,也有一个长长的过程。

简单来说,理解——记忆——运用,这三步缺一不可。

比如,车水马龙,是什么意思?

这叫理解,如果你理解成车子泡在水里了,遇见了马和龙,一定会闹笑话。

运用,就是孩子能在合适的场景中,把“车水马龙”这个词摆到正确的位置上,表达自己心中所思所想。

比如,国庆节那天,街上车水马龙,真热闹。

当然,字词句的理解和运用,是比较基础的转化。

更高层次的转化,是能把一篇优秀文章的立意角度、思路、结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都学过来,在自己的作文中加以运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