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躺平在家不上学,此时家长会有怎样的经历呢? 首先,你会看到父母亲人焦头烂额,想各种办法,威逼利诱、讲道理,找亲戚朋友、孩子的同学等,一起轮番来劝解孩子尽快返校,好像孩子进入学校后才算“没问题”了,才能缓解自己的焦虑。 就在这样合眼摸象中,消耗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真正体会到了无力,同时绞尽脑汁也想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了?”“怎么会突然变成这样了?” 焦虑、着急、担心、无助,劈头盖脸向自己砸下来,致使自己一度招架不住。就连平日里不肯服软的伴侣、已经在闹分手的另一半,也都顾不上其他,齐心合力一起来“拯救”这在家躺平的娃,甚至去请“神仙”来帮助。 这就是家长遇到孩子躺平时的第一阶段——焦头烂额找方法,病急乱投医。 然后,家长迫不得已开始面对现实。在认清现状的情况下,在经历寻求、尝试多种方法后,也听了多种课程后,家长开始自责,会怀疑是自己以往做的不好,以往的教育方法不当而导致孩子成了现在的这种状况。接着就开始形式上的自我调整,跟孩子讲话小心翼翼,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 结合心理辅导,家长慢慢意识到要学习和自我成长,而孩子的问题得到暂时性的缓解,情绪问题也暂时得以疏导,而咨询师能做到的也就是帮助孩子疏导情绪,重构认知。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内在能力的调动是离不开家庭这个系统的,他们是每天都生活在这个家庭系统中的,因此,家庭这个环境如果没有变化,孩子还是会重蹈覆辙,再重现所经历过的经历。 在这一阶段,父母也能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开始进入到相伴学习和自我成长中。比如,学习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与伴侣沟通,如何使家庭中的“定海神针”给到孩子更安全、安定的感受,以及重新认识自己等知识和技巧。 生活中我们不乏看到多数家长都是为了孩子去努力工作,为了孩子放弃自己的工作、事业,为了孩子丢了自我,所以,一旦当孩子出现躺平的现象时,父母就会有了天塌了的感受,就会有了孩子还没抑郁,自己就先焦虑、抑郁、神经衰弱了的情况。白天家长会想各种办法,晚上失眠也在想办法,甚至梦中都在想怎么办? 直到有一天,父母逐渐缓解焦虑,不再那么焦虑、抑郁的时候,才会慢慢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以及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的状态和改变。 最后,家庭关系的重塑。 正在家长忙碌的按部就班在“疗愈”的时候,忽然发现,不知啥时候开始好像他们这个“定海神针”也被他们擦得亮了些,家庭氛围不知啥时候也变得不一样了,孩子好像不知啥时候开始,能与他们交流了,能主动与他们亲近了,一切都好像在这润物细无声中更和谐了。此时也能做到真正的尊重和理解孩子了,对孩子的情绪和做法也没有那么着急给答案和更多的管控了。 此阶段,你就会发现家庭中的成员之间会开始相互赋能了,也会发现对方身上的长处和优点了。而孩子也会在父母的所言所行中,看见自己,成长自己了。 有一次课上,老师讲到她带团体中的一位老师的故事。这位男老师,看上去温文尔雅,想象不出他在中学阶段时因玩游戏休学了一年。 一开始,当会计的妈妈很接受不了孩子的逃课,再三威逼利诱下,孩子变本加厉干脆就不上学了,也不出门了,每天不分昼夜的在网络上,在游戏中。妈妈万般无奈下给孩子办理了休学手续。 这下好了,这个孩子就肆无忌惮地玩啊,妈妈打心底里也放弃了他。 就在一年后,该开学的时候,孩子找到妈妈,说要去上学。妈妈很吃惊的一脸问号:“?” 孩子说,这一年我将游戏玩够了,就是因为你没有每天叨叨我,没有干预我,我完全释放了自己,玩够了,想要上学了。其实他不知道妈妈是放弃了他,而妈妈也是来了个“歪打正着”。 这个老师说,他返校后,就开始好好学习了,高考时考了个二本。 很多时候,家长看不到自己,只能看到对面站着的孩子,看见了就想要去“指导”一下,反而起到了反作用。而在孩子休学的一年中,因妈妈对孩子的放弃,不再抱有期望,反而唠叨的少了,“指导”的少了,孩子也随着妈妈和家庭的变化而随之变化了。 我能做的不多,在您需要的时,我总在! |
|
来自: yyqf3rkg8ehw7k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