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热搜太无聊了,有空读读这20本好书

 阿布的书柜 2023-05-25 发布于广东
图片

2023年的春天注定是难以忘怀的。世界在经历了一场漫长的疫情后,逐渐恢复了流动,街市重新变得热闹,人们忙着相约见面、逛展、听演唱会、奔赴远方旅行,机场和高铁站迎回了阔别已久的人声鼎沸。

我们在阅读中度过了这个春天。经历了多次延期后,2022年刀锋图书奖终于在4月的杭州大屋顶剧场发布,我们以“众声与独白”为题,揭晓了去年的刀锋好书,以及年度刀锋作家、年度刀锋译者、年度刀锋出版品牌等单项荣誉。

在夏天到来前,2023年刀锋图书奖春季榜也正式揭晓。

今年刀锋图书奖的主题是“浮光与永恒”。浮光没有唯一的解释,它也许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的片刻,是阳光穿过树林落在徒步径上的斑驳影子,是书页翻动时比蝴蝶扇翅还轻微的一阵风。永恒也没有唯一的答案,但我们都曾经在那些浮光掠影中,心中泛起过古人曾经有过的遐思,对自然、宇宙和远方的无穷好奇,以及对文学与阅读的永恒笃信。

2023年刀锋图书奖推委会主席由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毕飞宇担任,他将与阿乙、包慧怡、陈鲁豫、陈英、笛安、李彬彬、梁永安、六神磊磊、陆大鹏、索马里、许纪霖、严飞、尤洋、张劲硕、张莉、赵冬梅、止庵、周濂、祝羽捷、杨庆祥(按姓氏首字母顺序)一起,与我们一起踏上寻找2023年刀锋好书的旅程。

在春季榜单中,我们明确地感知到了一种来自土地的、扎实的写作力量正在重塑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在胡安焉、王计兵、范雨素等写作者的笔下,读者将会看到中国最有才华的劳动者如何用文字转译自己的生命体验——它是个体的,也必然是普世的。这期榜单也呈现了我们对广阔世界的好奇心:格雷格·伊根、米洛拉德·帕维奇和慕明的科幻作品,用绝妙的想象力呈现世界的多种可能,韩炳哲、沈语冰、罗伯特·格瓦特等学者的书籍,则从另一个维度让我们对现实和历史进行反思。

进入夏季后,我们将携同刀锋图书奖推委,为读者呈现更多的线上内容、线下活动,从书本中,往世界去。

以下是2023年度刀锋图书奖春季榜。

点击图片,将刀锋好书带回家
(文末有福利!)


非虚构
(按字母顺序排列)
图片
《妈妈走后》
图片
简介
这本书揭示了在失去母亲和通过烹饪韩国食物让母亲“起死回生”的过程中,佐纳如何成为她自己,讲述食物如何将我们与已故之人紧紧相连。
推荐语
在食物里与妈妈重聚。
——严飞
一位生活在美国的女性(韩国女人和白人的后裔)在母亲离世之后,对她深切的怀念从食物(年糕、酱汤等)开始。她在亚洲食品超市流连,眼前的人和物勾起了从小到大的回忆,也重现了母亲深邃含蓄的爱。小说语言真切、柔和细腻,是深刻探讨母女关系的作品,也是对自己身份的审视。比如,“白人随时随地都在看医生。而我受伤的时候,我妈妈却面色铁青,那样子像我故意损坏了她的财产。”对童年生活片段的讲述,一语道破了东西文化的差异。
——陈英

图片

谁是约翰·列侬:
摇滚神话的爱、生命与死亡

图片
简介
在本书中,著名传记作家莱斯莉-安·琼斯通过最新的一手研究资料、从未曝光过的列侬照片、对列侬亲友的独家采访,向我们展现了这位摇滚传奇人物的生活、爱情与死亡。
推荐语
我在街上偶遇过小野洋子,也走过艾比路,我以为我了解约翰·列侬,读了《谁是约翰·列侬》后才发现,他对我而言不过是个熟悉的陌生人。他在艺术上的天才与魅力,在生活中的自私与软弱,让他是神,也是人。如此不完美,却如此值得被爱。
——陈鲁豫
图片
妥协社会:今日之痛
图片
简介
这是韩炳哲在大流行时代对全球政治生态和社会问题的最新思考。
推荐语
痛苦是生命的卫兵,让我们保持生机与活力,用韩炳哲的眼光去看待痛苦,“今日之痛”是对于痛苦的否定和排斥。这位哲学家的书有一些反复出现的概念:功绩社会、透明社会、倦怠社会、肯定社会、自我膨胀、他者的消失,这些概念互为因果,相互支撑,像绳索一样缠结在一起,形成牢固的思想脉络,及批判者的姿态。
——陈英
图片
图像与爱欲:马奈的绘画
图片
简介
为一部国内不可多得的关于马奈研究的专著,《图像与爱欲:马奈的绘画》围绕上述问题,从图像学、艺术社会史和视觉考古学等研究视角,试图综合艺术史与艺术哲学的跨学科视野,对马奈艺术生涯中几个重要的专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推荐语
在国内,马奈及其代表的现代主义在某种历史背景下的研究是远远不足的。沈语冰教授踢开了惯常的教科书式的写法——介绍时代背景、艺术家生平、逸闻趣事,而是货真价实地“趋近”一幅绘画,在鉴赏和审美意义上走进画中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他运用了跨学科的视角,结合艺术史、社会学、哲学、形式主义分析、心理学、图像志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分析,以此揭示绘画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意义和价值。
——祝羽捷
图片
我在北京送快递
图片

简介

这本书里记录了胡安焉进入社会至今的10年工作经历,渗透着他看待生活和世界的态度与反思,旨在表达个人在有限的选择和局促的现实中,对生活意义的直面和肯定。

推荐语

穆齐尔、乔伊斯和生活。
——严飞

功绩社会席卷了所有人,为了生存,很多人都在经历生死疲劳。这本书不仅讲述了送快递的切肤体验,最可贵的地方是在如影随形的疲惫中认真反思,耐心记录;让我们看到作者也经历一种丰盈的内心生活,不是停留在表面,而是目光努力穿过表象,思想试图抵达实质。
——陈英
图片
《盐镇》
图片
简介
知名媒体人易小荷历时一年沉浸式调查,采访近100位当地居民,以12位女性在阶级、城乡、偏见中挣扎求生的故事,展开一个我们身边的、你不曾了解过的真实的底层中国。
推荐语
这是一本震撼身心的非虚构作品。到了21世纪20年代,在并非那么偏僻的四川小镇,依然有那么一群女性,承受着耻辱的家暴、生活的重负和无常的苦难。但她们像树藤一样顽强地活着,与命运苦苦纠缠。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述了女性的群像,文字鲜活,自带韵律。各种场景与对话,有电影般的视觉效果。不是虚构,胜似虚构。
——许纪霖
底层女性的苦痛,往往被遮蔽。
——严飞
图片
自我决定的孤独:
难以建立亲密感的社会
图片
简介
本书试图告诉我们,孤独是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发生的,它不窥视人心,不要求个人的自省,而是从生理学、历史和文化、法律和政治的“外部视角”,为现代人普遍的孤独感做出诊断。
推荐语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人和人之间的联结。
——严飞
图片
中文打字机:
一个世纪的汉字突围史
图片
简介
本书以中文打字机为对象,追溯了中文与现代信息技术相适应的历史。
推荐语
非常巧妙的切口,中文与打字机、中文输入法、中文如何与现代科技相遇、我们的文化是如何卷入现代性的……都在这个以小见大的切口中得到了深入浅出的探讨和描述。
——笛安
图片
智慧巴黎:
启蒙时代的科学之都
图片
简介
本书围绕18世纪充满活力的巴黎科学界展开,国际著名科学史家白鲁诺在其中探讨了巴黎的科技发展在法国启蒙运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描绘了大革命前夕的巴黎,展现了现代科学理念如何融入普罗大众、城市发展、时代变革之中。
推荐语
生动描绘了18世纪法国启蒙时期的科学与文化艺术风貌,具有历史观察的全景性,同时又充满丰富的细节。
——梁永安
图片
1918年11月:德国革命
图片
简介
本书是一部对1918年11月德国革命进行论述的历史类图书,重视了历史事件的亲历者的视角和感受,利用革命时期大量身份各异的人物的回忆录、日记、书信,重建历史现场,从而改变“事后诸葛亮”的历史观。
推荐语
关于魏玛和国的历史著作已经读过不止一部,这部专门研究作为这一历史时期的开端的著作,其重要意义在于提出了一个重要解释(当然是建立在足够的史实基础之上的):“这是1989-1990年东欧剧变之前,世界上一个高度工业化国家所发生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革命。”令人耳目一新。
——止庵

虚构
(按字母顺序排列)
图片
《春:“季节四部曲”之三》
图片
简介
故事的开头,帕蒂已经死去。电影导演理查·利斯踏上了漫长的哀悼之路。他遇到了另一个失落的灵魂。在旅途中,一个神奇的12岁孩子弗洛伦斯走入肮脏的现实淤泥之中。
推荐语
开篇就是以一种凌乱、不加过滤的方式呈现了我们在新闻上看到的世界。小说的文字很像一个加长版的摇滚乐歌词,以拼接、镶嵌的方式插入了里尔克、莎士比亚、脱欧等主题。小说的灵魂人物——帕蒂在临终前说:这一代孩子不知道他们会死。……我正看着特朗普,我看见他们所有人,新世界的暴君,所有群体的领袖,种族主义者,白人至上主义者,滔滔不绝煽动民意的人,全世界各地的暴徒,而我心里想的是,所有这些坚实的、太坚实的肉体,他们都将融化,都像5月的雪。这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小说,也触及一些幽深的问题。翻译语言比较直接,正好保留了一种不假思索、淋漓尽致的风格。
——陈英
图片
《春山夜行
图片
简介
《春山夜行》为韩松落首部小说集,也是一本带着20世纪90年代气息的、“私小说”式的小说集。
推荐语
松落的写作的意义,在于提醒我们一件极为重要的事:小说不能完全等同于好故事,小说不能完全等同于深刻思想,小说不能完全等同于社会议题……在上述所有之外,小说还必须具备独属于小说这一文体的美学。这才是小说之所以独立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根本。
——笛安
图片
《赶时间的人》
图片
简介
如同一个来自底层中国的行吟诗人,王计兵记录下自己和他们的狼狈,以及作为劳动者的自尊。
推荐语
一部与现实生活真实对话的诗集,在读者中引起了广泛关注。虽然具体的作品还有待讨论,但这一现象折射了诗歌与生活之间的某种隐秘关系。
——杨庆祥
看,那一位外乡人。
——严飞
图片
格雷格·伊根经典科幻三重奏
图片
简介
这套三卷本收录了当代硬科幻大师格雷格·伊根30年创作生涯中的20篇经典力作。
推荐语
这是格雷格·伊根在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摇篮时期对于一个必定存在困惑的未来的推演,在机器和人之间的关系再次紧张的时间,这样的思考更加直击心灵。
——硬核读书会
图片
《久别重逢》
图片
简介
本书是范雨素长篇自传体小说。在书中,范雨素絮说着一个普通劳动女性的故事,将自己的全部情感灌注其中。
推荐语
不必将范雨素的书写当作一种奇观,作为写作者,她的诚恳已经足够动人。
——硬核读书会
图片
艰辛时刻
图片
简介
《艰辛时刻》描述了一起发生在冷战时期的政治阴谋及参与各方的利益纠葛,其影响延续至今,多个国家卷入其中。
推荐语
尽管对危地马拉的那段历史几乎一无所知,但读罢此书,看到最后的火焰和灰烬,也能体会什么叫当睡意涌来时,才能停止哭泣。
——六神磊磊
图片
两度
图片
简介
本书是前作《未完成的手稿》的非线性续写,两本书打造同一个谜题。
推荐语
奇绝的想象力,峰回路转的情节——然而,包裹其中的,无非是一位绝望的父亲最后的执着。我个人认为,两度提供给我们一个类型写作极为特别的样本。
——笛安
图片
上京
图片
简介
作者李唐从自己居住的劲松地区入手,挖掘这里的前世今生,写出了这部以1918年“五四”运动前夕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上京》。
推荐语
借古旧的北京故事写小人物命运中必然出现的怀疑时刻与自我确认的时刻。
——硬核读书会
图片
宛转环
图片
简介
《宛转环》是青年创作者慕明的首部作品。这部作品中的小说既独立成篇,也通过细致深入的线索勾连,编织出了一个丰富隽永的环形时空。
推荐语
一部富有创造力的科幻小说集,从中国传统中寻找科幻资源,开辟了科幻写作的新路径。慕明是一位有潜力的青年作家。
——杨庆祥
一批有新意的小说家正在崛起,他们的特点是对我们的阅读惯性差不多都做了回避。慕明是其中的佼佼者。除了在语言、节奏、知识储备、可读性等方面拿出较高的发挥外,慕明还在思维层面呼应了我们人类最新的忧患。
——阿乙
图片
鱼鳞帽艳史
图片
简介
“文学帝王”帕维奇的国际巴洛克风作品,一次艳遇能造就出什么样的爱情神话?
推荐语
这本短篇小说集尽管只有四个篇幅不长的作品,但叙事神玄,想象力充沛,具有神话、宗教、冒险、梦幻的奇瑰气氛。
——梁永安
图片
今 日 互 动 
这个春天,你读到了哪本好书?
请留言与我们分享。
// 福 利 时 间 //
关注公众号【硬核读书会】
聊天框发送关键词“春季榜”
即可参与抽奖
5月25日随机抽取2位书友
送出春季榜任选图书两本
📗📕📘
点击此处参与抽奖
· END ·

策划丨新周刊新媒体

编辑丨钟毅,设计 | 庄直树

排版 | 杨昀潞,校对 | 杨潮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