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 良 《变形记(节选)》教学实录及反思

 新用户78684458 2023-05-25 发布于湖南
名师课堂
找到撬动文本和学生的关键点
——《变形记(节选)》教学实录及反思
雅礼中学  王 良
图片
【教学实录】
师:卡夫卡是一位世界级的文学大师,他深远地影响了中外一些世界级的文学大师。《变形记》是他的代表作。有些同学说读起来吃力,读不下去。但不懂一点儿卡夫卡呢,将来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文学爱好者。(生笑。)同学们还和我说,《变形记》读起来感觉沉重、压抑,其实卡夫卡的很多作品读起来都有这感觉。有人说:卡夫卡太沉重,中学生适合读吗?
我觉得,只有认知世界的沉重,才有抵抗沉重的力量。
师:在预习作业中,不少同学觉得,格里高尔对待自己变成甲壳虫,反应有些特别,态度有些奇怪。发现特别和奇怪就是思考的开始。还可以联系刚刚学习过的《促织》,成名儿子也变成了一只虫子,二人对自己变成虫子,各自态度是怎样的呢?
投影:成名儿子变为促织,格里高尔变为甲壳虫,对此,他们各自的态度是怎样的?
生:成名儿子,是自愿变成促织,解决家庭面临的问题。
师:格里高尔是自愿吗?(生沉默。)好,这个问题先搁一搁。
生:《促织》中有一处写到,成名儿子“应节而舞”,他很高兴。
师:“应节而舞”,高兴,对此还有别的理解吗?
生:这是讨好,讨好皇帝。另外,成名儿子后来应该是高兴的,因为他给家庭带来了大富大贵。
师:以牺牲人的高贵和尊严,来逗皇帝一乐,来解决家庭的困难,并赢得富贵,这是蒲松龄批判的深刻之处。虽然,蒲松龄可能也没有自觉意识到他有这么深刻。现在来说说格里高尔对他变为甲壳虫的态度。
生:谈不上高兴与不高兴,他显得很放松。
生:不安,因为他不能给家庭还债了。
生:没有很惊讶。
师:也就是比较平静。怎见得不惊讶和平静?
生:他心里想的都是工作,对变成虫子好像没什么感觉。
师:说得好。格里高尔变为虫子后,卡夫卡五处写到“他想”。同学们将这五处“他想”找出来读一读,说说你的体会。
(生默读文章。)
生:稍微能表现他对变成甲壳虫有点在意的,是第一处“他想”:“我发生什么事啦?”后面几处“他想”,都是关于工作的,工作很辛苦,生活苦,没有友情,老板难伺候。
师:概括得好。那第一处“他想”和后面几处“他想”在篇幅上——生:第一处只有一句,后边几处都是洋洋洒洒。卡夫卡连篇累牍地写格里高尔变虫后满脑门心思都在工作上。
师:连篇累牍,满脑门心思,用词生动。
师:文本中别的人发现格里高尔变虫后的表现是什么呢?态度是怎样的?
生:协理和一家人都很惊恐。我们看 130 页最下面几行文字:这时他听见协理“啊!”的一声惊呼——那声音听起来就像大风呼啸似的……然后他不安地环顾了一下客厅,随即用手捂住眼睛哭了起来,以致他壮实的胸脯颤动不已。
师:他们的惊恐有区别吗?
生:协理是惊骇的,“啊”的一声惊呼,“像大风呼啸似的”。母亲有一些关心,“朝格里高尔走了两步”,但她也受不了,“随即倒了下去”。父亲比较奇怪,“露出一脸敌意”,最后“哭了起来”。
师:他们是有区别的。你说父亲的“敌意”比较奇怪,你的感受是对的。父亲怎么会对儿子有敌意呢?卡夫卡笔下,经常写到父子不和谐的相处。这源于现实生活中卡夫卡和父亲关系的糟糕。母亲是有一些关心的意思。你们再看一处,132页,“她低下头,像是要仔细看看格里高尔”,这是一种关心。
但是,他母亲“却身与愿违,没命地往后逃离”,怎么理解这里的“身与愿违”?
生:想要关心儿子,但是身体表现出来的是退却。关心和惊悚交织在一起。母亲惊慌失措,课文写到,她甚至“神不守舍地一屁股坐下去”,碰翻了咖啡她都没注意到。
师:这里写出了一种人性的真实,害怕惊恐和关心担心交织在一起。这是格里高尔的妈妈,但,我想,世上还有很多妈妈,如果孩子真的变成甲壳虫,不会害怕惊恐,只有心疼、救助和爱。
师:我们稍稍展开了一下。协理、父母,对格里高尔的态度有区别,但也有共同之处,那就是——生:惊恐,害怕。
师:是的,这是绝大多数人会有的反应吧。如果是同学们,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虫子了,你的脑子里想的是学习和交作业吗?
生:哪有心思顾这个。我会觉得天塌下来了,完蛋了,怎么得了!
生:可能会觉得非常难受,很不舒服。
师:我们的格里高尔先生,一概没有这些反应。他平静地对待变虫子这件事,一门心思在想工作。我们要怎么看待格里高尔的这种平静呢?
生:格里高尔失去了自我。
师:失去自我,啥意思?
生:只有工作,只有家庭责任,没有自己,没有自己的身体,所以对变成虫子会比较平静。
生:他习惯了应付生活工作中的难题,没有属于自己的感受,对自己的身体麻木了。
生:他念念不忘的是工作,工作就是唯一。他的工作很艰难,他必须全力以赴,他对工作的关心压过了对人本身的关心。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他的工作很艰难,工作的压力特别大,压过了人的本身。工作是格里高尔不可承受之重。用一句流行的话说就是“宝宝太难了”,不是格里高尔在干工作,是工作在蹂躏格里高尔。一个人发现自己变成虫子,都会是惊骇的,恐惧的,忧心忡忡的。格里高尔却很平静,满脑子都是工作,说明工作的事比变成甲壳虫一事更让人惊骇、恐惧。这种忧惧、紧张压倒一切,让躯体的巨大变化不值一顾。
师:因为另一事更让人惊恐,所以对这一事就比较平静了。这是将两件事作了比较得来的认识。
生:还可以从另外的角度考虑。如果早想过一件事,事情发生了,就可以接受。
生:是的,如果有预判,有预期,有心理准备,就会比较平静。
师:格里高尔对什么早有心理准备?
生:对变成虫子有心理准备。
师:为什么呀?
生:变成虫子,也许就解脱了。
师:你联系文本来说说。
生:“假如我不考虑我父母的态度,我早就辞职了,那样我就会走到我的老板面前,把我的所有想法都一股脑儿倒出来。”格力高尔对工作很厌倦,前边还希望“这一切都见鬼去吧”。他早就要辞职了,他忍老板很久了,他有把所有想法“一股脑儿倒出来”的冲动。他早就想逃避这些工作,逃避压力,变成甲壳虫,就让他的逃避有可能了。
师:分析得很好,这也许是格里高尔的一种下意识。注意,格里高尔变甲壳虫,是在梦中醒来时变的哦!梦,是人压抑的愿望的实现。变形,是他长期以来压抑着的愿望的实现。也许,因此就挣脱枷锁了,所以他表现得很平静。
师:再说另外一个话题,此前有同学说到成名儿子变促织是自愿的。现在,格里高尔呢?
生:也是自愿。
生:不好说是自愿,准确地说,是他的潜意识里有变形的念头。
师:理解的分寸感很好。如果说成名之子变形是一定要变成促织,那格里高尔呢?
生:格里高尔随便变什么都行,只要能逃避工作压力就好了。
生:变成一只小燕子、画眉鸟之类的可以不?(生笑。)生:那不可以,太轻盈了,文章的氛围味道都变了。
师:奇思妙想,难能可贵,很有道理。回到“逃避”这个话题来。既然想逃避,为啥格里高尔不辞职呢?
生:格里高尔是个好儿子、好哥哥,他承担着家庭的责任,他必须工作。
生:是的。一方面,他厌倦了;另一方面,他要努力工作。
在理性层面,他要尽家庭的责任,做他一点儿也不喜欢的工作;而下意识层面,他想逃离。格里高尔是个分裂的人。
师:清晰,有深度!我们对格里高尔的分析,是不是符合格里高尔的深沉心理呢?我们再来看格里高尔自己的一段心理活动,这是他对他人对自己变形态度的揣测。
投影:他好奇地想知道,那些现在想见他的人见到他时会说些什么。……只要他抓紧的话,说不定真还能赶上八点钟的火车呢。
师:大家有什么发现?
生:变形确实可以使他安然。
师:这个文段中,是什么使他安然?
生:可以不要承担家庭责任了。
师:更具体地说,本文段说的不负责任,是指对什么不负责任?
生:对自己迟到、不能去上班,可以不负什么责任——如果那些人“大吃一惊”的话。
师:对什么情况“大吃一惊”?
生:变成甲壳虫。
师:我们来连贯地理一理,他们对格里高尔变成甲壳虫大吃一惊,格里高尔对迟到、不能上班就不要负什么责任了,就可以安然了,也就是“变形确实可以使他安然”。所以具体结合文本,连贯地整理思路,很必要。
生:格里高尔还设想了另一种情况——别人很平静。因为,别人把格里高尔看作工具人。你只需要去工作就是了,你是虫子还是人,不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这是格里高尔的设想,所以深层次的原因是,格里高尔把自己当作工具人。
师:格里高尔是工具人!精妙!深刻!独到!格里高尔以自己的认识,揣度别人可能的认识。
生:我注意到,这两种情况都是格里高尔的假设。我觉得格里高尔是一个不自主的人。
师:精彩,你综合考虑这个句段了。作者用的一组关联词是——
生:倘若……那么就……
生:格里高尔依据别人的态度,来决定自己应该作出的反应。
生:也就是前边同学们对格里高尔的一个认识——格里高尔失去自我,把自己交给别人来决定。
师:能联系前边同学的发言来分析,非常好。格里高尔没有自己,自己不能决定自己。他是被外在的力量控制的。他把自己完全交给了工作,完全交给了他人。
师:现在,我们小结梳理一下:格里高尔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呢?
生:工作繁重,没朋友,一切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想要逃避。
生:他失去自我,没有自己,被外在的力量裹挟着、压抑着。
生:他没有一般正常人的感受和欲望,他对自己比较无感。
师:同学们概括得很到位。大家的这些感受、认识,如果用一个哲学化一点的词来说,就是“异化”。
投影:
王良:异化,异于己,异于正常和本然。非人的,不能自主自由的。
哲学家们:异化,从主体或主体活动发展出对主体形成控制和压迫的客体。
卡夫卡:不断运动的生活纽带,把我们拖向某个地方,至于拖向哪里,我们自己是不得而知的。我们就像物品、物件而不像活人。
师:老师的理解,异化就是异于自己,异于正常和本质;人的异化,就是人的非人化,没有自己,不能过一种正常的、和谐的生活。异化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不能自主,被外在的力量控制。外在的力量从哪里来呢?其实是从人自身分化发展出来的。如投影所示,老师也查阅了哲学上对异化的解释。艰难的工作,糟糕的人际交往,是从格里高尔这里发展出来的,反过来控制和压迫着格里高尔。用卡夫卡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们就像物品、物件而不像活人。”师:不是自己去的,是被“拖向某个地方”;是“物品、物件”,就是“不像活人”:这就是卡夫卡所表现的现代人的异化,是非人的、不自由的、不能自主的。格里高尔的躯体、工作、人际关系,全面异化。这种异化,真是惊心动魄。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有这种感受没有?被外在的力量控制,觉得不是正常的自己了。
生:电子游戏、网络小说就控制了一些人。
生:“鼠标控”“手机控”,也是异化吧?
师:对呀!这两个词很生动地反映了人的异化。所以,如果有同学被网络、手机控制了,不能自主,在某种意义上而言,就和格里高尔是同类人。
师:本单元学过的一些人物形象,是否或轻或重存在异化的现象?
生:别里科夫就不是过自己的生活,他是被一套专制的东西辖制了的。别里科夫的“甲壳虫”,就是他的套子。
师:妙哉,妙哉!他不是过日子,是一套专制观念在过他。
生:祥林嫂也是异化了的。她被封建礼教的糟粕所戕害,这套东西最后勒死了她。
师:活学活用,用学到的东西去解决问题,很好。
师:我们从格里高尔对待变形的态度入手,讨论了这么多丰富的东西。格里高尔对待变形是平静的,但是格里高尔对待另一件和变形相关的事却是很惊恐的,你们注意到没有?
生:变形了,会失去工作,对这个惊恐。
师:有道理,老师问题没说清楚。这样,格里高尔的变形,其实包括两部分,躯体变了是一部分,另一部分呢?
(生沉默。)
生:格里高尔声音变了。
生:对变成甲壳虫,挺平静的;话说不清楚了,却“不禁吓了一大跳”。这很矛盾。
生:这说明,格里高尔看重说话这件事。
师:为什么很看重说话这件事?
生:格里高尔最重视的是什么?工作。他的工作是推销,推销就必须与人交流,和人说话。格里高尔心心念念的都是工作,现在赖以工作的说话能力失去了,所以不禁吓了一跳。
师:太厉害了!了不起,向你献上我的敬意。话说不清了,就不能交流;不能沟通,就会失去工作。失语,不能和人沟通,是非常痛苦的。大家浏览一下,跳读文章,看看后文哪些部分表现了这种不能沟通带来的痛苦。
(学生浏览、跳读。)
生:128 页最下面,由于协理的指责、威胁,危及他的工作了,格里高尔“控制不住了”,“由于激动而忘记了一切”,于是说了好长一通话,表明自己要立刻去公司,赶火车出差。
格里高尔“像滚滚流水似的把这一席话说了出来”,他“几乎不知道自己说了些什么”,一个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说什么,别人又怎么知道呢?何况他的话是不清晰的。所以,课文这样写协理的反应:“您二位听懂他哪怕一句话了吗?”“他不是把我们当傻瓜吧?”师:梳理得非常好。你想表达的意思是——生:别人一句也听不懂他的话,还觉得被他愚弄。对于格里高尔来说,这挺悲催的。
生:格里高尔如此想表达自己,却一点也不被理解,这是很痛苦的事。
生:133 页,“格里高尔怎么恳求都不管用,也没有人听得懂他的恳求”。这个时候,格里高尔最迫切的事,是留住协理,留住协理才能保住工作。父亲却要把他赶回房间去,这是让人崩溃的感觉。
生:这是深深的孤独,一种让人绝望的感觉。父子都不能沟通,不能理解。
师:后文有一个情节,妹妹怀着对格里高尔的爱意,搬掉格里高尔房子里的东西,以方便格里高尔活动。可是,这不是格里高尔真正想要的。爱,因为没有沟通,就也变成了伤害。
人是如此的孤独。这都是变为虫子后失去语言能力的结果。
那此前,格里高尔和他人的沟通是顺畅的吗?
生:他应该是不怎么擅长和别人交流。“他晚上从不出门”,一个推销员,晚上却从不出门,他的性格和工作需要是有冲突的。
师:老师再举一例:“要是我在我的老板这里也这么试一把的话,我准保立刻被解雇。”大家怎么看这个句子?
生:“要是”是一种假设语气,“准保”却很肯定。
生:在想象中,格里高尔判断了一个坏的结果。他没有真正去尝试表达。
师:老师个人认为这种理解是成立的。格里高尔有很多不满,但是他可能没有真正表达什么。卡夫卡有一篇小说《骑桶者》,一个冬天,一个穷得买不起煤的人骑着煤桶,飘到煤店上空,结果被煤店老板娘用围裙扇到了冰山区域。一般认为,借煤事件显得很不真实,很可能没有真正发生,这个人只是在想象中去借了一回煤。这个人不能勇敢地和现实世界互动,不能有效沟通。
师:我们讨论到这里,发现小说的主题变得复杂起来。小说是表现异化还是孤独呢?
投影:
变虫:平静
异化?孤独?
失语:惊吓
生:好像都讨论了。
师:现代派小说,主题不一定是单一的。《变形记》表现变异和孤独,都是深刻有力的。另外,异化和孤独有怎样的关系呢?
生:孤独,不能与人沟通,就是异化的一种表现。
师:是的,人的异化是全面的,包括躯体、工作、同事关系、家庭关系。卡夫卡潜意识里希望以躯体的异化来逃避人的全面异化。这注定会是失败的。后来,格里高尔与社会越来越疏离,也不见容于亲人,死掉了。小说是如此的沉重、压抑,卡夫卡曾这样说
(投影):我们这个世界冰冷的空间,我一定要用一把火来温暖这个空间,这火正是我要去寻找的。
师:我们读卡夫卡的小说,应该理解人的困苦,理解这种沉重、压抑、悲凉,但又不能被沉重、压抑、悲凉所裹挟。以对沉重的理解,来对抗沉重吧!如果我们是格里高尔,是格里高尔的亲人,是格里高尔的同事,我们将如何寻找一把火呢?
生:家人要给予格里高尔更多的爱与支持,无条件的爱与支持。
生:家人要一起承担责任,不能把家庭的负担都放到格里高尔身上。
生:是的,承担家庭责任是必须的,尽力承担自己能承担的就好。
生:格里高尔要有自己的生活,要做自己。
师:尽责任是美德,但承担无限责任就没必要。人要做自己,但一个人如果全为自己又不行。要平衡好做自己与为他人的关系。
生:格里高尔如果能够找一份自己热爱的工作,工作就不会构成对格里高尔的压迫。
师:将来同学们找工作,找一份自己喜爱的工作太重要了。至少要能够接受。格里高尔很讨厌自己的工作,却又不得不做,这就可能导致人的分裂。当然,同学们,工作总会有沉重处、麻烦处,王老师并不是说,你们工作一不如意就要辞职。
就拿王老师来说吧,我很累,有时候也烦,但我总体是非常热爱教书工作的。我绝对不会变成甲壳虫的。(生笑。)
生:格里高尔要自主一些。自己要决定自己,不要把自己都交给环境和他人。
师:说得好。卡夫卡还有一篇小说《判决》,也写了父子矛盾。小说结尾,父亲说:“所以你听着:我现在就判你溺死!”结果儿子竟然真的去跳河了。这在现实中当然不存在,和格里高尔变甲壳虫一样,都是荒诞的。我们需要思考的,就是一个人不能由另一个人决定。你要决定你自己。
生:格里高尔可以更勇敢、更直接地和世界沟通。
师:是的,格里高尔可以更勇敢些,放开自己。同时,世界也需要对格里高尔这样的人有足够的爱和耐心。这样才会有好的互动,情况才会慢慢好起来。
师:这样来审视文本、审视生活,也许我们就可以找到一把火。最后,我们来看一则资料
(投影):《变形记》于 1915 年出版了单行本。卡夫卡曾为此书的封面设计致函出版社:“会不会去画那个甲虫本身?别画那个,千万别画那个……这个甲虫本身是不可画出的,即使作为远景也不行。”“假如允许我对插图提建议,那么我会选择诸如这样的画面:父母和商务代理人站在关闭的门前,或者更好的是,父母和妹妹在灯光明亮的房间里,而通向一片黑暗的旁边,那个房间的门敞开着。”
师:对卡夫卡的建议和设想,我的理解是,《变形记》这篇小说,重点不是这只甲虫,而是格里高尔这个人,是社会、家庭边上的格里高尔这个人,一个疏离、恐惧、压抑、孤独的人,一个异化的存在。这是一种隐喻,一个寓言,是人的普遍困境与命运的象征。让我们有些安慰的是,“那个房间的门敞开着”。
师:同学们对于《变形记》,对于卡夫卡的建议和设想,一定会有更丰富的、个性化的理解。我也给同学们留一个作业:如果让你来设计封面或插图,你有怎样的创意呢?
【教学反思】
《变形记(节选)》是自读课文。小说很经典,也很难很长。
学生读起来不习惯,不怎么亲近,不少学生说有点读不下去,所以我把它作为教读课文来处理。
教学此文,首先要考虑的是其在单元中的地位和作用,考虑是整体推进还是单篇突破或其他。一开始,我凝练了“困境与突围”这样一个人文主题,设想单元整体推进,先研究祥林嫂、别里科夫、林冲、成名、格里高尔等面临的生存困境,再研究每个人的挣扎与突围,最后研究不同作家在表现这一共通的主题时个性化的方法。后来我放弃了整体推进的路子,因为任务比较宏大,学生不太好下手,且和学生阅读小说的真实状态不相符合,同时不利于学生结构化地掌握“这一篇”经典。最终我采用了“单元整合、单篇推进”的思路,即单篇教学推进,但“困境与突围”这一单元主题存乎师生心中,既保持各篇教学的相对独立性,又贯彻凸显单元主题。单篇教学结束后,请学生就“困境与突围”写一篇小论文。
具体就第 14 课来说,有《促织》与《变形记(节选)》两篇课文,我最初的考虑也是采用两篇合一的方式,综合研究二文在“变形”上的异同。但“变形”不足以统摄两篇文章,又考虑到二文各自的经典性、独特性以及难度,我最终采用了“统观两课、比较呼应、单篇推进”的方法,其思路和处理整个单元的思路类似。
所以《变形记(节选)》的教学,我们可以看到“困境与突围”这一单元主题的具体体现:格里高尔生活在忧惧和孤独中,他的全面异化正是现代人的困境;他以躯体的异化来逃避困境,最终是失败的。同时,也可以看到在“异化”这一点上二文的比较等等。
但具体到《变形记(节选)》的教学,教什么和怎么教,还是令人犯难的。
可以教的内容实在很多,但选择什么来教呢?至少要考虑如下问题:        一是学生的阅读感受和困惑。这应该成为我们内容选择和方法安排的依据。我进行教学设计,往往都会整合学生的初读感受和困惑,《变形记(节选)》的设计也是这样。比如学生觉得文本读不下去,这个感受本身就有意义,这可能与学生对西方小说的叙述方式、对“表现主义”文学不熟悉有关。这一点不能急着处理,可以放在单元总结课上,让学生比较单元几篇小说的不同特别是叙事的不同。比如学生觉得父亲对儿子的态度比较奇怪,不像一个父亲,对此,我在教学时作了穿插呼应。
实际上,卡夫卡终其一生都没有得到父亲的接纳也没有接纳父亲。他曾经写过一封长长的信《致父亲》,但至死没有寄出去。
学生将来如果读到这些文字,无疑会回想起《变形记》中的这些细节。又比如学生觉得格里高尔对自己变为甲壳虫反应很奇怪,我以此为切入点,并将之作为主要教学内容。
二是文本本身的特质。在表现“异化”这一主题上,《变形记》无疑是非常经典的文本。当然,作为高深的哲学问题,如何在文学鉴赏中引导学生具体而较为深刻地领悟,避免抽象的概念分析,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三是执教者对育人的高度自觉。学生学习《变形记》,会觉得沉重、压抑,会觉得悲凉和绝望,如何发挥这样一篇经典文本在立人方面的作用,需审慎对待。既不能淡化卡夫卡的悲凉和沉重,也不能在学生心灵上蒙上荫翳。
可以选择的教法也很多。或是学生课堂提问、师生讨论的方式,或是评点交流的方式,或是主题漫谈的方式,等等,这些方式,自有其好处,但处理不好却也容易导致课堂结构感和整体质量不好。长文章,难文章,学生不大感兴趣的文章,需要找到一个点来撬动文本最关键的内容,撬动学生的思维,撬动学生的生活。
最终,我的处理是将格里高尔的“变形”理解为两部分:一是躯体变形,二是失去清晰的说话能力。进而发现格里高尔本人对两者的态度是矛盾的:对前者,是平静的;对后者,“不禁吓了一大跳”。抓住这种矛盾的态度,深入探讨《变形记》异化、孤独的深沉意味,很好地激活了文本,激发了学生。
如何发现格里高尔这一矛盾的态度呢?我还真经历了一番苦苦探寻的过程,最后才灵光一现。
首先,我了解到较多的学生觉得格里高尔对变虫的态度是比较奇怪的,但一般都停留在觉得奇怪这个层次。看来“如何看待格里高尔对待变形的态度”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点,所以我围绕这个点作了整合和挖掘。所谓“整合”,就是把协理、父亲、母亲对待此事的态度整合过来,把“如果你醒来发现自己变成甲壳虫还会满脑子想着要交作业吗”这样的生活内容整合过来,进而把师生生活中如“手机控”“鼠标控”等有关异化的感受整合过来,把本单元其他有关异化的内容整合过来,等等。所谓“挖掘”,就是引导学生梳理相关文本,发现格里高尔平静背后的意味,感受到生活压力如何占据了格里高尔的全部心思,体会到格里高尔下意识的逃避心理,等等。
但总感觉这样做还不够,这个点还不足以统摄《变形记(节选)》最关键、最重要的内容。我继续阅读揣摩文本。某一天,突然“发现”一个句子:“当格里高尔听到自己回答的声音时,不禁吓了一大跳……”这个句子读过多次,但这次我突然意识到,格里高尔的身体变化可以包括躯体变化和声音变化两部分。对于自己的变化,他的态度也形成鲜明对比:变虫子,他似乎没什么感觉,心思还都在工作上;不能把话说清楚,却“吓了一大跳”。这不是很耐人寻味吗?
正如学生所说,失语就意味着他失去了从事推销员这一工作最需要的沟通能力,所以格里高尔才“吓了一大跳”。矛盾在此统一起来,说明工作真是压倒一切的事情,工作形成了对人的全面挤压。如此平静,是因为工作闹心;如此惊吓,是因为会影响工作。
另外,正因为失语,格里高尔才不能和协理、家人沟通,他能听懂他人的话,他人却听不清他说的话,并且他人不知道他能听懂。这真是令人绝望的痛苦。不能沟通,孤独,隔膜,是一种深刻的人生困境。这种困境是格里高尔的,也是卡夫卡的。
可以说失语这一设计,在文本结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既含蓄回应了前文所表现的工作对人的深刻挤压,又决定了文本及格里高尔后来的走向。此后格里高尔的种种痛苦,都与失语有关。应该说,抽掉失语这一设计,《变形记》就会崩塌。
于是,“如何理解格里高尔对于变躯体和变声音的矛盾态度”,就成为撬动文本和学生的关键点。它把又长又难的文本的关键内容整合起来了,结构化,有张力,可操作。它把学生调动起来了,学生发现困惑,发现文本,发现生活,全过程积极主动、饶有兴味。
摘自《语文教学通讯》2023.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