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240度,始于11月22日或23日,即农历十月下半月。 元人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小雪,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在小雪时节,气寒导致雨凝结为雪。因为此时降雪尚小,所以称为小雪。明代王象晋在《二如亭群芳谱》中对小雪的气候特点作出了精简的描述:“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可见小雪节气,天气转寒,降水转为降雪。又因地寒未甚,并未达到大雪的程度。 古人通常以五日为一个单位,将一个节气划分为三候。五代后汉钟离权《灵宝毕法》即言:“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三气为一节,二节为一时,四时为一岁。”这种划分方式一方面是古人的整体观念在时间更迭中的投射,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古人对各节气内部气候变化的关注。 具体到小雪节气中,《逸周书》记载:“小雪之日,虹藏不见。又五日,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又五日,闭塞而成冬。”一候虹藏不见,《礼记注》有言,“阴阳气交而为虹,此时阴阳极乎辨,故虹伏”,阴气盛而阳气衰,阳气潜藏,虹难以生成。二候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导致阴阳各正其位,不交不通。在古人的观念中,天气为阳,地气为阴。阴上阳下,万物勃兴;阴下阳上,天地不通。三候闭塞而成冬,此时大雪节气将至,天寒地冻,万物闭塞以越冬。 小雪节气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比较频繁的节气,强冷空气影响时,常伴有入冬第一次降雪。黄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基本与小雪节令一致,虽然开始下雪,一般雪量较小,并且夜冻昼化。如果冷空气势力较强,暖湿气流又比较活跃的话,也有可能下大雪。而南方地区这一时节才开始陆续进入冬季。“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在长江一带能看见这类初冬景象。 小雪节气期间,田里的农活已经不多了,农民修补农具,做好牲畜的御寒保暖工作,为来年开春做准备。不过,地不冻,犁不停。早晚上了冻,中午还能耕。如果天气还暖和,农民不会停止犁地。有的农民继续给小麦浇冻水,做好小麦越冬工作。 “瑞雪兆丰年。”“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对农民来说,下雪是好兆头。因为有雪覆盖麦田,就省去浇冻水的麻烦,小麦得到保护,来年就能丰收。而且下雪可冻死一些病菌和害虫,积雪有保暖作用,利于土壤的有机物分解,增强土壤肥力。 总的来说,小雪作为入冬后的第二个节气,提醒着人们要为越冬做好准备。“小雪封地,大雪封河”,随着气温的降低,北方气温降至零摄氏度以下,土地封冻。而南方地区低温未甚,因此有“小雪地能耕,大雪船帆撑”这句与北方相反的农谚。但无论南方还是北方,小雪节气带来的低温都提醒着农民整理田地,收割成熟的作物,为即将到来的严寒做准备。 清代顾禄《清嘉录》有云,乡田人家,以草药酿酒,谓之“冬酿酒”,有“秋露白”“杜茅柴”“靠壁清”“竹叶清”诸名。十月造者,名“十月白”,以白面造曲,用泉水浸白米酿成者,名“三白酒”。冬酿始于立冬,此时秋粮已经晒干入库,有较为充足的酿酒原料,冬季的低温也能够抑制酿造过程中杂菌的繁育。现在,浙江长兴地区依然有取用清澈泉水在小雪节气酿造“小雪酒”的习俗。 在广东潮汕地区,小雪节气有这样的食俗——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吃一碗饭粒柔润、辅料丰富、香味浓郁的“炣(kě)饭”。这种食俗在远古时期就有了。潮汕地区俗谚说“十月十吃炣饭”,十月初是新米上市的时候,加上当季的白萝卜、板栗、新鲜的猪肉等一起下锅,一道简单美味的炣饭就做成了。 “炣”是一种烹饪技法的称呼,指用火烧,这种烹饪技法的特点是将主辅料下锅后,用文火来煨熟或者焖熟,由于是主辅料一起下锅烹制,所以也带有“烩”的意思。在小雪节气,以新大米为主,以五花肉、花生、蘑菇、板栗、虾仁、白萝卜等食材为辅做成的炣饭,口感香糯,营养价值丰富,深受潮汕民众喜爱。 炣饭的制作过程看似简单,但其实是比较讲究的,最关键的是水分和火候的控制,以及加入辅料的时间点。在“烩”和“焖”的过程中,还需注意辅料味道与饭粒的充分融合。老式的炣饭是用大火灶做出来的,由于大灶火大,米饭熟得快,所以做出来的炣饭也特别香,最好吃的就是那层锅巴,油香油香的,又脆又好吃。 此外,在南方的一些地区,还留存着小雪时节吃糍粑的传统习俗。如民间俗语所言“十月朝,糍粑禄禄烧”。糍粑最早是祭牛神的供品,仡佬族在“牛王节”制作糍粑挂在牛角,酬谢耕牛一年来的辛苦劳作。糍粑制作的关键在“打”,人们将蒸好的糯米放在石臼中,用特制的槌杵捶打,直到打成黏糊的泥状,搓成丸子便可以食用了。打糍粑,不仅是兼具体力和技巧的美食制作方法,更是劳动人民庆祝丰收和祈愿美好生活的传统仪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