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运城学院 孟肇咏//“送鹅毛”和“抱佛脚”

 后稷文苑 2023-05-26 发布于山西

2023年

5月26日

感恩相遇  后稷文苑

农历四月初八  星期五

“送鹅毛”和“抱佛脚”

运城学院  孟肇咏

俗谚多成于民众之口,考其语源,不似成语有典可寻。但在翻阅古书时也会有意外的发现。比如“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初以为前句是个比喻,“鹅毛”喻礼轻,“千里”喻人意重。后偶读青藤山人《路史》,才知道还真有那么回事。据《路史》说,在唐朝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有一名地方官员,打发一名叫缅伯高的使者带着一只天鹅给皇帝进贡。当过沔阳湖时,因给天鹅洗澡,不慎天鹅飞跑了。缅伯高大惊失色,号啕大哭,正在无可奈何之际,天鹅的一根羽毛却坠落在他的面前。他拾起来收藏好,还是到了长安。他见到了天子,便把这一根天鹅毛献上,还同时献上了几句打油诗:“将鹅献唐朝,山高路又遥,沔阳湖失去,倒地哭号啕。上复唐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唐朝天子大概是饶恕了这位使者。后来人们把这段民族关系的佳话演变成这个表现友情的俗语。
再如“临时抱佛脚”也作“闲时不烧香,急则抱佛脚”,和成语“临阵磨枪”同义。但“抱佛脚”是什么意思?后阅《坚瓠二集》卷一“抱佛脚”条载:“云南之南,有番国,俗尚释(佛)教。人犯罪应诛者,捕之急,趋往寺中,抱佛脚悔过,愿髡发为僧,以赎前罪,即贳(赦免)之。”看来这个番国的风俗和我们中国古代也有相似之处。只不过他们“要抱佛脚”而我们的鲁提辖打死了镇关西之后,只需佛门长老批准,剃度为僧,也就置身法外了。
作者:肇咏,运城学院中文系教授,山西省优秀教师。2009年入选《运城市教育志·当代教育界名人》。
孟肇咏//兔年从教七十年回眸(师生书信情)
运城学院  孟肇咏//河东根祖文化颂
孟肇咏//兔年从教七十年回眸(师生书信情)
运城学院  孟肇咏//公祭德圣孝祖虞舜圣帝文
运城学院 孟肇咏//教书育人歌
运城学院 孟肇咏//故“里”与“发”廊
运城学院 孟肇咏//“哨”子面还是“臊”子面
运城学院 孟肇咏//“四喜”与“四悲”
运城学院 孟肇咏//“空穴来风”语义的俗化
运城学院 孟肇咏//成语俗化举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